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令人遐想—合成生物之【川宁生物】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6喜欢:3

笔者上周五在经过对合成生物中的川宁生物深入研究后进行了试错建仓。建仓逻辑除了之前说过的合成生物是仅次于低空经济的新大主题加之川宁生物的绝对正宗题材及已有收入落地等因素外,其近期的频繁大宗交易也是让笔者看好的重要因素。

笔者发现川宁生物在5月8日到5月15日的6个交易中连续发生大宗交易6次,累计成交1800万股,金额3.009亿,平均价格16.75元。买入席位均为机构专用。

5月8日300万股5244万元17.48元
5月9日300万股5181万元17.27元
5月10日300万股5007万元16.69元
5月13日300万股4926万元16.42元
5月14日300万股5028万元16.76元
5月15日300万股4704万元15.89元

笔者一直思考:机构席位连续较大规模买入 3亿元,说明机构实力不俗。买入节点正是第一波拉升后的相对高位,大概率属于拉高建仓,这个时期也正是合成生物刚为市场所认知的炒作起始阶段,政策消息处于真空期,后面有着很强的政策出台预期,这都说明资金或对合成生物板块及川宁生物早有研判,信心十足。

目前川宁生物最新收盘价15.65元,低于3亿大宗交易的16.75元平均价。笔者最看中的是大宗交易资金选择题材极为正宗、基本面极为优质的川宁生物在高位涌入,预感其未来空间令人遐想。

经历了一周多的持续调整,笔者预感下周合成生物在国家政策的出台预期下或许王者回来,川宁生物是否能再展雄风,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讨论

05-19 10:19

1、大宗交易的减持方肯定是那些小非,而接盘的机构绝对不可能是同一家。2、这些接盘者也只是套利。如果是价投,之前那漫长的底部买岂不是更好?犯得着在这么高的位置接吗?机构不同我们小散,他们都有自己专业的调研团队,这些专家们难道之前就没有了解到、注意到这个行业、这家企业的情况?而只等到风口起来了、才用比底部贵了将近一倍的价格接盘?所以,本人感觉这些大宗交易的接盘方就是来套利的,不值得过分解读。

05-19 12:36

今年估值差不多走完了吧,调整一段时间炒下一年业绩?

吹啥跌啥

05-20 22:33

协议接盘,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