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闻回顾!第七批国采下周开标,18笔BD交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药闻回顾!第七批国采下周开标,18笔BD交易

来源:博药


看点:

政策药闻:新一轮医保目录、国家集采工作启动...

市场动态:18笔BD交易,2022中国收购跨境收购完成;中生制药复星医药、君实...

投融资:103项医药融资,19家新药企业在内;多玛医药,绿竹,亿一...

企业大事件:GSK即将拆分;贝达药业出资10亿元增持自家股份;智飞生物...


01

政策药闻

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基药等6种药品可申报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官网挂出《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随后,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官再次发布文件,意味着一年一度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开始。


根据文件显示,6种药品可申报:新通用名品种(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的品种;纳入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未进入医保的基药品种;国家鼓励的仿制药和儿童药品种;罕见病药物都可以纳入申报。此外,已经在目录内的药品也存在调出的风险,具体分析,有国谈药品协议到期需要重新谈判的品种,以及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的谈判药品及常规目录药品。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启动


6月27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公告,正式启动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并拟定于7月12日开标。


根据文件,本次国家药品集采品种共59个品种纳入(以序号计61个),目前已有295家药企符合条件。此外,申报材料递交地点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庄会议中心(南京市玄武区环陵路18号)。


国家卫健委、NMPA印发《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


6月29日,国家卫健委、NMPA制定了《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和《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以下分别简称《方案》和《氯巴占方案》)。


《方案》规定了适用药品范围、申请工作流程、药品使用管理以及相关方权责等内容。《氯巴占方案》根据《方案》的有关规定,在前期摸清临床用药需求量和医疗机构资质的基础上,明确了氯巴占临时进口的申请工作流程、药品使用管理、处方医师的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相关方权责等内容,作为临时进口药品使用管理的个体方案。


02

市场动态

18笔BD交易,复星医药集团占3笔


近年来,合作技术创新成为国际医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美柏资本的统计,6月中国医药BD交易达18笔,分别为8笔跨境资产买入,5笔跨境资产卖出,5笔中国境内交易。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首个生物制药跨境收购案诞生—中生制药收购F-star公司;引领了中国药企海外收购潮。此外,复星医药集团,6月共有3笔商务合作,2笔来自于复宏汉霖


6月中国医药BD交易表格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美柏资本


10.8亿元!中生制药跨境收购F-star公司


6月23日,中生制药发布企业公告,拟1.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8亿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F-starTherapeutics。


F-star创立于2006年,2020年11月通过与SpringBankPharmaceuticals,Inc.合并,实现纳斯达克上市。F-star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建立了具有内部发现能力的四价(2+2)双特异性抗体平台。作为双抗领域新贵,此前曾与强生默克等多家巨头企业合作:


中生制药对F-star的收购,将获得F-star2项处于2期临床、3项处于1期临床以及未披露的临床前候选物,增强了中生制药全球肿瘤免疫管线,补充了其核心检查点抑制剂及其他产品的管线组合。中生制药几乎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建立了一个双抗乃至多抗的开发平台,入局双抗赛道。


超5.4亿美元!复宏汉霖两款生物类似药出海


6月13日,复宏汉霖宣布与Organon公司签署授权许可及供货协议,授予其对公司自主开发的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1(重组抗HER2结构域II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两款产品在除中国以外全球范围内进行独家商业化的权益,全面覆盖美国、欧盟、日本等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


根据协议条款,复宏汉霖将从交易中获得5.41亿美元的潜在收入,其中7300万美元为交易首付款。Organon还可以选择就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3的全球商业化独家权利进行谈判。


8700万美元!复星医药安进达成合作

加速推进两款创新药物中国商业化


6月27日,复星医药安进宣布已就安进的两款创新药物——欧泰乐和Parsabiv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商业化授权许可先后达成合作。根据交易条款,复星医药子公司FosunPharmaUSA将向安进子公司KaiPharma支付至多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监管里程碑。此外,KaiPharma还将获得最高不超过4,000万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


欧泰乐于2021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符合接受光疗或系统治疗指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人患者。欧泰乐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斑块状银屑病治疗的口服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arsabiv为新型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已于2016年11月和2017年2月先后获欧洲药品管理局和美国食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正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中国,Parsabiv正处于上市申请中。


1.965亿美元!复宏汉霖获两款抗肿瘤新药中国独家授权


6月28日,复宏汉霖与PalleonPharmaceuticalsInc.(“Palleon”)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两款双功能抗体-唾液酸酶融合蛋白。


根据协议条款,Palleon将主导两款产品的早期研究,双方将共同负责临床前和全球临床开发并分担相应费用。复宏汉霖将拥有两款产品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独家许可,Palleon将保留其它的全球区域的权利。针对合作开发的第二款产品,复宏汉霖将根据其提供的抗体技术在Palleon区域授予Palleon独家许可,并有权根据该许可享有Palleon区域的销售分成。Palleon将获得首付款,以及不超过1.965亿美元的研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将享有在复宏汉霖区域的销售分成。


以上复星医药集团的3笔交易,其中2笔为引进项目,作为老牌BigPharma,近年复星医药不断通过合作创新转型,目前复星医药旗下已经有近15款创新药项目是从外部授权而来,不断为复星医药的创新管线添砖加瓦。此外复宏汉霖Organon的合作,让复宏汉霖两款生物类似药开拓了海外市场,创新医药不断国际化。


03

投融资

19家新药企业完成融资,多玛生物金额最多


创新药企加强投融资有利于其进一步优化研发管线,一直是医药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不断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医药产业不断掀起融资潮。


据药智数据不完全统计,6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累计约发生融资事件282起(含医疗器械),共计融资金额554.45亿元,其中国内领域103起,累计金额144.71亿元,和上月相比,融资事件上升了24%,融资金额上升了38.45%。


值得提及的是,6月国内医药领域共有103起投融资事件发生。其中有19家新药企业完成融资,融资金额最大的是一家2021年9月在苏州BioBAY成立生物技术企业多玛医药,9.5亿元A轮融资金额不仅是新药的榜首。可见创新研发是永远被医药行业看好的领域。



数据来源:药智投融资数据库


04

企业大事件


GSK即将拆分,新公司或与辉瑞合资


最新消息显示,葛兰素史克将于7月完成分拆为两家公司,一家是专注于制药业务的新葛兰素史克公司,而另一家则是独立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公司Haleon。


葛兰素史克(GSK)与辉瑞的合资企业,GSK拥有68%的多数控股权,而辉瑞持股比例为32%。辉瑞现在打算出售其在该公司持有的32%股份。辉瑞表示,该公司将寻求以最有利的方式出售其持有的Haleon股份。去年12月,SVB证券分析师预计,辉瑞将通过出售Haleon股票注160亿美元的资金。


贝达药业老板个人出10亿增持自家股份


6月13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以向特定对方发行股票的方式募资不超10亿元,来发展其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对象为公司实控人丁列明。


此次定增之前,丁列明直接持有贝达药业0.2%的股份,加上间接控制的22.8%股份,合计控制贝达药业23.01%的股份。定增完成后,丁列明合计控制公司27.54%的股份。


智飞生物兄弟公司冲刺科创板,拟募资39.8亿


6月20日,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翔金泰”)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为其实控人。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智翔金泰主要产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目前尚未盈利的智翔金泰IPO拟募资39.8亿元,投向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抗体药物研发等项目。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