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5喜欢:41

新年七忠告之六:

无法复制的策略,都是耍流氓

………………

我在股市稳定盈利,始于量化投资。

这个“量化投资”,不是指由机器执行的高频交易,而是指根据某个(或几个)基本面因子、按照严格的规则、分散持有多只股票的投资方法。比如“四进三出股息率模式”。

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如有些前辈总结的一样,是“低估,分散,不深研”,而且可复制。

低估的判断,有很多指标。我使用的是股息率。

股息率可以跟银行定存利率、长期国债收益率作对比。同样是收息,谁高谁低,谁有吸引力,一目了然。

因为逻辑清晰,心里有底,才不会被市场的波动吓住。事实上,“股息率模式”最喜欢就是熊市。在熊市中,它几乎一定能够跑赢大盘。

2018年熊市,股息率模式微跌3.28%;

2021-2024年熊市,股息率模式年年盈利。

而且这两次都是满仓硬扛。想想最近的小市值暴跌,你就知道满仓硬扛需要多大的自信。

有人会问,那2015年呢?2008年呢?

那时候我还没做“股息率模式”,没有发言权。

但是,有关股息率因子的有效性,早就见诸经典著作。最早在祖师爷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里就有论述,然后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股市长线法宝》,奥肖内西的《投资策略实战分析》,以及国内的《基本面量化投资策略》,都有详实的统计数据。

事实证明,股息率几乎是所有基本面因子里最可靠的一个,而不像某些门外汉挂在嘴边的“你要他的股息,他要你的本金”。

我个人创建的$股息率组合(ZH1027925)$ 也可以给大家参考,欢迎持续跟踪。

我买股票,肯定是买一个组合,平均分散持仓。因为注意力不在单只股票上,有时候甚至记不得自己持有哪些股票。我只需按时、按规则检查一下,花很少时间,就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当然,什么叫“不错的收益”,见仁见智。如果你认为每年翻个两三倍才算“不错”,那我只配悬梁自尽——我需要五年才能翻一倍。但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认,股市里90%的人,从头到尾都没尝过“稳定盈利”的滋味。你想先从“失败者”变成“盈利者”,还是想从“失败者”一步登天变成“股神”?

常听人说,“投资就要稳准狠,看准了就要下重注”。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

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论述巴菲特的风格就是“集中投资”,并且认为“只有集中投资最有机会在长期获得超越指数的业绩”。这本书叫《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推荐给那些喜欢集中投资的人——既然我无法说服你,那就赠你秘笈,送你一程。

但我的观点非常鲜明:凡是重仓单吊成功的,都是幸存者偏差。

包括A股市场中靠茅台一举封神的各路大V。

按照塔勒布的说法,他们只是与惨痛的“未然历史”擦肩而过而已。

(其实书中说的“集中投资”是指投资10-15只股票,意外吧?)

除了大V,还有“大爷”、“大妈”的传说。据说他们买了某某股票,然后遗忘账户,或忘记密码,一二十年之后,累积起泼天富贵。

这种靠遗忘发财的故事,迷住了不少人。你说他是“赌博”,他不服气,于是换了一个漫不经心的词——“遗忘” !

哪个正经的投资者会遗忘自己的账户?

无法复制的策略,都是耍流氓。

如果你真的信奉集中投资,我只想再问一句:你愿意把这个秘诀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吗?你会不会教他:“把我们祖孙三代全部资产都押在一只股票上吧,你一定会赢的。”

你没这个胆。因为你知道这有多危险。

想想有多少白马股变成黑天鹅,有多少明星股跌到无底深渊。它们也曾经是某些人“集中投资”的对象。

如果巴菲特是集中投资的代表,那么施洛斯、彼得林奇这种动辄持有上百只、上千只股票的大师,以及那些呼风唤雨的量化基金,是不是都是“失败者”的典型?

