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金一季报解读——主动权益基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周一,全市场基金产品2023年一季报发布完毕,全市场4177只主动权益基金(wind分类中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剔除MOM基金)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   规模上,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较上季度上升2.1%至4.99万亿元,主要为市场上涨带来净值增加导致;

第二,   业绩上,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业绩(3.10%)跑输中证500沪深300等主要宽基指数;不同风格的基金业绩表现略有差异,万得平衡风格型基金指数表现(4.13%)略优于万得成长风格型基金指数(2.89%);

第三,   配置上,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大重仓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边际变化上,计算机、食品饮料、通信等板块获得最多加仓,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消费者服务等板块资金持续流出。

 

一、规模变化

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上升,增加2.1%(0.10万亿)至4.99万亿元。当季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加主要由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的作用。

从细分类型来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规模略有增加,平衡混合型基金规模基本小幅下降。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一季度末规模超过50亿且较上季度规模增加超过1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28只,其中代表性基金产品如下。其中,规模增长较多的高仓位的主动权益基金多为计算机、量化及均衡灵活风格的。

注:多份额基金规模统计的是基金合并规模。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二、业绩表现

 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业绩为3.10%,跑输多数主流宽基指数。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一季度市场快速反弹,各细分类型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有一定差异,股票仓位更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全季平均业绩为3.97%,而仓位相对灵活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全季平均业绩为3.50%。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一季度全市场共有2936只的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71.9%,跌幅超过-10%的主动权益基金有36只,占比约为0.9%。收益率在-5%~+10%内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占比最多,约为83.1%。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一季度不同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略有差异,万得价值风格型基金指数季度回报3.12%,万得成长风格型基金则为2.89%,万得平衡风格型基金为4.13%。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三、配置变化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股票市值由4.10万亿升至4.23万亿,股票仓位由87.25%升至87.76%。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均值分别为89.57%(上升0.48%)、88.16%(上升0.76%)、77.00%(上升2.04%)、52.95%(上升1.29%)。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另外,主动权益基金一季度末港股配置比例从7.64%小幅回落至7.36%。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从板块分布来看,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配置方向出现分化——减仓创业板、加仓科创板,创业板配置比例从21.71%降至20.57%,科创板从8.00%升至9.20%。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行业方面,从绝对水平看,前三大行业维持不变,分别是食品饮料、电新、医药。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具体行业配置的变化上,主动权益基金增配了计算机食品饮料、通信,减配了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消费者服务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投顾,截至2023年3月31日。

 

注:主动权益基金是指wind分类中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剔除MOM基金。

本文共分析了9740份公募基金季报,其中行业权重相关分析采用基金季报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模拟行业配置比例,属于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仅供投资者参考。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易方达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已在中国证监会备案,具有从事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资格,但该备案不构成对基金投资顾问机构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风险和收益的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