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7喜欢:7
广州与京沪深差距变大,这个确实是事实,我通过参与了一些广州的城市与产业研究,广州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京沪深了。具体如下:
第一,就是跟京沪深比起来,广州真的没钱!广州是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省会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三级财政城市。就看公共预算收入这个指标(真正可以自己支配的财政收入),2023年上海8312亿元,北京6181亿元,深圳4112亿元,广州呢,只有1944亿元,位居全国第八,如果包含上缴广东省的部分则为279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去除上缴的,广州预算收入只有深圳的一半不到,只有上海的四分之一!虽然包含上缴省的依然低于深圳,但是与深圳的差距还没有大到那么夸张的地步。没有钱就没有发展,没有钱投资,没有钱补贴支持企业,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广州被深圳严重虹吸,导致广州在新的产业浪潮中失利了。广州和深圳比,主要就差在第二产业,广州第三产业比深圳高(广州2.22万亿,深圳2.15万亿),但是广州第二产业仅有7775亿元,而深圳1.3万亿,接近广州两倍,上海第二产业1.16万亿,北京虽然二产只有6500亿元,但是三产高达3.7万亿,比广州高了1.5万亿。说白了就是广州三产虽然还不错但是不够强,同时二产太弱。我们看下广州的二产到底弱在哪里,主要跟深圳对比,深圳电子设备制造业2.56万亿,而广州0.26万亿。网上很多人说广州错过了互联网浪潮,其实没错,虽然广州有唯品会网易,微信,现在还有希音,但是这样头部企业无法掩饰广州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不足,而且是严重不足,都不及深圳的零头。
第三,广州所处区位周围制造业强市太多,广州不论土地资源还是劳动力成本都不如佛山 东莞有优势,导致广州制造业很大程度也会被佛山东莞虹吸。而“总部研发+制造”的模式,总部研发又被深圳虹吸,导致广州的定位其实很尴尬,制造没有优势,总部研发的优势也不显著。深圳是新兴制造业强势,佛山东莞是传统制造业强势,广州制造业的出路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可能需要抓住新的风口吧。
第四,新一轮的产业浪潮广州转型不利。对,我这里说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这两年有的城市快速增长,基本都与新能源汽车高度捆绑,比如郑州 常州 西安 合肥 深圳。在河南全省负增长的情况下郑州逆势增长,比亚迪郑州工厂功不可没。你会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不错啊,有广汽埃安,有小鹏。但是其实不论广汽埃安还是小鹏的情况都不容乐观。2022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占了工业总产值的27%,是广州工业绝对的扛把子,而广汽又是广州汽车工业的扛把子,2023年广汽集团营收5000亿元(粗略估计为产值),占广州汽车工业产值约70%以上。但是呢,广汽集团2023归母净利润下降45%,这严重阻碍广州汽车工业增长,可以说,要是广汽不行了,广州的工业就真完蛋了!广州工业高度依赖广汽这样的单一国企,工业韧性是比较低的。另外,2023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仅有65万,全国第七,不及西安合肥长沙等中西部城市。
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广州抓住风口机遇的能力很弱,前后错过了互联网(包括计算机电子设备等),又错过了新能源汽车,都是能够拉动经济的大产业。我感觉广州没钱其实不是广州发展不好的根本源头,而是结果。真正的源头,还是把握发展机遇的能力太差,对新浪潮的敏感度不足,缺乏敢为新时代人先的城市基因,相比于年轻活力的深圳,有点故步自封了。
广州的出路在哪里,其实广州各方面的基础和底子很好,我依然相信广州有逆风翻盘的机会,全力以赴抓住下一个新赛道,广州也许还有机会。

全部讨论

05-23 13:48

深圳扶持起来了,广州还是这么重的负担,上头是不是与时俱进啊?!

电子工业差一个华为,互联网差一个腾讯,广汽打不过比亚迪,深圳还有资本市场加持,不是广州弱,是深圳民营企业太强了

汽车产业是兵家必争之地,仅次于房地产的产业,现在是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抢,北京北汽+小米+理想,上海特斯拉+上汽,深圳比亚迪,广州广汽+小鹏。以前是各个国家都在抢,英国汽车产业最早衰落了,现在是法国、意大利走下坡路,下一步美国、德国、日本要被中国抢市场。中国一个省的规模其实基本上就是国外一个国了。

05-25 08:16

网易总部貌似迁到杭州。深圳还有通信华为中兴工业富联,保险平安,医疗迈瑞,手机荣耀传音,核电广核,无人机大疆,芯片鹏鼎紫光深南,电机汇川,黄金周大福,你就说广州怎么打。

05-24 09:59

万宝电器,珠江钢琴,华凌冰箱,陈李济制药,广钢,广船等工业产业,全军覆没,要有老一辈领导人陈开枝等勇于改革开放的魄力和担当,当好城市管理者和开拓者的责任,政策是管理者去争取和努力得来的。

在一线城市的竞争中,财政政策也对广州非常不利。北上深财政单列,广州还要上供广东,而广东可是交公粮最多的省份。

05-23 12:57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