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创始人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137)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节核心摘录

1、债务危机案例:巴西1977-1987年通胀型去杠杆。

2、泡沫期完结时的债务规模:GDP的158%

3、萧条期标志性事件:拉美债务危机。

4、萧条期数据:那时的巴西经历了外资流出(流出规模相但于GDP的5%)所导致的金融收紧(政策制定者将短期利率提升了234%),汇率也出现显著下跌(真实汇率下跌了20%),具有自强化效应的GDP下跌(幅度为6%),股价下跌(幅度为51%)。同时,货币的弱势助长了极高的、且持续不断升高的通胀,在萧条期时(通胀率)最高达到了124%,这在所有案例当中都算是很高的水平。

5、再通胀时期的成果:巴西在处理金融机构问题和坏账问题上非常激进,如果有9样政策工具可用,他们已经拿出了4样。特别是巴西还实施了银行国有化,并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也出手帮了巴西一把。正如下图所示,在调整期时巴西债务占到GDP的规模下跌了121%(年化27%),债务/收入比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名义收入的上升,同时巴西较低的汇率(在漂亮去杠杆过程中真实汇率最多曾下跌33%)为之后巴西货币重新崛起打下了基础。(之后巴西经济)花了4年之久才将GDP带回了危机之前的水平,以美元计价的GDP则只花了1.9年。

---------------------------------------------------------------------------------------------------------------

往期翻译合集请前往

桥水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合集

---------------------------------------------------------------------------------------------------------------

案例分析:48个债务危机案例—巴西1977-1987年通胀型去杠杆

就像下图中所展示的一样,巴西在1977年到1987年之间经历了一场典型的通货膨胀型去杠杆周期。

泡沫期

和其他案例不一样的是,在本次危机的许多年之前,巴西确实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泡沫现象,但是巴西和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市场联系很紧密,而且那时的巴西确实有数额较大的存量债务,这些债务的来源主要是不可持续的强势资本流入,使得其在危机前的债务占到GDP的比例达到了158%。在这一案例中,高比例的债务外币计价(规模相当于GDP的70%),这使得巴西留下了巨大的外资风险敞口。(此外)巴西在某种程度上还依赖于持续的外债融资,因此其经常账户的赤字达到了GDP的5%(投资性流入资金在危机前的数年内达到了GDP平均6%的规模)。最终,高额的债务与巴西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以及相关国家的孱弱态势共同造就了一个不稳定的经济环境。

萧条期

最终(泡沫期积累的)趋势终于形成反转,并产生了具有自强化效应的萧条和收支账户危机螺旋。这一时期自1980年持续至1983年,高水平的债务使得巴西经济十分脆弱,难以招架重大打击(的发生)——这次重大打击(最后)以拉美债务危机的形式得以呈现。那时的巴西经历了外资流出(流出规模相但于GDP的5%)所导致的金融收紧(政策制定者将短期利率提升了234%),汇率也出现显著下跌(真实汇率下跌了20%),具有自强化效应的GDP下跌(幅度为6%),股价下跌(幅度为51%)。同时,货币的弱势助长了极高的、且持续不断升高的通胀,在萧条期时(通胀率)最高达到了124%,这在所有案例当中都算是很高的水平。(巴西)走到如此这般田地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巴西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因子”更容易将其推入螺旋形的大型通货膨胀当中(最大的风险因子是低利率环境),巴西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巴西央行花费了很多外汇储备以捍卫本币(外汇储备下降了70%),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就像下图中所展示的一样,尽管巴西需要一次去杠杆的过程,其债务占到GDP的比重(仍然)增加了54%(以年化增长率计为18%),一方面是因为本币下跌(这将增加外债负担),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借了更多的钱以化解危机(财政赤字最高达到了11%)。

下图中的测量计由一系列数据纲要汇总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粗略的测量。

 再通胀时期

一个决定收支/货币账户危机顺利出清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逆向的资本流出:他们是否允许金融环境出现紧缩以(缓解)资金流出(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却是解决危机不可缺少的手段),或者是大量印钱以补上流出资本的空缺(这会造成通胀)。在这个案例当中,在经历了一段相对较长的丑陋去杠杆过程后,巴西的政策制定者废除了货币锚制度,而且还允许足够的金融紧缩以降低在进口方面的花费(经常账户的赤字在之后得到了3%的改善),这也使得持有巴西货币更加具备吸引力。巴西在处理金融机构问题和坏账问题上非常激进,如果有9样政策工具可用,他们已经拿出了4样。特别是巴西还实施了银行国有化,并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也出手帮了巴西一把。正如下图所示,在调整期时巴西债务占到GDP的规模下跌了121%(年化27%),债务/收入比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名义收入的上升,同时巴西较低的汇率(在漂亮去杠杆过程中真实汇率最多曾下跌33%)为之后巴西货币重新崛起打下了基础。(之后巴西经济)花了4年之久才将GDP带回了危机之前的水平,以美元计价的GDP则只花了1.9年。

附图集合:巴西1977-1987年去杠杆


未完待续

-----------------------------------------------------------------------------------------------------------------------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道琼斯指数(.DJI)$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