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创始人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136)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节核心摘录

1、债务危机案例:阿根廷1977-1988年去杠杆。

2、泡沫期完结时的债务规模:GDP的39%。

3、萧条期标志性事件:拉美债务危机。

4、萧条期数据:那时的阿根廷经历了外资流出(流出规模相但于GDP的9%)所导致的金融收紧(政策制定者将短期利率提升了250%),汇率也出现显著下跌(真实汇率下跌了93%),具有自强化效应的GDP下跌(幅度为14%),股价下跌(幅度为91%),失业率上升了3%,阿根廷的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同时,阿根廷央行花费了很多外汇储备以捍卫本币(外汇储备下降了83%),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5、再通胀时期的成果:阿根廷在处理金融机构问题和坏账问题上比较激进,如果有9样政策工具可用,他们已经拿出了3样。特别是阿根廷还实施了银行国有化,并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也出手帮了阿根廷一把。但是不出所料的是,刹住螺旋形超级通货膨胀的车最终还是需要阿根廷做出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包括禁止已经处于超级通货膨胀中的比索,同时推行阿根廷比索(1983年推出)。(之后阿根廷经济)花了7年之久才将GDP带回了危机之前的水平。

---------------------------------------------------------------------------------------------------------------

往期翻译合集请前往

桥水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合集

---------------------------------------------------------------------------------------------------------------

案例分析:48个债务危机案例—阿根廷1977-1988年通胀型去杠杆

就像下图中所展示的一样,阿根廷在1977年到1988年之间经历了一场典型的超级通货膨胀型去杠杆周期。

泡沫期

在1977年到1980年之间,阿根廷经历了一场主要由升高的债务、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资产回报所带来的、具有自强化特征的泡沫时期。到泡沫期完结的时候,阿根廷的债务总量达到了此次危机之前的最高峰——约等于GDP的39%。在这一案例中,债务多以外币计价(规模相当于GDP的15%),这使得阿根廷留下了巨大的外资风险敞口。在泡沫期时,(阿根廷)的投资性资金流入规模较低,但仍显正面,约相当于GDP的2%。得益于上升的债务和资本流入,阿根廷的经济增长比较不错(大约2%左右),经济活动景气度也较高(GDP差额最高达到8%)。此外,(这一时期的)阿根廷资产回报率也很好(在泡沫期股市实现了52%的年化平均收益),这(反过来)促进了借贷行为,经济从而获得进一步刺激。货币竞争力成了大问题,因为阿根廷货币的真实汇率在这段时间内上升最高超过70%。把上述内容放在一起来看,经济泡沫所带来的压力、阿根廷对于外资的依赖以及相关国家的孱弱态势共同造就了一个不稳定的经济环境。

萧条期

最终(泡沫期积累的)趋势终于形成反转,并产生了具有自强化效应的萧条和收支账户危机螺旋。这一时期自1980年持续至1985年,高水平的债务使得阿根廷经济十分脆弱,难以招架重大打击(的发生)——这次重大打击(最后)以拉美债务危机的形式得以呈现。那时的阿根廷经历了外资流出(流出规模相但于GDP的9%)所导致的金融收紧(政策制定者将短期利率提升了250%),汇率也出现显著下跌(真实汇率下跌了93%),具有自强化效应的GDP下跌(幅度为14%),股价下跌(幅度为91%),失业率上升了3%,阿根廷的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同时,阿根廷央行花费了很多外汇储备以捍卫本币(外汇储备下降了83%),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就像下图中所展示的一样,尽管阿根廷需要一次去杠杆的过程,其债务占到GDP的比重(仍然)增加了33%(以年化增长率计为7%),一方面是因为本币下跌(这将增加外债负担),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借了更多的钱以化解危机(财政赤字最高达到了5%)。

下图中的测量计由一系列数据纲要汇总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粗略的测量。

再通胀时期

一个决定收支/货币账户危机顺利出清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逆向的资本流出:他们是否允许金融环境出现紧缩以(缓解)资金流出(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却是解决危机不可缺少的手段),或者是大量印钱以补上流出资本的空缺(这会造成通胀)。在这个案例当中,金融紧缩不足以弥补资金流出,而且在那之前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螺旋形的超级通货膨胀,同时汇率出现暴跌(真实汇率下跌至-138%),通胀率超过了1000%。走到如此这般田地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阿根廷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因子”更容易将其推入螺旋形的超级通货膨胀当中(最大的风险因子是低利率环境)。阿根廷在处理金融机构问题和坏账问题上比较激进,如果有9样政策工具可用,他们已经拿出了3样。特别是阿根廷还实施了银行国有化,并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也出手帮了阿根廷一把。但是不出所料的是,刹住螺旋形超级通货膨胀的车最终还是需要阿根廷做出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包括禁止已经处于超级通货膨胀中的比索,同时推行阿根廷比索(1983年推出)。(之后阿根廷经济)花了7年之久才将GDP带回了危机之前的水平。

附图集合:阿根廷1977-1988年去杠杆


未完待续

-----------------------------------------------------------------------------------------------------------------------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道琼斯指数(.DJI)$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

作者:投资圈里说心学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