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271喜欢:113
云蒙净值,新低到0.14,引发了我的思考……
很多人说是因为杠杆的原因,我倒觉得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拿她所专注的四大行,招行商银行,民浦兴招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在任何一只银行股上放杠杆,拿住不动,哪怕是放了三倍杠杆,只要拿住不动都不至于如此!
恰恰相反,若一直坚守在招行,或者是四大行,杠杆哪怕有三倍,那估计今天净值真的翻倍都不止……
所以说云蒙今天0.14的最核心问题,不在杠杆,杠杆只是加速了她的这个错误投资方法的进展速度,这里的最核心问题是不能坚守,总换股,特别是换那些下跌趋势的金融类股票……
招商银行,到银行股的所谓轮动,而且还是AH股的跨市场轮动,再到民生银行, 后来再换下跌趋势的中国华融, 然后又到四大行,今年又鬼使神差的换回了多年前的招商银行, 但目前的招行明显又是在一个下跌的趋势……
所以说云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表面看她是专注于银行领域,实质上她并没有真的用心去坚守哪怕其中的任何一只银行股!
云蒙的第二个问题,更有借鉴意义,那就是所谓的能力圈问题,云蒙确实是银行从业者,也确实对银行的认知超过绝大多数投资者,这也就解释了她为什么喜欢从招商银行换到民生,再到轮动,又从民生银行到华融,然后再到四大行,再回招行,原因就是她认为她自己更懂银行股的基本面,结果呢?错的离谱…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单调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的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能力圈对多数人不实用,做组合才是王道!
我觉得,投资有三大类最要命的方法:
1)不能坚守,拿不住股票总是换来换去;
2)过于自信,单调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
3)在本身高杠杆的行业,再上2-3倍的高杠杆:
上面的三大类要命的投资方法,虽然必败,但多数人也很难败的这么惨,云蒙的问题就是把必败的投资方法做到了极致,譬如换股,喜欢接飞刀,并且还是带着3倍杠杆接飞刀;
单调一个行业,但确在行业里面的公司中,不断的换来换去,美其名曰:轮动策略……
云蒙如果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能做到只专注于招商银行,不折腾,那么招行未来翻三倍以上,则云蒙的净值也才回到最初的1;
但如果银行股都翻三倍, 市场估计一万点牛市,那时候卖不卖? 卖的话就是净值保本卖,不卖就极大概率又是慢慢熊途……
云蒙的净值正处在清盘的边缘,趁着基金里面还有云蒙自己的大几百万,当下应该逢高果断清盘,承认过去错误,然后用自己的大几百万哪怕放50%的小一点杠杆, 有朝一日, 必然能回到自己最初的2000万本金;
期间依然发雪球,不断记录自己的投资,等云蒙又做回二千万,凭借她的粉丝,凭借她这种知错能改和东山再起的能力,那时再从新募集资金,再出发,必然成功!
如果还是这样一意孤行,每周继续晒自己的0.14:0.13的这种记录, 试问这是在卖惨吸粉吗?这时候还有哪个粉丝敢买你的基金?@云蒙
$招商银行(SH600036)$
$招商银行(03968)$
$建设银行(SH601939)$

精彩讨论

怕高都是苦命R01-20 08:05

我就是栓头猪在电脑旁,然后让猪随机摇号买10支股票也不会亏成这样

EK00101-20 08:03

我就是看了她的经历,现在只加仓涨的股票,跌了我就不管或者割肉了

心定则神闲01-20 08:46

她觉得她是能战胜世界的聪明人,其实只是被世界愚弄的傻瓜而已!

尘埃落定01-20 08:12

分析的最多,本质上还是云蒙的投资能力不够。你凭什么认为让她重新来过,她能又重新回到2000万?她的很多理念都是错的,你确定她对银行很了解吗?她只不过是错把运气当能力的典型罢了

HLis01-20 13:28

管我财说过,永远不要向亏损的股票加仓。亏损了代表自己选错了,也许价格也许时间,所以要么把亏损的当做扔了,要么就是卖掉,反正坚决不能加仓亏损,妄想摊薄成本,这样就算是守住底线了,2018年我就是没看到这个,中概股一路跌,我一路加仓,最后两个股占据80%仓位,已经无力回天,继续跌,然后爆仓。

全部讨论

01-20 09:33

拿了建行,兴行10年,持股不动,连打新收益、200 %、这是真实的事实。从来不操兴,甚至不关心。只关注每年80多万的分红。这样不是也很好吗!戒贪。

01-20 08:21

“把必败的投资方法做到了极致”
总结精辟,可以外加一条:在不具备专业投资素质的前提下替人管钱,进一步增加了心理压力。

01-20 13:55

四大行上升趋势,招行下跌趋势,卖了好的买招行了

01-20 12:32

要感谢帮你缴纳巨额学费的人,也要感谢让自己知道并有所感悟的人。择股择时是价值极高且极其罕见的能力,大部分人都太过自信期望过高而反受其害,无视躺平就能收获年化5-6%的事实。
同一行业个股轮动,无形中将择股择时的能力要求又再拔高,为自己人为制造7英尺栅栏,跨越7英尺栅栏难度和风险高,成功了有奖牌但并非必要。
多数公司靠简单业务的不断重复持续赚钱,甚至可以长时间不需要决策,同样,我们只需要一个长时间不用决策的组合,随机抽样已有的5-6%年化是底气,择股择时是+-分项,不是必需的能力。

01-20 16:47

我认为只要上杠杆的人,基本理念就不及格。

01-20 07:43

最大的失败就是进入港股的老千市场

01-20 08:14

她最大的问题是过于看中表面数据,把每家银行的优劣势分析到头头是道,但是骨子里却认为金融股的区别并不大,所以开始买跌了低估的金融股,或者说买持续下跌的银行,认为便宜,早晚会涨回去,比如四大行换民生换华融,再换招行……

01-20 09:40

银行股2023年涨了那么多,净值为什么越来越低?

01-20 13:25

她这种所谓轮动,想捉住所有机会,完全就是自杀行为,特别在这种持续下跌的市场,四年连续下跌了,拿着好好的公司,贪便宜又去换到更垃圾的公司,其实股价下跌,代表着公司不被看好,还可能是垃圾级别的股票,就跟本来拿着四大行,招行好好的,损失也不大派息也很好,偏偏要去买那些跌参的城商行,纯粹就是扔掉金子,去茅坑找屎。

确定真的是投资行为?还是为了流量或其他目的,为什么云蒙底下不见有投资者的“抱怨”之类的评论,这不符合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