拓宽投资视野,探索多元产品,助力战胜通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我对今年的权益市场还是比较谨慎的,虽然说下半年刚开始,各路政策就已经下发,看出了上面对拯救经济的决心,但是问题还是挺多的,比如房地产问题、城投债问题、人口负增长问题、消费降级问题……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对策才可以解决,所以最近我也在考虑,增加一些关联性不大的基金产品,扩大持仓组合的多样性,分散一些风险。根据排名翻看基金的时候,就被$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联接A(F007937)$ 一下吸引了,这种大宗期货产品我持仓是没有的,而且品类也很特殊,跟其他基金关联性不大,比较符合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只基金最近表现挺不错,近一个月涨超13%,直冲历史新高,大大好于A股的行情,放入持仓组合里的话,我认为也会起到正向的作用。

我也了解了一下,这波豆粕的上涨行情,主要还是因为干旱天气给作物带来了一些困扰,这让人们开始对今年的收成感到担心,并导致期货市场出现大幅上涨。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干旱报告,截至6月27日那周,大约63%的美国大豆种植区域都受到了干旱的影响,而上一周这个比例为57%,去年同期则只有15%。

USDA的报告还预测,2023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将约为8351万英亩,比去年减少了大约4.5%,因此,今年美国大豆的总产量可能会减少,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干旱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期货市场出现了上涨趋势。如果拉长周期看的话,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世界各地频繁创下高温纪录,我认为这会持续影响大宗期货价格的上涨。

同时,从抗通胀角度看的话,我认为如果投资者有条件的话,适当持有饲料豆粕期货也是有必要的。豆粕与CPI中食品部分的主要成分,如油料和猪肉,存在高度相关性,农产品价格对其他子类的传导效应使得饲料豆粕价格对整个CPI有较大的间接贡献。与股票和债券相比,豆粕在抵御通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通常情况下,CPI的变化在豆粕市场周期之前发生,CPI先进入上涨周期,豆粕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因为豆粕是饲料原料而非终端食品,因此CPI的上涨对豆粕价格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从CPI数据看,今年5月,国内CPI同比上涨了0.2%,涨幅比上个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而美国CPI更是同比上涨了4%。因此,在CPI上涨周期下,适当持有豆粕我认为是可以应对一定的通胀影响。

然而,期货交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知门槛较高,而且很难准确把握价格的变动。因此,我不建议普通投资者短期以期货产品谋取收益。相反,我们可以考虑长期投资豆粕的ETF基金产品,这种方式门槛较低,最低只需10块钱就可以开始投资,也更适合普通投资者作为抵御通胀的基础投资组合产品。我自己也建立了一个底仓,并计划在以后找到机会逐步增加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