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29喜欢:60
下周一$四维图新(SZ002405)$ 就要复牌了。对于地图商,究竟怎么看?是仅提供广告来赚钱呢还是提供地图数据来赚钱?我认为完全可以开动大脑,发挥想象力。现在大家已经或多或少听说无人驾驶,可能也听说到2020或者2025年无人驾驶就会上路。关于告警地图的介绍和研究报告,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我就不误人子弟,假装略懂了。但有个大胆而又合理的猜测。那就是无人驾驶或许将会彻底改变地图商的盈利模式,直接去对标移动联通。届时,路径自动规划,高精地图实时更新提供的服务,或许会按照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提供,也有可能按照行驶里程、行驶路况(如果高速多,价格可能低一些,如果城市道路多价格可能低一些)分别收费。就像我们现在话费包月套餐和计时收费两种一样。而且地图服务商就那么几家,政府同样不太可能允许国外企业进入。届时,商业模式也可以再附加车联网服务,以及众包模式的产业链。如果说,现在的驾驶方式类比当年的写信来传递信息,那么智能驾驶就是电报的方式传信,而无人驾驶就如同人类进入到了移动通信时代。
很多分析师要计算EPS的,当然我也认为这个很重要。以前想去上海一家公司,在面试的时候,我把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笼统的讲了一遍(其实就是想通过排除法说明为何要买锂电池材料),对方听的显然不耐烦。最后干脆问我为何认为锂一定会紧缺,为何不买赣锋而买天齐。当时不成熟(当然,现在也是个小白),并没有把公司的每块业务拆分,然后去做个所谓的预测,然后计算预期EPS。但是,即便我现在看,当时买天齐的根本原因在于锂电材料是确定性最高,一定会形成合力的板块。而天齐当仁不让龙头。。。你说这个EPS怎么算,计算每辆电动汽车可能需要多少碳酸锂,然后可能有多少辆电动汽车。锂的其他需求是多少,供应是多少,那剩下的就是碳酸锂究竟会不会紧缺了。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预测的电动车的数量!你怎么知道你预测的一定准,会不会太乐观了呢?这个行业的工作好像就是天天在预测,我们预测5年的未来数据,做2个月的票,还天天盯着盘,希望今天来个涨停。但预测本身其实就存在很大偏差的,然后就形成预期差。符合预期的不会大涨,只有超预期才能大涨,但既然超预期,那么显然是预期不到的。。
言归正传,业务拆分,计算预期EPS是行规。约翰涅夫做投资的时候经常是都要预测EPS的。但是对于像四维图新,如果看得远一点,那做EPS预测是否有意义呢?当然了,你要是实在空闲,我觉得可以算算,比如算算无人驾驶汽车的渗透率,四维图新到时候的市场占有率,对每辆车的收费标准等等。但,我就说一点,如果把时间拉长,这样的地图服务商企业,你应该对标移动。现在四维图新市值定增后也就200多亿。
当然了,现在完全没有到爆发的时点,只能说快到黎明了。所以,未必是大举介入的时机,还需要再等,等什么?等车企的技术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而这估计会超过大家预期的时间。而现在投资要做的是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最先受益的是传感器方面,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会最先放量。系统集成方面,ADAS已经开始放量。还有就是实现智能驾驶的执行端,因为美国要求2022年标配AEB,会加速执行硬件的同时放量。我现在关注的有4个标的:$沪电股份(SZ002463)$$万安科技(SZ002590)$ 、亚太股份、东软集团。
沪电股份的最大看点在于毫米波雷达的必然放量带动市场对其预期升温。公司目前的毫米波雷达PCB板已经研发成功,预计四季度会量产。据了解,目前一块儿毫米波雷达PCB板价格在50-60之间。毫米波雷达就不赘述了,核心传感器,要完全实现AEB(以前24G和77G都不具备行人识别功能,所以只能实现对前方汽车的AEB,不能实现行人AEB。而目前国外有些企业在研发79G,具备行人识别功能。具备这个功能,就可以实现行人AEB了)和ACC这个在智能驾驶的基本功能的话,必不可少。一辆车,应该装多少个毫米波雷达呢,主流观点是3个。实现前向ACC和AEB的一个77G毫米波雷达,实现盲点监测和变道辅助的2个24G毫米波雷达(以后实现自动驾驶,变道必然是不用人操作的)。目前比较主流的应该是配备一个毫米波雷达,比如博越用了一个博世的毫米波雷达来实现ACC。但是,可以想象,随着毫米波雷达的放量,成本下降是必然,汽车功能的较量是必然趋势,3个毫米波雷达装备无可厚非。
公司汽车板业务稳健增长且有加速趋势,这个很好统计,就不贴图了。这块儿业务,目前占公司利润的第二位,逐年上升。汽车电子的使用越来越多,是个大趋势,具体明年后年大后年汽车电子板增长多少,可以用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预测呗。
