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临床专家会议纪要:泰格diss药明临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6喜欢:68

亮点:这是我找到的一篇不错的纪要,个人认为有利于补足对于临床方面的认知

槽点:泰格医药diss药明康德临床不行

-------------------------------------------------------------------------------------------------------------------

一、临床方案设计要点

1、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和难点?

设计原则主要是遵守 ICH、国内的法规指南和全球临床实验基本原则,在这些大的前提下, 还要结合具体的实验设计。难点主要在于涉及到不同种族人群,需要考虑用药剂量是否存在 差异或者怎么去设计。第一,考虑不同人种的体重,白种人偏重,系数就相应会高。而黄种人,比如在中国,可能用药量就会小。第二,考虑跨地区治疗效果的潜在异质性,比如对于 白种人的治疗效果可能好或者不好,同时在黄种人身上也会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第三,因 为种族差异,还需要考虑安全性。第四,考虑药物开发的实用性,这个应该结合流行病学, 比如说某一种病在国外患者较多而在国内患者较少。第五,考虑不同国家对疾病的定义以及 分期分型分类是否一致。

2、临床 2 期和临床 3 期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主要使用哪些指标?是否会根据 2 期临床结 果对 3 期试验的终点进行调整? 

肿瘤领域涉及的终点指标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整体的生存期(OS)。第二类是基于肿瘤 评价的终点指标,这是指在医院去评价,比如说依据 CT 结果或者研究者对患者症状的评价 来判断,包括:DFS、ORR、CR 和 PFS 等。第三类是基于症状评价的终点指标,比如患者 的症状有没有缓解。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临床试验设计以及病种进行调整。

3、不同疾病治疗领域在选取合适终点指标的考量? 

如果是肿瘤的话,大多是选取以上指标来考量,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比如肺癌或者胃癌,可能都会去考虑这些指标。但是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终点指标。

4、总生存期一般作为肿瘤Ⅲ期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但是在肿瘤一线治疗或者某些瘤种患 者生存期较长时,使用总生存期会导致试验耗时太长,成本太高,因此有时也会采用无进展 生存期作为主要结局指标?

一般是因为整体生存期(OS)时间确实很长,但它是一个特别容易观察、普遍能够接受并 直接反映临床数据的指标。按照现在的流行,会先看一下无进展生存期(PFS)。如果它的 PFS 特别好的话,后面会补加上对 OS 的考虑。有时 OS 与 PFS 会在一个试验设计里存在。因为 OS 跟 PFS 各有优缺点,不能说一下就选择哪个作为结局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

一个疾病的 OS 特别长,可能就会先考虑 PFS。

5、终点指标的选择是否跟药物用于几线治疗相关? 

这个跟几线治疗的相关性不是特别大。但是药物用于几线治疗可以反映一定的信息。如果是 一线的话,它的 OS 可能会特别长,这个是可以预测的。

6、临床方案设计中,设计单臂实验的出发点或者必要条件是什么,最后的终点如何确定?肿瘤新药二期的临床实验中往往要对多个瘤种、多种剂量或者是用法进行探索,目的是淘汰 无效剂量或者筛选出来敏感的瘤种,然后再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终点一般会用 ORR 和以上 提及的指标。出发点就是刚才所说,尽可能筛选出最敏感的瘤种,然后探索初步的有效剂量。终点的确定,很少是用 OS 这样的指标,最关键的是有没有效,ORR 是比较常见的。

7、患者基线的确认,如何能在方案设计时将患者入组条件基线情况设计到最优或者最适合 实验药物的情况? 

基线的确认要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这个疾病占了多少?比如淋巴瘤, 淋巴瘤的种类特别多,如果说这种淋巴瘤在国内只占万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很高),或者特 别低的话,就需要考虑这种药物要做到什么时候。第二,靶点情况相关文献。需要参考一些 基础研究的文献,比如这种人群这个靶点的情况,效果好不好、结合率高不高以及前期的数 据好不好。第三,非临床实验数据也要考虑。动物实验的情况是不是很安全,效果、有效性 也要关注。第四,因为我们国家的设计还是稍微慢于国外的,需要关注相似的药品和竞品的 信息,看看它们会涉及在哪一类人群上。第五,跟研究者沟通具体的临床情况。比如说你设 计的一个药物跟某两种化疗联合,在查阅文献时可能这两种化疗是一样的效果,但是在临床 选择时可能有些病人会倾向于选择某一种化疗,这时候在设计时基线的确认就要考虑到这种 情况。第六,要跟项目经理(临床操作部门)沟通具体的操作,看是否可行。比如说实验基 线设计的非常完美,就想适用于这一类人群上。但在具体操作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可行的情 况。比如有时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测某个指标,但操作时对病人是有伤害的,病人可能不愿 意操作,或者说他当时同意,但是真正操作时可能以各种理由推迟或者不愿意。这时候可能 要重新考虑方案的设计。

