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高速:怎样让出行更安全?——李彦宏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大家好,我是李彦宏,这一讲我继续跟你谈谈对智能交通的思考。

上一讲,我讲了交通中的痛点场景,停车。这一讲我们来看另一个场景,高速。

高速公路,在我们的交通出行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开车自驾游会选择走高速;甚至在很多大城市,人们日常通勤也会走高速。但是,你只要稍微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尤其当你是一位司机的时候,就会发现跑高速和跑城市道路的体验很不一样。

比如,堵车。城市里堵车的情况发生比较频繁,但你可以手握地图导航,不断刷新,这条路堵了就换另一条路,可以拐弯、掉头,你是有选择的。这在高速上可不行,高速路是个封闭系统,两个城市之间的高速路常常就只有一条,两个高速路的出口大多距离很远,高速路还都是单向设计,不能掉头。一旦遇上堵车,没别的路可选,只能乖乖排队。

再比如,天气变化。在城市里开车,虽然也有可能出现东边还是大晴天,西边已经开始下暴雨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天气变化不会太大,毕竟是在一定的区域里。更何况,就算是突然遇到极端天气,你也可以找个停车场先避一避,等安全了再走。这在高速上也是行不通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区域跨度大,碰上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的概率也更大。而且,车在高速行驶中,如果因为天气变化突然减速甚至停车,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你看,在高速路上,驾驶问题变复杂了,难度也升级了。不光对司机来说是这样,对高速管理者来说也一样。就拿事故处理来说,如果城市道路发生了事故,交通管理者接到报警电话,或者通过监控摄像头发现事故,可以立即定位地点,派人处理。

但在高速上,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偏远地段的高速路,周围环境差不多,不是山就是树,报警人打电话也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哪里。管理人员需要让报警人找到周边的里程碑,就是一块立在护栏边上,标有数字的金属牌,上面写着编号,知道这个编号才能定位事故地点。麻烦不说,报警人在高速路上步行还是非常危险的。

可是,怎么才能在驾驶时间长、空间变化大的高速环境下,让高速公路通行更安全、通行效率更高呢?

稍作比较你就会发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节点很少。什么叫节点?比如路口,就算是一个重要节点,可以通过在路口架设智能设备,采集充足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到整个交通系统。五公里长的城市道路,有很多这样节点。但在高速公路上,一般情况是几公里或几十公里才有一个收费站。所以,实现智慧高速,就得让高速公路也有自己的可控的节点。

所以在智能交通的理念中,在高速的场景下思路很明确:就是增加新的智能节点,对已有的重要节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再将各个节点的信息打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系统。

怎么新增智能节点呢?我拿京雄高速上的智慧灯杆来给你举个例子。这条高速路连接北京和雄安新区,全线设置了3700多根智慧灯杆,大概每30米就有一个。这种灯杆有一套自动化照明系统,可以根据路面车流量情况,天气变化情况,自动调节亮度、色温。更重要的是,智慧灯杆它不只是用来照明的,还可以和能见度检测仪、专用摄像机、路面状态检测器、边缘计算设备等智能设备联动。

你可以这么理解,每个路灯都能连接到一个云端的“智慧大脑”,它可以把自己监测到天气、路面状况等信息,通过大脑,“告诉”其他智能设备。比如,“看到”有事故发生了,它就会通过智慧大脑,“告诉”和它关联的电子路牌,电子路牌“收到”提醒,就会显示一行字:“前方两公里处,有追尾事故发生,请小心驾驶!”沿途路上,车里的司机就能够看到了。

你看,给高速公路增加新的智能节点,路灯就不只是照明了,它还能够提供更多信息给司机,让司机了解前方的道路情况。对高速管理者来说,这个节点更重要了,以往道路上虽然有监控,就算及时监测到事故的发生,也没法及时通知临近的车辆注意安全。这就是新的智能节点带来的驾驶体验,更安全、通行效率更高。

