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股息率作为银行投资标准是本末倒置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4回复:36喜欢:32

企业发展有不同阶段,可分为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和企业发展阶段相对应,投资也有两个逻辑,一个是成长逻辑,一个是派息逻辑。在企业的成长阶段,股东可以不在意派息,在意的是5-10年后的每股收益能增长多少;当成长不再,资本回报下降了,企业就应该注重股东回报,将挣的钱分给股东。

和投资的两个逻辑相对应,不同的投资逻辑下也有相应的估值逻辑。成长逻辑下的估值看的是成长性,反映在指标上是利润增速,派息逻辑下的估值看的是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股东回报力度,反映在指标上是派息比例。

银行是什么逻辑呢?由于我们国家现阶段发展逻辑是利用银行资本金通过经营杠杆作用撬动整个国民经济,利润必须留存以补充资本金,从而撬动更大的经济增长,银行难以提高派息比例,银行不能不成长,目前银行主要看的是成长逻辑,而不是派息逻辑。高成长既是国家为稳定宏观经济对银行业的要求,也是股东的需要。

市场上有些银行股息率较高,不是派息比例提高驱动的,而是较烂成长性导致股价上的反应,这意味着这家银行没有完成国家期望,也没有达到股东要求,以此为投资依据一是错误理解了公司本阶段的根本任务,二是把公司经营的烂结果当成了投资原因。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工商银行(SH601398)$

全部讨论

2022-12-04 09:02

或看成长性,或当债券收息再投

2022-08-23 23:19

银行不是产能过剩吗,如何成长,空间在哪?

都是为了未来的股息

2022-05-25 16:36

有一定道理。

2022-05-23 12:07

you'dian'yi'si

2022-05-23 11:57

货币一直在增发,有些银行一直不增长,完全靠股价下跌让股价看起来很高。这就好像把钱存在银行定期,通货膨胀会让银行营收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