8、不同实体瘤的临床方面设计是不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可否就大癌种简单说明下,另外在 寻找对照药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临床试验中如何确定是选择阳性对照组还是安慰剂?

不同实体瘤的临床方面设计大的框架都是相似的,但是部分的设计在一些细节上会变化。在 对照药选择的问题上,阳性对照是选金标准。比如推出一个新药时,目前国内国外一线治疗 最佳治疗方法就是金标准,阳性对照选金标准就会最有说服力。而选择阳性对照还是安慰剂 具体看实验目的。如果只是想证明这个药有效,那么选安慰剂,这样最简单,因为这样一对 比就可以证明有效。但是最好还是要加一组阳性对照,至少要说明与阳性药是差不多的,这 样才更有说服力。不然只说药物有效,但是如果比阳性药效果差太多,患者也不会选择这个 药。另外,还要注意要符合伦理,不能为使用安慰剂就耽误了患者病情。比如病情危急时或 肿瘤患者,使用安慰剂耽误了患者病情,这是不符合伦理的。

二、方案设计对结果的影响性

1、筛选期/基线/治疗期的制定,太短或太长是否在设计方案时都会根据想要的结果进行调 整? 

这个是根据疾病的特征及需要来调整,并且需要符合伦理。比如肿瘤的筛选期,一般情况下 是 28 天或者一个月,这不可能调整到一周。因为肿瘤患者都会做 CT 或者 PET-CT,不可能 说就要一周内的结果,那病人就需要再去做一个,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治疗期是根据 药物的特性来制定。比如一种药物两周一个治疗期,每两周一次。大概多长时间开始有效(能 够观测到的)是根据这个药物的特性,而不是为了加快速度想把它缩短,这个不符合实际情况。

2、病患纳入和排除指标设定的考虑?要么过于简单,或者条款太多,难以执行?是否会为 了加快入组速度,在病患纳入指标上会有所放宽限制? 

纳入和排除是为了更好的限定想要的实验者,能够更准确的定位,过于简单和条款太多都是 这个原因。比如治疗感冒,如果这种药不分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所有感冒都能治,那病患纳入也不必区分,只要诊断为感冒就可以纳入。如果只要病毒性感冒,那就要加一条化 验血常规什么指标超过多少能够判断为病毒性感冒才能纳入,细菌性感冒就排除。所以纳入 想要的人群并排除不想要的人群是最终目的。

3、临床试验中,如何应对病人脱组情况?对最终的统计和结果是否会造成较大影响? 

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临床操作部门把控的比较严格。一些病人好不容易筛选成功了,特别符合 要求,进入临床试验又脱组是非常可惜的,也会拖延试验进度,这时候 CRA 就非常重要。如果 CRA 和 CRC 能做的非常好,病人可以严格按照方案来执行。但是如果很多病人都脱组 或出现各种问题,必定会影响最终的统计。

4、实际操作中是否会因为药物本身的特性(如头晕、心跳加快、排泄物颜色、特殊口味)被破盲? 

这种事最好是不要,我们一直都在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一组是化药,一组是生物药,对比时 就非常容易破盲,因为观察它们的副作用时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两组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明显 时,我们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一组用了什么药,这时候一般会采用双安慰剂的方法,比如化药 加上一个生物药的安慰剂,生物药加上一个化药的安慰剂,此为双安慰剂。这时安慰剂的制 作就会要求非常高,在颜色、大小、气味上尽量和原来的药一样,这样医生和病人都不容易区分。

5、对于中期分析,是否就意味着要揭盲?后面继续开展临床怎么做? 

