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8回复:201喜欢:76
日本乃至东亚都有一个特性:把固有的东西做的很精,很深。一旦欧美开发出了新赛道,就会对你形成降维打击。
汽车就是这样,日本把整个国家都完全按照燃油车产业的形式来组织,一点点提高燃油效率,发动机一年比一年耐用,变速箱传统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
结果新能源出来了,全新的赛道,不需要变速箱,不需要发动机,各种多媒体的联动,日本整个都傻了。
好,现在问题来了,拥抱新能源,发动机部门咋整,变速箱部门咋整,这可都是就业人口数以十万计的,这帮“工匠”们从入行就开始琢磨发动机变速箱,水平确实高,但是到了新能源时代,不再被需要了。
丰田章男1956年的,今年67岁。发动机和变速箱部门,应该也是一大堆四五十岁的工匠,让这帮老头们转型去造新能源,不可能啊,船大难掉头,之前看雷克萨斯纪录片里,一个生产雷车螺丝的工人都被吹了很大篇幅,这不就是普通打螺丝的么,但是人家就是能吹,说公差比丰田其他车要小,这种打了一辈子螺丝的工匠,你指望他对日本新能源有贡献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方面日本在汽车这个产业上赚了很多钱,另一方面这种轻松的赚钱长达几十年,整个国家都固化成了我前面说的,按照传统汽车工业来组织,一旦汽车产业大颠覆技术出现,很难调头,急得丰田章男都说胡话了,说新能源是骗局,去年的销量出来,新能源继续狂飙。
我就很好奇,日本难道就没有年轻人了吗。
小鹏汽车,何小鹏,1977年生
理想汽车,李想,1981年生
蔚来汽车,李斌,1974年生
充分说明日本已经彻底固化了,想上升只能熬资历,先做学徒,再打螺丝,接着升级主管,再做领导,等他做领导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这时候面对马斯克和蔚小理这种创业年轻人,毫无招架之力。
日本吹来吹去的企业家,还是30年前吹的那几个,什么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70、80后的没冒出来一个。

精彩讨论

二两金04-30 22:21

电动车不见得先进吧,各自发展路径,我总预感电动车有一场灾难在前头等着。

LawTao04-30 22:38

总结精辟

巴斯特尔德04-30 23:43

不大部分人都没理解日本人的战略意图。
在现在所谓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日本的技术都不落后,没哪样是他们造不出来,特斯拉用的就是松下的电池,日本也是最早研发光伏HJT技术的。还有那些所谓被中国打败的产业,像家电,东大厂商很多高端空调冰箱的压缩机还是买日本的。还有面板,索尼是最前沿的microled技术的主要玩家之一。
日企也不是没钱,现在日企手上都囤着的现金都比他们整个国家的GDP还要多。
他们有资金,有技术,但为什么就是不扩大资本开支,上产能跟东大抢市场?
因为东大的企业宁愿亏着也要抢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轰轰烈烈,所“新三样”也是亏得最厉害的“新三傻”。日本人觉得这个时候跟东人硬碰不是明智的做法,而且他们认为东大这种极致压缩成本,还要亏着本打价格战的做法持续不了多久。他们一边手拿着现金,一边保证自己技术上不落后,就等着东大自己企业内斗行业崩溃后过来抄底。就像当年游戏行业的雅达利大崩溃后,任天堂抄底美国游戏产业,主宰了全球游戏业几十年。

穷哥们儿04-30 23:02

米圣你都能舔,很难想象你这种人的认知水平

蓝山jnj04-30 22:47

说得好像丰田马上要破产了似的,人家营收又创新高了。

全部讨论

04-30 22:54

也不是这样说,人家搞的是氢能,这个就是路线的问题

04-30 23:38

感觉楼主对于汽车产业的了解很有限,虽然本人也只有十多年的产业经历,但是我的观点与楼主有些不同:首先,那些高水平的工匠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不管是油车厂还是电动车厂,都需要各种工匠。其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是就会完全干掉燃油车,现在以及很久的将来,还是会存在燃油车,只是它的比例会降低很多。最后,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在电动化的上半场获得了优势,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下半场的智能化会更加激烈。

04-30 23:56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李想,李斌,以前。都是做投资人的或者敲键盘的,突然有一天拿到了投资说要搞汽车了,然后就搞出来了,就卖给你了,你敢坐你敢买?

05-01 08:38

想太多了,日本就业率从来就是非同一般地高,现在更是占中美贸易战的便宜,从十八岁到八十岁,想干活就没找不到工作的。上千人抢一个公务员位置就是有阶级跃升机会,人人有饭吃就是阶级固话?
日本技术层面创新并没问题,但市场化是另外一回事。信息技术革命以后,外部创投引领市场化,对核心市场要求太高了,除了中国美国这两大市场,其他国家都没办法适应。这不是日本一个国家能解决的。
美国是有大学支持的通用技术突破,中国新能源前两批企业都破产了,国家几千亿砸进去主动被骗。日本怎么办?愿意砸钱也没核心市场支持。特斯拉前十年基本就是加州一个州的客户养着的,中国动力电池的基础是几亿电动摩托车用户。

04-30 22:48

小日子和棒子都一样的,根本就没有年轻人什么机会,年轻人最大梦想就是进那几个大厂,其余的都躺平。他们2家最终就是跪在 巨 +龙 的脚下。

04-30 23:43

新能源安全性太差了,自燃,爆炸,直接火化

05-01 08:56

新能源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忽悠,是个伪命题,尊重生命,遵循自然才是王道

05-01 11:44

丰田营收,利润都创新高,市值比所有中国车企加起来还大,在你眼里是"傻了,懵了"

04-30 22:31

日本的技术 看似精、专、细,其实就像日本国家、民族一样,固化、偏执没有深度纵深不够经不起风浪。大国随便拿捏

因为我们有忽悠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