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在血液瘤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以下来源于《氨基观察》1月18日“打击接二连三,ADC玩不转血液瘤”:“ADC发迹于血液瘤。2000年,FDA批准的第一款ADC药物Mylotarg,就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此后上市的多款ADC药物,大部分也都是用于治疗血液瘤。

只是,由于效果一般加之副作用问题,在血液瘤深耕的ADC,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在第一三共的DS-8201成功之前,ADC领域也并不受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ADC在血液瘤领域,更是失败连连。

先是葛兰素史克的Blenrep因临床失败而退市,接着又是阿斯利康的Lumoxiti因疗效和副作用问题,商业化无解而黯然退出市场。”

到底是ADC不行,还是其他血液瘤药物太能打?答案或许是二者皆有。

众所周知,ADC药物被受诟病的一点便是,其细胞毒性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导致药物的治疗窗口较窄。

不少ADC药物,都会选择降低药物使用量来限制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但同时,剂量的减少也使得药物的有效性大打折扣。MGTA-117便是典型。

2022年12月20日,美国药企Magenta宣布,由于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了剂量限制性毒性问题,将停止靶向CD117的ADC药物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I/II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

由于担忧MGTA-117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消息公布后,Magenta股价大跌52%。

过去,ADC选择率先在血液瘤领域攻城拔寨的原因,是血液瘤药物研发相对于实体瘤更为容易。

由于实体瘤周围的肿瘤微环境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细胞,抑制药物发挥作用;且实体瘤的异质性很强,也就是说这些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抗原和特征。这些因素都使得实体瘤药物研发难度较高。

而在血液瘤里,包括CD22等相关靶点都在血液瘤中高表达,因此药物能直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也正是由于研发较为容易,使得新兴技术争先攻克血液瘤。当下,针对血液瘤的新兴疗法不断问世,比如CAR-T疗法、双抗疗法,改变了血液瘤的治疗格局。

简单来说,不是ADC不够强,而是血液瘤领域新技术玩家太强,直接对ADC造成了“降维”打击。

这一点,BCMA靶点是最具代表性的。仍然以Blenrep为例,根据二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接受2.5mg/kg剂量的Blenrep单药治疗13个月后,32%的患者实现了客观缓解(ORR)。

再来看靶向BCMA CAR-T疗法carvykti的表现。在临床二期试验中,carvykti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98%,更有78%的患者达到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这意味着,carvykti几乎对所有患者都有作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疗效方面,ADC简直被CAR-T完虐。

双抗虽然疗效不及CAR-T,但对比ADC仍然还是有优势的。拿BCMA/CD3双抗Tecvayli来说,针对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61.8%,28.2%的患者享有完全反应或更好的反应。 

在血液瘤竞争对手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仍然站在原地的ADC自然难以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ADC在血液瘤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但血液瘤市场想象空间不小。据IMARC数据,2021年全球血液恶性肿瘤市场规模达到501亿美元,202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12亿美元。

      其它的免疫疗法如CD20单抗效果也一般,最近很有希望的CD47单抗会如何?

      PD-1,十年难遇的大靶点,成就了默沙东,也吸引了无数想要逆袭的后来者。

    在药企们的开拓下,众多免疫治疗靶点研发大步向前,并被寄予厚望,CD47靶点就是如此。

     作为广谱靶点,CD47潜力无限。中金公司认为,随着血液瘤适应症得到初步确证,且有多款药物单药或联合在实体瘤中展现疗效,预计CD47有望成为新一代重磅靶点药物。

目前来看,成为CD47靶点领域的“默沙东”并非易事。因为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CD47通路药物研发的阻碍。

过去几年,不断有选手因难以平衡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掉队。最近的倒霉蛋,是一度被寄予厚望的Arch Oncology。

当然,这并未影响市场对于CD47靶点的预期。因为CD47靶点“四小龙”吉利德、天境生物、辉瑞ALX Oncology的临床进展依然顺利。

“四小龙”作为全球CD47领域的第一梯队,已覆盖了行业最有潜力的CD47药物分子,使得后来者竞争压力巨大,这次Arch Oncology的掉队也是在情理之中。

吉利德预计,Magrolimab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3期临床期中分析数据,将在今年下半年揭晓。Magrolimab的成败,将成为整个CD47靶向药研发风向标。

除了吉利德外,大药厂辉瑞对SIRPα 融合蛋白TTI-622也是充满期待。在JPM大会上,其对外界展示的面向未来的管线布局中,TTI-622是重要一员。

国内药企天境生物的进展也不慢。

在JPM大会期间,天境生物表示,其靶向CD47的来佐利单抗,一线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三期临床试验已获药监局批准,将于今年启动。若不出意外,来佐利单抗可能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CD47单抗。艾伯维对CD47抗体一直寄予厚望。早在2020年,艾伯维便重金引进了来佐利单抗的海外商业化权益。

去年8月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艾伯维与天境生物调整了合作条款:两家公司继续推进CD47抗体的研发,并基于特定在研新CD47抗体研发展开合作,里程碑款高达12.9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