中期分析包含了已揭盲的数据和结果,是要揭盲的。所以在中期分析时,中期分析的人员应 该是不能直接参加临床试验的人员,比如研究者或者是 CRA、医学经理。可以用独立数据 监察委员会来执行,中期分析的结果对实验人员是保密的,实验人员仅会被告知是否继续实 验,或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当知道了结果后,如果需要修改方案就修改方案,然后再 继续试验,如果发现了无效可能会停止。如果是数据集中分析后认为实验药物有效,而且样 本量就是足够大了,也可以提前终止实验。这时药物暴露时间、样本量和安全性数据要比较 好,一般就会继续随访,以收集更多的安全性数据,避免安全性评价不充分。

6、国内现在普遍还在使用 3+3 设计在 1 期临床实验中探索药物剂量,但是海外已经在使用 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连续重评估方法( CRM) 、过量控制剂量递增模型( EWOC) 和贝叶斯 逻辑回归模型( BLRM) 贝叶斯最优区间( BOIN) 等方法,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您觉得这 些剂量探索方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为什么国内还是较为普遍使用传统 3+3 的设计?从结 果产出来看,哪种方法确定的剂量在之后 2、3 期临床试验有较高成功率? 

评价实验设计的指标可以归为准确性、安全性跟可靠性三大类。从这些指标比较几种剂量探 索方法的优缺点。3+3 设计在准确性上的表现较差。CRM 准确性较高,但它是基于模型的 设计方法,在不合理剂量分配时风险较高。EWOC 的准确性较低,在分配不良风险上表现较 差,但设计的安全性最好。BLRM 在准确性、分配不良风险和安全性的表现都与 EWOC 相近, 但 BLRM 在过量用药风险上表现表现得最好,而在不合理剂量分配时风险较高。键盘设计的 准确性较高,在安全性方面的变性较小,过量用药风险上表现得也最好。现在国外文献都显 示 BOIN 在简易性、准确性、安全性还有稳健性表现都比较突出,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要根 据即时时间快速确定毒性,也就是一组结束后进行下一组,上一组的毒性就要算出来,对统 计人员的要求会比较高,统计人员要立刻把它算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国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 的 3+3 设计。因为 3+3 设计非常简单易操作,也不要求统计一直跟着,虽然准确性较差。

为什么我们国家用 3+3?因为在临床实验设计时,我们会要求培训研究者。由于现在研究 者都非常忙,如果突然有很多种方法,培训他可能一下在操作上就会出现很多方案违背。而 且现在我们国家一般都是 CRC 辅助研究者,这样 CRC 也要培训,这个就会比较复杂,所以 一般都会用 3+3 设计。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用最新、最好、最严谨的方案设计,可能在操作 上可能就会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和研究者统一战线,这一方面需要去做很多事情。

7、传统 3+3 爬坡试验,针对不同药物如何假设的最大耐受剂量?据说,大部分美国大型制 药公司已决定不再采用 3+3 作为其一期爬坡试验设计方法? 

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来说是根据动物实验的数据转化到人身上来的。但在国内我们现在也会参 考一些文献,看同类药的 MTD。现在根据文献报道,越来越多是在用其他先进的方法,包 括刚才说的 BOIN 或者其他的设计方法。在我们国家,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8、PFS 或 OS 作为主要终点或次要终点,FDA 或 CFDA 审评考量上有何差异? 

从理论上来说,OS 是更有说服力的,是一个金标准。如果 OS 是很好很长的,是非常有杀 伤力。但是现在会考虑到如果这个病的 OS 太长,时间太久,这个药可能上的会太慢,所以有时

三、中国和海外临床对比

1、从 7·22 开始,CFDA 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核查日趋严格。能否请您分析一下,当前对 临床试验数据有哪些新的要求? 

现在更透明更严格,核查也更严。基本上越来越趋向于系统化。比如以前会用纸质的病例报 告表,现在全部都用电子版。一些指南也和国外越来越接近了。

候会用或者先观测 PFS。但是总体来说,如果先用 PFS 去申报,后面 OS 一般都会补的。

2、国家对于有条件批准上市的认定?

这个是 2021 年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指南——公开征求临床急需药品有条件批准上市的技术指 南意见。这个主要是针对危重病且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创新药。也为了缩短在国外已 经上市国内还没有上市的药品,这块比较利好。还有一些具体的比如罕见病的治疗药品。还 有一个政策,可以替代终点指标或中间临床终点指标的临床研究结果,可能具有疗效和临床 获益,而给予有条件的批准上市。这一条的意思就是如果 PFS、ORR 这样的指标特别好但 OS 还没出来(因为时间很长),先允许上市,后面 OS 继续观察。

3、中国和海外临床方案设计对于成本和审批效率等的影响? 