巴菲特的确调侃过施洛斯,说他“分散是因为无知”,但同时又不吝溢美之词地称他为“超级投资者”。

对此,你怎么看?

关键不是你怎么看,而是你的账户怎么去印证。

很多投资者竭尽全力地支持“集中投资”,但是账户从未稳定盈利。他们的辩解是,“亏损只是暂时的。相信巴菲特!”

言外之意,巴菲特能够成功,他就能够成功。

但巴菲特可不是一根筋。

成功的投资,不依赖于一只股票,它可以推广到千百只股票。

正如孙子兵法,不是为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为打赢许许多多场不同类型的战争。

所有股票,都可以看作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不要爱上它。你为它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可能是错的。因为,你并不专业。你持有什么证书,享有什么荣誉,财务的、证券的、经济的?

当事实证明不行的时候,就放弃。不仅放弃错误的股票,而且放弃错误的观念。

有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在那里哭天抢地,“这可是公认的好股票啊,为什么不涨啊,价值投资在中国不行啊。”

我去。你是不是想让国家立法,让你的股票涨起来?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高股息之家02-16 10:39

收息不是目的,保护是为了进取。
看季度是为了安全,不是为了追涨杀跌。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创业板指(SZ399006)$

返璞归真静待花开02-15 11:33

老高有心了!每一个忠告都是发自肺腑的,就是不晓得有多少人能看明白,看明白了能坚持的人有多少!知难,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

全部讨论

感谢你的分享

老高有心了!每一个忠告都是发自肺腑的,就是不晓得有多少人能看明白,看明白了能坚持的人有多少!知难,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

02-15 11:50

杜姐,想问下小市值因子会影响高股息策略吗?最近跌的都是小市值,还是说只是短期的一种现象?手里有几只高股息的小市值这段时间也跌的厉害?

02-15 13:27

我承认我以前看不起每年的5%~6%股息率,这个我需要认真检讨!
但目前这个位置,我个人觉得用您这个分散式投资:
科技,医药医辽,消费,制造业,
五年内胜率,远远要大如股息模式!
另:A股只有周期,没有步步高升长虹之公司!
等下个轮回,可能会有一批大V发文:
在股息率遥遥领先情况下,我是如何持有“XX科技”,“XX医药”十倍收益的!

02-16 10:21

拜读了六条忠告,有启发,也有疑惑。请教下,高股息策略跟踪的是季度数据,并非持股等着收息,收到红利是被动等待的结果而不是主动追求的目标。那么,第一,没有现金流入,股息对投资的保护体现在哪里呢?还是依赖于市场的出价波动,对吗?第二,看季度,是否也是一种追涨杀跌?这个和股权思维也有不同,对吗?还望解答,谢谢!

02-15 11:28

格雷厄姆自己也做集中投资,却不愿向大众宣扬。我的理解是“集中投资”需要“一定的手段、判断力和勇气”,而一般人往往只拥有“勇气”,宣扬这个只会对大众的投资收益起到反作用。
我是平庸大众的一员,所以走分散投资策略,投资十多年,总能取得平庸的正收益。

02-15 14:05

任何能复制的策略,最后都是耍亏钱的。原因在于,当小散都知道,庄家就反手操作。
也就是股票是控制的,任何策略能复制最后变成坑。

02-15 11:57

杜姐,还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就是你之前策略中也提过,尽量是选历年分红率都比较稳定的,但是我看你买的宇通客车分红率已经291%,前几年分红率180.35%,180%,219%,114%,我可能就不会考虑这种分红率不太稳定的票,有点乱分红的味道,为什么杜姐会选这种票?

02-15 11:43

辛苦了

重仓压赢,当然很酷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为什么因为很多行业的创始人都不知道企业最终会走到何处,我们一直说隔壁的市场是成熟市场一样,真正能跑赢指数的策略少的离谱,说个事例,比尔盖茨要是不减持人家依然是首富,分散是对无知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