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创始人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72)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节核心摘录

1、历史上未出现过,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出现:这是一个“对历史进行数据挖掘以判断风险、而不是用严谨的逻辑来判断”的典型案例,局中人实际上是在通过观察历史来加杠杆下注“我们是安全的”,压注的原因仅仅是上述(打包和拆分的)做法在历史上并未出现过风险。但是如果这笔下注出错了(译者注:风险爆发),那么自我强化式的上涨很快就会反转为自我强化式的下跌。

2、救市基金最终折戟沉沙,根本在于体制差异:为了缓解危急情况、重建市场信心,许多银行自告奋勇、准备组建一只规模在750亿—10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市场上购买岌岌可危的次级贷款证券。与其他旁观者一样,我们将该项举措视为(市场)对于信贷危机的自然反应,该种措施有利于缓解风险传递和扩散的进程。然而,2007年年底为该只基金成立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最终付诸东流,原因是参与筹建的银行突然反悔,理由是“暂时没有成立的必要”(译者注:这里就显示出体制差异了,如果中国出现类似问题,央行和银保监会一动手,谁敢不出钱?)。

------------------------------------------------------------------------------------------------------------------------

往期翻译合集请前往

桥水瑞达里奥《穿越债务危机》全译合集

------------------------------------------------------------------------------------------------------------------------

案例分析:美国2007年大次贷危机之十三

2007年秋季发生的故事(3)

接下里银行会把来自1000个贷款的全部现金流进行拆分,并把它们注入不同的块区(译者注:作为发债的基底资产):大约70-80%将成为超级安全的AAA级债券,10-15%将成为稍有风险但是仍然很安全的AA级别债券,大约5-10%将成为BBB级别债券。一旦有借款人难以履行还款义务、出现违约时,剩下未评级的很小一部分(称为先损区)将首先承受相关损失。这是一个“对历史进行数据挖掘以判断风险、而不是用严谨的逻辑来判断”的典型案例,局中人实际上是在通过观察历史来加杠杆下注“我们是安全的”,压注的原因仅仅是上述(打包和拆分的)做法在历史上并未出现过风险。但是如果这笔下注出错了(译者注:风险爆发),那么自我强化式的上涨很快就会反转为自我强化式的下跌

银行会把它们“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债券卖给投资人,但是一般会保留下来“先损区”债券以使得整个交易的含金量更高。(具体来说,)银行会把这些先损区债券划为存货(多数情况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卖出去,少数情况下是为了持有以增厚交易整体收益)。这个方法在之前都管用,(于是银行一直都这么干,)直到此方法不再管用。(事情后来演化为)各家银行都不同程度的持有大量该种债券,直到2007年三季度时市场对于该种债券的需求彻底干涸。

由于盯住市场准则的启用,债券评级下滑事件不断发生,市场趋势也因此反转。贝尔斯登宣布其2007年三季度的业绩下滑61%,原因是其参与的对冲基金爆仓、持有的住房贷款相关风险暴露也出现问题,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的业绩分别下滑了7%和3%(相对较小)。花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美林同样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虽然损失较大但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花旗银行最初(甚至)计提了大笔的减值损失,数额在59亿美金(记住这个数字,我们将在后文把这个数字与其他数字比较)。

在那时(2007年秋天)我们开始做损失预测和金融系统的压力测试——收集银行们的资产负债表以分析它们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市场活跃交易产生的价格应用于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以在银行出业绩报告的很久之前就能对银行的业绩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工作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2007年10月9日,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之后)该高点直到2013年时才再次达到。

大多数人都清楚的知道银行在次级贷款这个业务上已经出现了问题,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整个实体经济已经深陷于严重的债务问题。为了缓解危急情况、重建市场信心,许多银行自告奋勇、准备组建一只规模在750亿—10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市场上购买岌岌可危的次级贷款证券。与其他旁观者一样,我们将该项举措视为(市场)对于信贷危机的自然反应,该种措施有利于缓解风险传递和扩散的进程。然而,2007年年底为该只基金成立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最终付诸东流,原因是参与筹建的银行突然反悔,理由是“暂时没有成立的必要”(译者注:这里就显示出体制差异了,如果中国出现类似问题,央行和银保监会一动手,谁敢不出钱?)

同时,尽管美国本土的市场氛围仍然较为乐观,信贷危机已经通过下述两种机制从美国扩散到了欧洲。第一种情形是,有一些欧洲银行(例如最为出名的英国北岩银行)过分依赖通过货币市场来进行短期批发式融资,当该种融资渠道在2007年夏季出现干涸时,北岩银行经历了一场教科书般的挤兑,当年9月中旬时北岩银行的储户们排成长队,在整整三天里挨个取出自己存在北岩银行里的存款。英国和美国一样,都有存款保险机制的相关安排,只是上限数额略小(大约35000英镑)。为了阻止挤兑事件的继续发酵,英国政府出手担保下了北岩银行的所有存款。

第二种情形的起因是,欧洲的银行们在次级贷款证券上有不少的投资,其中最大的两家银行是瑞士联合银行和荷兰银行,这两家是很多次级贷款证券的发起人,自然也就持有不少次级贷款证券的筹码。其他许多小银行只是单纯的想分一杯羹,毕竟很多切成块、打好包的次级贷款证券被评为AAA级别,意味着评级机构认为这些证券拥有极低的违约风险。纵观以往历史上的各个金融压力时期,例如1980年时的储蓄/贷款危机、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危机,评级为AAA级别的公司债历史违约率均为0,上述数据来自于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此外,评级为AAA级别的次级贷款证券收益率比同等级的公司债还要高一些(当然,从现在来往回看,这点超额收益率远远无法弥补其自身的风险)。

------------------------------------------------------------------------------------------------------------------------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道琼斯指数(.DJI)$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