想要让一条高速公路变成智慧高速,完全依靠新建设备成本太高,实现难度也大,对已有的重要节点进行智能化改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拿监控来说,高速路的重要路段上有很多摄像头,它们将实时画面传回监控中心,高速管理人员需要守着大量的屏幕,看哪里出现问题,是不是运行通畅。不用说你也知道,这对人力消耗很大,而且那么多摄像机画面,肯定看不过来,很容易有遗漏或者出差错。也就是说,这样的监控为管理者提供的信息,都是未经筛选的信息,不够高效。

百度的做法是让AI技术替代重复性劳动,帮人来做信息筛选。被改造后的摄像头具备了图像识别能力,算法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能准确的识别出一些交通事件,比如高速路上有抛洒物,有车辆违规在高速路边停车,有事故发生了等等,然后将这些异常信息上报给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处理,就可以立即派人到现场。我们有数据显示,AI对交通事件的判断准确率已经能达到95%,大大提升了交通事件处置效率。

还有一个高速路上非常典型的节点,就是收费站。高速路收费站大堵车的情景,我们每个人就算没亲身经历过,至少也都在新闻里看到过,给司机乘客带去不好的体验,还严重影响整条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如果车辆到收费站,能不踩刹车就直接通行,同时还实现收费,那拥堵问题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

这并不是什么新理念,业内管它叫自由流收费,就是通过电子识别系统,对多条车道的车辆进行自动收费,司机就不用为了缴费减速、停车,通行效率就提升了。常见的自由流收费方式,一个是基于ETC的自由流收费,一个是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自由流收费。

ETC你可能用过,通常是建在高速收费站的匝道上,车辆上会安装一个ETC的设备,当车开到收费亭时,会被自动扣费,然后抬杆放行。整个过程只需要车辆稍微减速,通行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是,在我看来,这还不是真正的自由流。相比而言,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自由流收费模式能够让通行效率更高。它是把北斗卫星定位和云收费结合起来,实现无障碍通行和无感知支付,司机通过收费站时基本不用减速,车辆的时速甚至可达60公里。据测算,北斗自由流收费可以减少收费站60%的拥堵,至少提升30%高速公路效率。

好,这就是我们这一讲重点要讲的,为了提升高速的通行效率,增加新的智能节点,和对已有的重要节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其实,智慧高速还有两个方向的探索值得关注,一个是全天候通行,另一个是高速路的自动驾驶。

你肯定知道,遇到极端天气,高速公路是要封路的,这当然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但也确实影响效率。据统计,38%的公路通行受阻是由恶劣天气造成。所以,怎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速公路的全天候通行,是一大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的思路,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反复提到的车路协同。路侧安装智能道路设备,车内安装终端后,智能网联车辆可以实现在雨雪雾天的通行。尤其是可以解决重型货运卡车,在恶劣天气下的通行安全问题。

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有过一个预测,高速公路车联网系统,能够减少接近80%的车辆碰撞事故。因此,美国在其主要货物运输廊道I-80州际高速公路上进行测试部署。

这在咱们国内也已经有实践案例了。2020年,山西五盂的一条高速公路进入测试运营,这是国内第一条智能网联重载高速公路。这条测试路段覆盖隧道、桥梁、弯道、长大纵坡等各种典型的高速场景,目标就是要用车路协同的技术,提高重载货车运输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

未来,随着高速公路智能节点的不断增加和技术提升,车路协同全天候出行会成为智慧高速公路的一种服务特征。

除了全天候通行,还有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在交通强国的大背景下,智慧高速的前瞻布局尤为关键。在自动驾驶的车大规模上路的前夜,智慧高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北京到雄安的京雄高速,就建起了全国首条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

智慧高速还在发展中,如果让我想象的话,未来每一条高速公路都拥有自己的智慧大脑,高速路上的每一个设备都可能是一个信息节点,把高速上的各类信息都采集到,汇聚在“大脑”里,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决策,再通过电子路牌、手机应用、车载导航等各种途径反馈到路端,让高速路上的车辆都能及时了解到所需的信息。这样一来,不只是突发状况能够被很好解决,正常的驾驶体验也会变得更顺畅、更安心。

全部讨论

07-26 16:47

提升效率就是节约时间
时间就是生效率就是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