国内方案设计的成本肯定比国外的要低。但是国外设计的会比较细致,要求的细节会特别多, 比如说他们的方案中基本上每一条都要求把原理写出来,不论怎么设计、值是怎么来的,原 理都要写,对逻辑性要求会更高。审批效率,以最近我们的实验方案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好像挺快的。

4、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的差距? 

试验设计方面的差距,比如说他们有一个先进的试验设计可能会用的更快,而我们这边可以 设计,但是在临床操作上会受到各方影响。就像刚才说的 3+3,我们都知道其他的试验设计 比 3+3 好,但是不能一下就把它操作上。因为要考虑医院这边,研究者也要根据实验设计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执行力,这个差距就需要时间跨越。还有其他的临床试验设计,他们那边 分的非常细。比如临床实验设计也要涉及到数据和统计,他们的统计人员会给出特别专业的结果。我们国内的有一些公司是这样的,就分得非常细,大家一起来。但是有些公司的有些 部门会比较薄弱,这块差距也是有的。

5、目前,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在海外国家监管机构的认可度如何? 

认可度不太好评价。就像之前百济做的这个药效果很好,但也受到了质疑。总的来说,海外 还是比较客观的,如果是很客观的做出来的结果,还是会受到认可。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人 还是会质疑,他们会更加辩证地看待这个事情。

四、方案设计主要流程

1、在泰格临床方案的撰写分为哪几步,需要跟甲方做哪些方面的沟通,尤其是随访时间和 确认终点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临床方案实验撰写,第一步就是尽可能搜索多的实验背景资料。比如这个疾病的资料、流行 病学资料、刚才说的那些前期的比如靶点具体的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药物本身的资料、前 期动物实验以及非临床试验等。如果是已经做过临床实验,就是早期临床实验的数据都要看, 在这基础上写一个大纲、摘要,再进行多次讨论,形成初稿。然后会跟研究者讨论,最后再 确认终稿。随访时间跟终点确认还是根据疾病的情况和用药情况,比如这个药物是两周一次, 那么随访时间就是两周一次。确认终点,还是终点指标选择的情况。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具体 是哪些、现在到了几期、目的是什么、还要看这个病是不是罕见病,然后最终再确认。

2、方案设计是否会找 PI 召开相关研讨会,医生一般会哪些方面问题比较关注?另外是否也 会提前跟数统人员沟通,他们比较关注哪块?

方案设计会找 PI 召开相关研讨会。召开研讨会看具体情况,甲方是哪种风格。有些会在方 案设计之前,只是一个大概的初步设计,就会召开研讨会。可能是一个小型研讨会,医生会 给出一些意见。因为研究者会接触几个不同的方案设计,在操作过程中,他可能就哪个效果 更好给出意见,所以会根据他的意见,先设计出初稿。有的是甲方公司倾向于先写出方案, 然后再开研讨会,这时候研究者再给出意见。 

医生一般比较关注的主要有几个点:第一个点,定位人群。第二个点,终点指标是否合理。第三个,关注前期的实验数据、病种。比如做 CD20 靶点,都已经上市 20 多年了,如果再 做一个一样的,研究者会关心药物创新点和比别人的优势。另外也会提前跟数统人员沟通, 数据人员会关注设计时的一些细节,比如哪一类人是可以划分到纳入的,哪一些人是不能纳 入,这个规定要求具体化,而不是模糊化,因为越具体在清理数据时就更加容易,还关注比 如实验单上出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降低,不能出现这样两种,要把它统一起来,统计人员 就会单独看一下人数,临床试验招多少受试者是算出来的,所以数统人员会看统计的方法是 否合理,是不是常规用的。如果有方案的调整,统计的人数可能也会变,需不需要设计期中 分析也是统计人员所关注的。

3、目前写的临床方案,是哪一类公司的多一些,是外企,国内大药企,还是小创新公司, 另外哪些方面的临床需求会更多一些,哪一类癌种? 

