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同花顺2023年年报分析

同花顺这名字,按彼得林奇的观点,肯定得敬而远之,没看这公司之前,我基本也是这么认为的,听名字就不像正经的企业。看完,被打脸了,人还是不要抱有先入为主强烈的偏见。

1)2023年营收35.64亿元,同比+0.14%,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17.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9亿元,赚的都是“真钱”,毛利率89%,堪比茅台,非常简单、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账面现金有八十几亿。

2)收入增长停滞,主要因资本市场活跃度下降,面向C端的增值电信业务收入部分几乎没有增长,同时广告业务出现两位数下滑。利润下滑则是因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速,分别同比+35%,+27%和+10%,吃掉了差不多3个亿的利润。

3)过去两年都没有增长,怎么看未来呢?增值电信业务和广告合计占收入的比重高达81%,这两块业务又跟资本市场活跃度高度相关(强β属性),肯定是具有一定波动性或者周期性的。增值电信业务的天花板,付费转化率提升、arpu提升,是长逻辑,但又都与资本市场活跃度高度相关,牛市,肯定付费用户多呀,熊市,亏的底裤都没了,即使没几个钱,但又有谁有心情去付费呢。广告(包括分成模式的佣金部分)就不用说,券商的广告预算估计也看市场活跃度情况。所以,感觉这块业务基本上得看资本市场活跃度的周期变化。总体来讲,付费转化率提升、arpu提升,有正向影响,但不足以抵消资本市场周期的影响。金融信息产品,2023年收入实现4.4亿元,同比+54%,是亮点,估计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与此有关,但与wind四五十亿的体量比,还是太小了,而且金融客户端,参考彭博终端机,锁定效应非常强大,其他玩家想逆袭,很难。当然,如果iFinD真要做起来了,那同花顺的估值和市值前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4)研发费用占收比高达33%,一直在快速提升,2021年24%,很高的数据,研发人员3342人,占员工比61%,博士有80人,相当庞大的一支研发队伍。

5)分红率很高,80%+。

6)控制人还是比较靠谱,上市这么多年,一股未卖

7)估值高,50+PE

8)年报显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2022年有1亿元,2023年有6800万,这种盈利水平的公司还需要补助?ZF这是劫贫济富吧。

9)一个对比,东方财富vs同花顺,市值,2100亿vs700亿,PE估值,25倍VS50倍,估值上的明显差异主要还是因两家公司的属性不同(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完全不同),东方财富,更偏一家金融行业的公司,同花顺,更偏一家软件公司,个人觉得同花顺的专业化程度、技术属性要更强一些。

$同花顺(SZ300033)$ $东方财富(SZ300059)$

全部讨论

哈哈哈,我也认为同花顺这名字太不正经了,过了好多年才接受。

这么好的流量不去变现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