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4
全国最大海上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真正在经济意义上实现了领海=领土。
要知道,在300年前,其实根本没有领海的概念,领土就是一个陆地概念。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直到航运变成一个有真正商业价值的行业之后,海洋权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才开始有人探索领海这个概念。
最开始,大家以岸基火炮所能覆盖的范围(那时候大约3海里)作为领海。后来不断演变发展,领海范围一直在扩大。但是领海一直都是只有捕鱼和航行两个经济作用,相较于领土,领海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直到几十年前,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的技术成熟之后,领海才有了比较实际的经济意义。但全球那么多的领海,能挖出石油和天然气的毕竟非常少。以我国为例,海上石油产量6200万吨,还不到全国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油田所占的面积,相对我国领海面积来说,约等于0。
领土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有油挖油,有矿挖矿,啥都没有我还能修路,盖工厂,盖房子,再不行它还长树,起码改善环境,还产出木材。还不行,至少是个潜在的旅游资源。直到出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之后,甚至连戈壁和部分沙漠,都能派上用场。
而领海,除了运气好能产油气的地方,其他都没啥经济价值。直到最近几年,中国把风电风机和光伏板开始能够架设到海上之后,领海的价值有了质的变化。因为对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来说,它只看风力,光照,和面积。它可不管这个面积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中国有多少领海呢?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多出了三分之一个中国出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小故事:青海那边准备在戈壁上建个光伏电站,但戈壁风沙大,怕沙子吹坏了光伏板,于是决定把光伏板设计高度提高1米,下面播种草籽种草。没想到因为清洗光伏板的水流到地下,导致草长得特别好,遮住了光伏板。于是电厂让牧民进来放牧养羊,羊吃得可欢了,太阳大了还能躲到光伏板下面遮阳。最终一个毫无产出,人见人嫌的戈壁滩,因为建了个电站,变成了一片既能发电,又绿草茵茵,还能产出大量羊肉的宝地。
同理可得,中国因为在某处建设海上光伏电站,为了加固地基,我们在那片海域打了很多水泥桩,接着电站建成之后,因为地基工程阻碍了洋流的流速,流速变慢又让泥沙出现了沉积,慢慢地慢慢地,海洋长成了陆地。这种事情是不是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全部讨论

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也极有可能会这样

05-22 20:25

扩大土地,还得看北伐吧。
要知道蒙古才分出去100年不到。
也是热乎的呢。

05-22 20:16

讨论已被 发善思维 删除

05-22 20:00

讨论已被 发善思维 删除

05-22 19:57

讨论已被 发善思维 删除

05-22 19:55

讨论已被 发善思维 删除

南海迟早变成内海

05-22 18:50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