据我了解,外企现在有趋势把临床实验放到亚洲,因为成本会更低。国内的企业现在发展特 别快,小的创新公司也特别多,特别是生物制药越来越多。胃癌在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大癌 种,但是药物没有像肺癌、乳腺癌那么多,这块是一个缺口,需求挺大的 

4、现在泰格合作的医院或者临床中心有多少家,有哪些重点合作,现在开拓的速度如何?

基本上大型三甲医院都有合作。合作不分重点跟非重点,一般是甲方来确定是跟哪一个具体 的研究者来合作,哪一个作为大 PI。

5、假如说我们一个临床试验做多中心的话,我们会怎么去协调医院、协调 PI?在设计方案 的时候是怎么来考虑的?

我们会先选出来一个 PI 作为主要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会有多家研究者。其他的 follow PI 的选择会参考 leading PI 的意见,可以列一个名单给 leading PI,然后 leading PI 会给出意见。而当两种竞品药物去找同一个 leading PI 时,选择权在他手中,他会考虑药物是不是很好和 药物的前景。如果这个药非常创新,他对这个药非常感兴趣,他手上若不是太多家的话,会倾向于选择我们。

五、其它

1、现在 PD-1 很多,后来者是否没有机会再做 PD-1 的临床试验?

PD-1 第一梯队已经上市了,第二梯队也有四五家了。如果其他药企还想做 PD-1 的话,首 先要考虑你的竞争力。如果对 PD-1 进行改良,对效果很有信心,那还是可以做的,也不存 在伦理上的问题。但是需要关注相关的国家政策,比如 PD-1 相关的指导原则。同时,PI 或者研究者都会考虑这个药是不是创新,也会考虑一些人情因素。

2、在国外上市但在中国还未上市的小分子药物,如果中国的药企将该药改了一个晶型,应 该按照哪个类别申请? 

可以按创新药申请。现在有很多情况都是这样,把结构式修一修,比如 PD-1,具体按照 1.2 类还是其他来申请要看结构式修到何种程度。以前我做过一个 PD-1,将分子修一修后按 1.1 类来报。

3、国内现在有没有药企采用平台式设计,泰格有没有这种项目经验? 

这种一般在外企比较多,国内这样的项目不多。可以看一下恒瑞有没有。要看管线够不够多, 具体还要看一下他们的 CMO 想采用哪种。恒瑞的研发团队比较庞大并且还在扩大,比较少找泰格来做临床。

4、药明康德做临床 CRO 业务效果怎么样?

看过他们写的申报 IND 的资料,我觉得药明非临床部分还是非常强大,但是临床部分不是 很好,找资料的能力有些不足,思路逻辑上还是有点问题,逻辑不是很好,但是只碰到过一 例,不能说所有。这个可能和项目经验积累有一定关系,一般药企资金充足倾向于找泰格

5、临床 CRO 经验累积非常重要,可以举例说明有经验的专家会如何设计肺癌的临床方案, 避免一些坑? 

有几大要点是非常注重的。首先,定位要清晰,看处于临床几期。比如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 癌、小细胞肺癌等。假如在实验设计时,如果还没有定位到很清晰,想知道具体是对哪一种 肺癌有效,这时候的设计和已经定位清晰比如就要设计非小细胞肺癌的就不一样。总体思路, 每个点是非常清晰并且前后呼应,“坑”就会少很多。如果一眼看上去不清晰、没有逻辑、 前后不一致,那么就会有问题。设计一定跟操作紧密联系,设计得非常好、非常完美却操作不了,这也很“坑”。

7、中国的 PI 在实际操作弱于美国? 

操作这方面有分具体情况。比如给医生培训时,有没有反复强调减少方案违背,一定要严格 按照方案执行,最好的是每个实验者都是按照方案来的,但是这不可能,肯定是有违背的。再比如,如果设计一个方案特别想知道效果到底如何,每个月都让病人做 CT,病人一定不 愿意,要看他符不符合具体情况。比如做 PKPD 时要采血,为了能够更好的画出曲线或找到 值,密度特别大,病人也不会同意。或者设计一个值时,规定这个值超过多少算什么,或者 小于多少就划到哪一类,每个医院收集指标时的细微差别也要考虑。美国的统一性会更好。美国的医疗指南如糖尿病指南,是全美通用。在中国,每个医院间还是有一点差别。所以在 实验把控时,每个医生一致性越高,实验效果就会越好。

8、做临床试验,选双终点能带来什么好处?

