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质,从市场化手段化解金融风险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喜欢:0

近期,金融机构暴雷格外多,从上市公司,到理财产品,大雷接着小雷,应接不暇。

但是,在种种暴雷事件中,仔细研究底层资产,会发现这些“雷”却各不相同。而针对这些不同的“雷”,管理人和投资人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庞氏骗局——犯罪!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总称,也是最古老的诈骗方式。这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诈骗。

作为中国最大庞氏骗局之一的钱宝网就是典型的案例。据报道,钱宝网的年化收益率短线可以做到约为80%。有什么样的生意可以撑起如此高的回报率?绝不是钱宝所宣称的什么广告、微商等任何模式,成熟的投资人会立刻想到,只有可能是庞氏骗局。

最终,钱宝网的非法集资金额大约高达700亿,这个数据也超过E租宝,成为中国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之一。

有数据显示,2018年从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内,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密集爆雷,相当于每天曝雷2.6家。经侦、存管、挤兑……爆雷方式各不同,但结果都差不多,或跑路,或拖延兑付。其中不乏广为人熟知的“e租宝”、“钱满仓”、“唐小僧”、“联璧金融”、“花木金融”、“花果金融”、“小诸葛金服”等等,很多P2P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骗局,受害者动辄几十万人,涉案交易金额动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

类似这样的“暴雷”,已经不能称为“雷”,这已经构成犯罪行为。应由警方介入。

市场波动带来净值波动——耐心等待和学习!

由于市场波动带来的产品净值波动,这种“雷”,爆发的频率应该说是最多的了。

这类情况最多发生在二级市场上,2018年已经过去,但是2018年留给很多人的记忆中,最重要的记忆就是市场变动。很多投资人称被“割韭菜”。很多市场上的二级市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出现过巨幅净值波动。

但是,由于二级市场波动相对比较常见,所以,很多产品出现短期巨幅亏损并不被认为是产品“暴雷。”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不能只是关注眼前短期市场,而应该将目光看向更远。

遭遇大环境影响下的连锁效应——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随着中国经济高增长时代的结束,各行各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亦开始减缓,逐渐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增长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金融行业更是如此。

“退潮过后,方知谁在裸泳”,在这个时期,被过往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金融行业的各个细分子行业也开始频频“爆雷”。

这种“暴雷”是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当一个风险事件是由于市场的波动而引起的,只能用市场化的机制去处理。

尤其是一些私募股权类产品,由于投资周期比较长,在产品存续期内可能会短期出现“暴雷”情况,但事实上,最终结果并非是雷。

一个典型案例是诺亚财富旗下的悦榕中国基金,该基金投资项目主要包括中国黄山、阳朔、丽江悦榕负责运营的酒店及产权式物业,在基金运营期间,所投项目酒店正常运营,但因部分开发项目由于管理方面原因及旅游地产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基金出现挑战。

虽然该基金已于2017年底完成退出,但是在2016年末,仍然有投资人投诉该项目认为出现亏损,要求诺亚出面进行刚性兑付。

诺亚拒绝了,坚持回到了股权产品的本质,争取股权投资的结果,在2017年底,该基金与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实现了1.3倍多的退出净值。

据了解,在悦榕基金存续的7年时间里,基金开了至少30场投资人沟通会。颇为遗憾的是,在基金最后的退出阶段,因极少数投诉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相关媒体的失真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公司和基金管理人在资产重组上的工作推进,有重组交易对手看到相关报道而有机会压低报价。

这也提醒投资人和公司,投资者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机构、媒体及投资人共同建设理性成熟的投资理念。

除了以上几类“暴雷”之外,市场上不乏一些恶意诈骗案件。在类似的诈骗“暴雷”案件中,第一时间报警,交由警方处理,才是正确选择。

全部讨论

2019-07-22 00:14

$诺亚财富(NOAH)$ 值得关注

2019-07-22 01:01

有点东西

2019-07-22 00:26

金融风险不可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去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