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恃的财经名将

自恃的财经名将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大蒜社: 不急,让子弹飞一会儿。//@大蒜社: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可惜不是科创板没有流动性

讨论

$东湖高新(SH600133)$ 东湖高新设立20亿子公司,转型高科技,完美契合科技并购,等待市场挖掘。

讨论

朗源果然安全过关。

讨论

国产环境还说开源[捂脸]

讨论

昨天低吸的判断依据,市场也是给了强反馈。

讨论

$朗源股份(SZ300175)$ 朗源如期大涨,昨天低吸的仓位,果然进入盈利了。

讨论

$朗源股份(SZ300175)$ 监管昨晚没有再发函,且释放了一批ST摘帽,很明显,给市场按摩了,今天市场情绪有望缓解,会有反弹。

讨论

回复@涅槃重生178: 市场如果是理性的,就不需要交易了//@涅槃重生178: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走势说明了一切

讨论

回复@断臂改之: 你问对了,问询的意义不是给监管看,是披露信息给市场看。//@断臂改之: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我一直搞不明白,深交所不清楚ST和退市规则吗?为什么要问公司有没有风险,让公司回答,符合不符合他们自己不清楚吗

讨论

回复@一生只爱9个人: 23年6月回复了问询//@一生只爱9个人: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对的,我今天打电话过去对方也是这样说的,以23年的回复为准,让我去看看,,我就是一直找不到

讨论

回复@百事心顺: 情节严重与否 查看图片//@百事心顺: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为什么一个是立案调查一个是责令改正?

讨论

回复@李正玄7: 对的,立案调查结束才会有行政处罚//@李正玄7:[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朗源股份(SZ300175)$ 很多人不懂信披违规的处理流程,科普一下,严重的,先是立案调查,一般数月内,会收到行政处罚事先通知书,顺便ST,然后过一段时间,收到正式的处罚决定书。还有一种,轻微的,不会立案,会收到责令改正的决定,改正完通过验收就行了。朗源23年4月26日收到的就是责令改正决定...

讨论

回复@股市大作手: 行政处罚,会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请问在哪?//@股市大作手: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本身就是行政处罚。

讨论

行政处罚的前提是立案调查,朗源23年的处理是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相关人员也只是警示,都未立案,哪来的行政处罚?另外,23年对22年年报,也进行了问询和回复,今年是同样的问题。

讨论

这种陈年积案,最好类比的就是特发信息,都是子公司财务造假,都是去年处理的,朗源是责令改正,而特发是立案调查,特发已经St了。个人认为朗源既然去年未被立案,改正后,问询过关应该问题不大。顺便说一句,如果要St,直接立案就完事了,还要问你?

讨论

$朗源股份(SZ300175)$ 最近朗源吃函跌幅很大,感觉有点意思就深入研究了一下,23年山东证监局就子公司财务问题对朗源下达了责令改正。财务问题归类为信息披露,最严重的会立案调查,比如鹏博士、特发信息,轻微一些就是责令改正,比如朗源。感觉朗源值得适当博弈一下预期差。

讨论

回复@一生只爱9个人: 从已知信息看,St的可能性不高,过关的赢面不低,可以适当博弈过关预期。//@一生只爱9个人:回复@自恃的财经名将:其实我也知道可能被st,但是还是要从工作人员口中得到信息,心里才踏实

讨论

财报虚假陈述都是信披问题,情节轻微的处理是朗源这种,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是立案调查,特发信息这种。这两家都是去年处理过的,一个责令改正,一个是直接立案,特发是立案一年后拿到了处罚通知+摘帽。两者有区别的。

讨论

财务造假归类为信披,最严重的是立案,然后行政处罚+ST,参考特发信息;朗源去年是责令改正,属于情节较轻的问题,没有立案,就不会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