传统主业,企业通讯板。这两年亏损的话,券商的研究报告也基本写了,因为搬厂导致的,我记得制造费用14年比13年大幅增长了4个亿(4.89亿增长到了8.78亿),其中固定资产折旧增长了6000万,15年折旧费用继续增长7000万(13年1.27亿元,14年1.89亿元,15年2.60亿元)。而其他增长的制造费用在于,首先是新厂员工有一定增加,其次,在搬迁的同时,为了保证完成客户订单而两个厂同时都在生产,本来可能一个设备就能做的,现在2个设备做,自然提高。今年搬迁完成后,一定会迎来利润的真实反应。公司的良率会重新上升(15年的良率已经上升到了90.68%)、主营业务企业通讯板毛利率会重归正常。关于企业通讯板,还需要考虑成长性,毕竟体量比较大,占了公司目前利润的50%以上。这一块儿我还不太懂。给多少成长率,真是个问题,毕竟是个相对传统的产业。
此外,我认为如果超预期的,一定在于毫米波雷达与汽车板。因为,汽车的供应商大的就那几家,目前像大陆电子、马瑞利、博世都是公司的客户。这些大客户,一定第一时间接到大批订单。而且,公司目前合作的德国企业Schweizer也有优质的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所以说,在这方面,沪电有先天优势。传统主业,主要看5G和云计算大数据之类的。看了下华为的年报,这块儿在16年,华为预测的增长也会不错。应该会带动公司的传统主业。这块儿我回头再详细学习一下。
我认为,在这硬件方面,会率先形成合力。考虑到摄像头车载镜头的龙头舜宇光学在香港上市,而国内的封装企业比如晶方科技利润又比较低,做模组的欧菲光野心不小,但市值不低,进入前装,还要等等看,业绩释放,尚需时日。至于说激光雷达,太贵了,现在智能驾驶还用不上,等以后降价了再说吧。纵观,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必先成为关注点。而做毫米波的华域汽车市值偏大,有些在研发的国内企业,目前没有上市。那么,这个合力只能找到沪电股份了。
至于万安科技和亚太股份,最大的看点是不可证伪,又是车企一级供应商。万安投的飞驰镁物这家做车联网的企业不错,但是估计别人肯定要继续做融资的,股份比例下降毫无疑问。万安的野心是有的,在北京还买了个办公场地吸引智能驾驶方面人才,也展现了公司的一定执行力。另外,万安的作为商用车制动龙头,受益今年要求货车强制ABS。所以主业增速有一定保证。当然了,关键看点还是不可证伪,至于说EBS、ESC这些,量不会太多的,但是有了,就会给市场一些想象的信心。亚太布局的非常多,也与一些企业签订的有合作协议,前阵子,公司还组织了产品发布会,路测了公司的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大家都很清楚。希望今年亚太的ESC会有一定的释放吧。毕竟系统集成商赚钱啊,Mobileye一个摄像头系统都要1万多,摄像头才多少钱?所以,值得期待。但是,确定性不如沪电来得高。
东软的ADAS做了好几年了,技术上虽然跟Mobileye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国内绝对算的上领先,记得给丰田有供货的。但是目前能掌握到的公司的信息比较少,以后详细了解后再说吧。
另外,为什么ADAS会放量,因为便宜。这里,插一个话题,汽车夜市龙头保千里,公司团队的执行力很强,去年三天两头路演、宣讲,现在做汽车后市场的应该都知道它了。它的目标是把夜市系统价格做到整车价格的1%。今年已经用到了众泰T600S上了,而且进入到很多前装企业了。加上公司不怕辛苦,介入后装市场,短短几个月,业绩不菲。打令智能,商用屏显及系统,以及目前要做的服务机器人,都昭示了公司的野心。看保千里的时候,不能仅仅认为它是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是系统供应商,其实往深层次想是背后是大数据。只是目前公司还需要找到一个时机,一是技术上的,二是客户积累上的。比如说前装足够多用到他们产品的时候,当车联网实现,可以实现与地图商的众包合作等等。它为什么能进入前装,而在夜市技术很强的高德红外为何就止步不前,就是因为价格。
目前国内做ADAS算法的初创企业不少。很多人总说我们国内企业不行,我不这样看,通过实际数据也能发现,目前国内在一些功能上,不少能实现99.9%的识别率,虽然与Mobileye的4个9还有距离,但是我们做的时间不如别人长,已经很了不起了。金固股份投的苏州智华,目前也是在ADAS很有作为的企业,已经进入到前装了。今年业绩应该会不错。照理说,金固股份应该从中受益的,但是目前金固转型汽车超人,我认为营销做的不到位,知名度太低,还要不断砸钱,不确定性最大。
很多朋友说无人驾驶就是个概念。我也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大趋势。从去年年底看到现在,越看越有信心。我也认为它是驱动世界下一个经济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是对移动智能的一个经济推动接力,当然对国内也是。如果执意认为这是概念,那么好吧,就等到业绩释放的那一天再买吧。我总要抬头看看,这轮太阳已经从地平线升起。

全部讨论

2016-07-27 08:25

2016-07-22 06:54

无人驾驶分析好文,赞!

2016-06-11 08:34

再等等....

2016-05-29 11:01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