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创始人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83)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节核心摘录

1、两房在国会里盟军极多:与其说赎回两房是一项经济上的挑战,不如说赎回两房是一项政治上的挑战。(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两房的管理层仍然认为他们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仅仅数周之前,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提交的关于两房的报告当中,还做出了两房资本金非常充裕的结论。如果关于财政部接管的消息走漏了风声,两房的管理层将腾出手来到四处找说客、找在华盛顿国会里的同盟军,以推翻这一计划。一旦这一计划的争论甚嚣尘上,财政部就失去了必胜的把握——用鲍尔森的话来讲,两房是“最难对付的街头小霸王”(译者注:两房的第一绝技原来也是“上面有人”)。

2、鲍尔森当机立断打两房个措手不及:说服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的审查者们需要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影响。而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这家在法定范围内用最宽松的会计政策不断给房地美房利美的财务账册说好话的机构,在它自己做出的结论被突然完全推翻的时候,情景甚为尴尬。但是在面临来自财政部和其同盟军数周的施压之后,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最终还是在9月4号决定不再硬撑。第二天消息就传到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董事会那里,由于担心接管中产生的任何摩擦和拖延可能会导致市场暴跌,鲍尔森当机立断,用他的话说就是“绝对不提前通知,要打房地美和房利美一个措手不及”(译者注:美国人的斗争也跟激烈,两房接管背后藏了这么多故事)。

---------------------------------------------------------------------------------------------------------------

往期翻译合集请前往

桥水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合集

---------------------------------------------------------------------------------------------------------------

案例分析:美国2007年大次贷危机之二十四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

全面收编房利美房地美(下)

尽管(一国)在政治生态中存在权力制衡和法律约束环境属于毫无疑问的(制度)优势,但是在危机时刻这种政治生态会导致风险,即那些(用来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贯彻落实。(造成该种状况的)内在原因是法律永远无法编写的如预期般那么完美,法律也无法提前预计和指出该如何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中,有相当多次机会民主党和共和党能够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上达成一致,即便这会迫使他们绕过那些既定的规矩(译者注:政治生态的优势是相对的)

在7月30日,即国会赋予财政部对房地美房利美监管权的时候,来自于财政部的监管人员开始评估两房的情况有多么糟糕。在美联储和外部审计专家的支持下,财政部官员把这两家政府支持企业的财务账本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很快就发现房利美和房地美都存在着巨额的账面资本亏损,一旦他们深究那些估值存疑的无形资产和估值方法明显错误的住房贷款担保,就能看到隐藏在房地美和房利美账册之下的至少是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亏损)。就像鲍尔森之后所说的那样:“我们其实已经做好了听到坏消息的准备,但是在实地了解问题之后,仍然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从8月中旬到赎回为止,(工作组)一直在审时度势,相关赎回协议条款在9月7日时终于定了下来。(此后)财政部立即着手制定计划以达成其经济目的,同时保证不受到法律限制的干扰。最终,财政部决定购买两房发行的有担保优先股以向其注入资本,同时正式托管两房。托管的安排允许两房在财政部接管后能够持续正常经营,有担保优先股的购买使得财政部可以有力的为两房的负债提供支持,如此即便是财政部18个月的授权有效期过后(两房)也仍然能维持平稳运行。而且(更)重要的是,保尔森不用提前跟房地美房利美打招呼——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前跟(两房的)直属监管者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沟通即可。

与其说赎回两房是一项经济上的挑战,不如说赎回两房是一项政治上的挑战。(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两房的管理层仍然认为他们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仅仅数周之前,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提交的关于两房的报告当中,还做出了两房资本金非常充裕的结论。如果关于财政部接管的消息走漏了风声,两房的管理层将腾出手来到四处找说客、找在华盛顿国会里的同盟军,以推翻这一计划。一旦这一计划的争论甚嚣尘上,财政部就失去了必胜的把握——用鲍尔森的话来讲,两房是“最难对付的街头小霸王”(译者注:两房的第一绝技原来也是“上面有人”)

说服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的审查者们需要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影响。而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这家在法定范围内用最宽松的会计政策不断给房地美房利美的财务账册说好话的机构,在它自己做出的结论被突然完全推翻的时候,情景甚为尴尬。但是在面临来自财政部和其同盟军数周的施压之后,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最终还是在9月4号决定不再硬撑。第二天消息就传到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董事会那里,由于担心接管中产生的任何摩擦和拖延可能会导致市场暴跌,鲍尔森当机立断,用他的话说就是“绝对不提前通知,要打房地美和房利美一个措手不及”(译者注:美国人的斗争也跟激烈,两房接管背后藏了这么多故事)

鲍尔森当时是这么跟我描述(处理)两房时的情形的:在2008年7月,当房地美房利美刚刚开始走向破产时,财政部要求获得涉及范围极广的紧急权力。由于房地美和房利美加起来相当于雷曼的九倍之大,也是危机期间住房贷款最最主要的来源,所以决不能允许两房破产。然而,鲍尔森的幕僚告诉他,如果现在就把这么大一个美元数字摆在国会跟前儿要求批准,国会那些人会吓得魂不附体。由于鲍尔森无法获得无限的权力来向两家政府支持企业注入资本,他决定去争取“非特定”权力。

但是,在财政部最终获得“非特定”权力以后,(他们获知这项)权力是暂时性的,具体来说,该项授权将在2009年10月份过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因为房地美房利美有着大量的长期债务,而且为很多长期住房贷款做担保,国会方面自然是希望该种授权仅仅是暂时性的,所以就需要用金融工程方面的创新,将该项扩展性权利变为一种可以实现所有既定目的和预期的长期性担保。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政策制定者开动他们的脑筋,立即着手发行了长期优先股。然后他们用这些优先股来为房利美和房地美作支持,用于吸收任何可能出现的的潜在损失。

这一步棋走的很险,因为这算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况且)劝说众多的法律制定者放弃意识形态之争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赎回,同时劝服国会把债务天花板放得足够高以实施具有实力意义的资本注入,(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也是非常值得称颂的。但是就像鲍尔森在之后所说的一样,“如果国会没有通过,市场肯定就崩盘了,这赌注实在下的太大。”

在8月初的时候,财政部出乎意料的干预以及大跌的油价使得市场相信已经开始进入了缓解期,股市在8月期间出现了温和的反弹(大概在2%左右),金融股也仅仅下降了1%,房地美房利美的股票暴跌告一段落。然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金融市场逐渐稳定下来,但导致信贷问题的底层因素以及其对实体经济反馈的机制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在8月18日时,我在桥水每日观察上提醒我的读者们:最坏的时候尚未来到:

(桥水每日观察)8月18日:进入去杠杆的第二阶段

在我个人来看,我们已经度过了去杠杆第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现在我们正在挺进去杠杆第二阶段(雪崩期)。尽管美联储已经尽其所能,尤其在提供流动性方面干得非常漂亮,但市场还没有做出必要的会计调整(即把经年累月形成的资产减值亏损计入账内),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是偿付危机,这将带来雪崩式的抛售资产现象。所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他们(译者注:指的是财政部、美联储等)是否能够创造出一张安全网来接下这些被抛售出来的资产,从而避免崩溃的终局,也可以将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拉回正轨。坦率的讲,我们认为这就是一场生死时速的对决

------------------------------------------------------------------------------------------------------------------------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道琼斯指数(.DJI)$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