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个20cm涨停! “车路云”火了!什么来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弱势调整,A股3000点持续受到考验:6月11日,沪指最低3013点;6月14日,沪指最低3011点;6月17日,沪指最低3012点;6月18日,沪指最低3012点。为何近期市场又回到3000点附近?历史上3000点行情如何演绎?后续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第一步,平安证券开个户>>>

1、市场为何又回到3000点附近?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近几个月领先经济指标PMI先扬后抑,对市场行情形成明显影响。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时隔数月重回枯荣分界线之上。4月份PMI虽略有回落,但仍达到50.4%,连续两月处于枯荣分界线之上。

在积极的经济数据之下,叠加地产517史诗级利好,同期A股市场表现较为活跃,沪指从3月份PMI公布前的3040点附近,一路震荡最高升至3174点。然而,5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再度走弱,较4月回落0.9个百分点至49.5%,时隔两个月再次跌入枯荣线以下。这一低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也对A股形成压制,沪指从数据公布前的3120点附近,持续阴跌至今。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资金信心不足,市场成交也逐渐低迷。此前市场在冲击3000点、3100点时,日均成交量曾经达到万亿以上,但随着市场行情走弱,成交量再度回落至7000亿附近的水平。

量价先行,量能变化是A股行情走向的重要判断指标。市场日均万亿以下的量能水平,属于存量市场。万亿量能以上,属于增量资金市场。而近期大多数时间里,A股日均成交额都在1万亿以下,甚至不足7000亿元,缺乏增量资金的支持,市场做多底气不足,于是再度接近3000点大关。

2、历史上的3000点

2007年2月16日,自从A股首次站上3000点以来,迄今已经17年,期间经历了六轮所谓的3000点保卫战,3000点几乎成为A股投资者“信仰线”。

回顾过去的六轮3000点保卫战,包括2008年的印花税行情,2009年的牛市天花板,2015年的3000点先破后立,2018年的空头遭遇多次狙击,以及2019年的频现拉锯,每一次都是市场的一次大考。

而最近的一轮3000点保卫战同样是一波三折,从2022年4月开始,沪指多次跌破3000点,市场情绪降至冰点,但每次跌破3000点后,市场都能够在低点迅速反弹,包括2863点反弹,2885点反弹,以及我们刚刚经历过的2635点反弹。从近两年市场在3000点附近的表现来看,市场跌破3000点的时间不会太久,短则几天,长则两月左右,比2022年之前的整体时间相对更短。

因此,就算近期市场有可能跌破三千点,估计下探时间和空间也都极为有限,毕竟在“国家队”大笔持有ETF、新国九条、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密集出台的大背景下,这一次的3000点,意义更为重大。

3、什么样的资产才是“硬通货”?

巴菲特曾说过,不少投资者一见股价上涨便欣喜若狂,一见股价下跌便一蹶不振,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反应毫无意义,就像自己某天买了个汉堡,第二天再来买时发现它涨了价就高兴不已,觉得自己前一天捡了便宜一样。“如果你一生都要买食物,就会对价格的起伏见怪不怪,投资也一样。”

近两年来,A股市场在3000点附近起起伏伏,但一批红利资产却不受市场影响,持续创下新高。所以,投资者也不必过于关注3000点的得失,手中的持仓是不是真正的“硬通货”才更重要。

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那么,买公司做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享受持续不断的分红。随着新“国九条”强调现金分红、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等措施的实施,A股的股利支付率将会从原来的30%左右提升至50%以上,A股的股息收益吸引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市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投资者”,不必给自己的投资加上不切实际的目标,在适当的时候分批布局红利资产,让投资账户慢慢变富,这样的投资效果长期来看可能会更好,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和投资,其实都没有所谓的“捷径”。

作者:平安证券金牌投顾 武鹏

投资顾问登记编号:S1060611010019

基金从业资格证书编号:F52200000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