双终点包括 OS 和 PFS。因为 OS 是最有说服力的,但是 OS 时间很长,所以就会看一下 PFS。对于一般是不建议选双终点,要看具体设计的人怎么想,肯定有自己的考虑,要看他是在什 么时候设计成这样,是一开始就这样,还是在末期。国内企业会不会效仿不好说,看具体设 计。如果是 PD-1,我觉得 PD-1 的市场已经被压缩的很小了,现在都是 PD-1 联合其他药在 做实验。还有一个不同,国内会更加激进,希望药很快上市,这个因素也会考虑在内。

9、伴随诊断在哪些阶段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测肿瘤突变负荷 TMB 有必要吗? 

现在伴随诊断都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靶点很多,肯定会看一下它有没有大于多少, 好多靶点都会测,现在一期临床都有伴随诊断。靶点并不一定是测得越多越好,而是相关的 要测。测一个肿瘤突变负荷 TMB 也是有必要的,这是多方考虑,医生考虑做出来之后有助 于发表文章。而且肿瘤突变负荷可以看患者体细胞有没有基因编码错误或基因缺失。还有一 点,肿瘤突变负荷是 PD-1 抗体治疗效果评估的一个标志物。这个治疗效果好不好和突变负 荷还是有关系的,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没有修复。

10、跟 CDE 沟通的时候有什么技巧?每个项目是靠个人的能力,还是泰格品牌带来了保证?从技术层面来说,资料要根据 CDE 的规定准备得尽可能完善。这些资料都有指导原则,要 按照指导原则来。有些问题要设有针对性、准确的,不能上去抛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就很难 回答。表达上也有技巧,就像汇报工作一样,越细致,逻辑性更好,表达能力更强、更清晰, 他就更加理解,能更明确地回答问题。这个是讲究经验的,经验越多的人可能在这些方面会 考虑的更周全。公司平台越好,平时肯定是要训练的,做的越多,训练的越好,那肯定汇报 就越好,当然和写材料的人也很有关系。

11、肺癌终点选择 OS 和 PFS 相关性比较强,其他肿瘤的相关性是不是没这么强?

肝癌用 OS 应该是因为肝癌时间会比较短,肝癌患者剩下的生命比较短,所以会用 OS,由 于这个疾病的特性,如果能延长它的 OS,就更能说明这个药可以让患者活得更久。

PFS 指标确实会受主观判断、观察周期的影响都比较大。因为要经过研究者去判断有没有进 展,受主观因素影响。假如这个药很创新,而这个疾病现在又没有很有效的手段,要是 PFS 做得很好,CDE 也会通过审批上市,后面只要继续观察 OS 就可以了。

12、怎么用二期临床数据上市? 

用二期数据上市,做完一期效果好直接开三期是有这种的。一期先入组大概二十几人,就能 测出来哪一组比较好,然后再扩展一下,比如再扩展几十例患者。如果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 就直接进入三期。

13、中途换临床 CRO 的情况多吗?换 CRO 是否也会调整临床方案?

换临床 CRO 的情况有。如果跟一个不是很熟的 CRO 合作之后,发现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 方案违背的情况特别多,或者监察不到位,药企可能就想换 CRO。泰格会尽量做的比较好, 但是也不排除这种情况,曾经有项目经理就多次被投诉。更换 CRO 和方案调整没有很大关 系的。比如一期做完了,二期换 CRO,若二期的方案设计都已经定好了,换 CRO 这个设计 是不会变的。如果说要变的话,可能是项目经理觉得有些操作不了,就会修改方案。

14、泰格数据统计做的如何? 

数统差异看具体哪家公司。比如甲方公司,如果数据统计人员非常牛,以前我们有一家公司 的统计人员在国外做过 PD-1,直接回国到这边的统计工作,可能差异就会小很多。如果统 计部门本身就不是很强,可能差异会很大,现在国内很多都会把数统环节外包。

 $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生物(02963)$   $凯莱英(SZ002821)$  

全部讨论

2021-02-22 11:06

先收藏,慢慢看,整理总结辛苦了

2021-03-12 22:50

药明之前也说了自己国内临床发展的不如预期 康龙也是。同理泰格的方达也不如预期。

2021-02-22 23:52

保存参考。

2021-02-22 11:18

请问下,这大概啥时候的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