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 复旦大学张伟博士:探寻CBD规模化提取的最优路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物小传

张伟博士

张伟副教授,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于中国海洋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9年11月至今在复旦大学药学院工作,期间于2012-2013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药学院做访问学者。曾获复旦大学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第一三共制药奖教金。2015年入选复旦大学“卓学人才计划”。

张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研究,近几年聚焦于以大麻二酚(CBD)为代表的非精神活性大麻素类及其衍生物的发现、规模化获取及药理活性研究。成功开发药用级高纯CBD制备工艺,参与设计的从汉麻中提取CBD的生产线完成调试并交付使用。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86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药学领域专业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5项已获授权。

近日,汉麻工场运营总监狄丽君女士前往上海复旦大学,拜访药学专家张伟教授,和张博士共同探讨大麻素医药研发、CBD提取及下游产品应用等话题。

以下为访谈实录:

汉麻工场:您之前的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是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研究,近年来聚焦大麻素方面的研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对大麻素产生兴趣?

张伟博士:我2016年开始涉足CBD的研究并关注到工业大麻产业。作为药学工作者,最初是从药物研发的角度去切入这个领域。我当时注意到GW公司申报了CBD临床试验,从此开始关注、研究这个品种。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意识到工业大麻及CBD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聚焦到以CBD为代表的非精神活性大麻素类及其衍生物的发现、规模化获取及药理活性研究。

汉麻工场:2019年工业大麻产业非常火爆,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张伟博士:很高兴看到工业大麻及CBD被更多人所认识。部分人群通过国内外的一些资讯——尤其是北美市场的热炒,了解到工业大麻之后,可能抱着一种猎奇甚至刺激的心理来看待这个行业,包括资本市场对工业大麻题材的热捧和炒作。

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科学、理性的去看待这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另一方面,大众的积极参与及资本的进入也有助于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相关产品的市场化。

国内领先的检测平台

汉麻工场:您认为目前工业大麻产业发展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如何克服这些短板和劣势?

张伟博士:在我看来,工业大麻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提升:

1、大众认知有待普及

工业大麻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很多人“谈麻色变”,仍存在不少认知上的误解。这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更多的认识工业大麻,才能推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人类使用大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包括利用麻皮做纺织原料、用种子榨油,以及在医药方面用于治疗和缓解某些疾病。吸食大麻可能会致幻及带来成瘾性,严重侵害人类健康。因此大麻及大麻制品在绝大数国家都被列入毒品进行监管。大麻中含有几百种化学物质,比较重要的是大麻二酚(CBD)和四氢大麻酚(THC),二者是伴生的,有相同的生合成途径。随着人们对大麻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现有证据表明,引起成瘾性和致幻的主要是THC。CBD不但没有上述的精神活性,还有治疗癫痫、调节睡眠及抗肿瘤等多方面有益的药理活性。

工业大麻与毒品大麻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大麻,但不是一个概念。THC含量小于0.3%(部分国家规定是0.2%)者为工业大麻。通过对工业大麻的提取加工,获取对人类有益的CB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对大麻这一古老植物的科学利用。

2、国内专业度亟待提升

工业大麻产业链很长并且呈扇面发散,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多,因此需要培养或引进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工业大麻产业发展和下游应用的铺开,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会出现多点式的井喷。单从植物提取这条途径来说,我们就需要育种、种植、田间管理、收割(包括高效收割机械的研制)、提取及精加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如药品、化妆品等)的各类专业人员;另外,还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贸易人员、金融从业者,等等。

3、产业发展寻求突破

工业大麻是一个特殊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政府的监管和态度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工业大麻的种植和提取加工,仅在云南和黑龙江两省获得许可。前者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已经比较规范,有一套成熟的监管体系;黑龙江尚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政策和规定还不够清晰明朗。工业大麻一个国际性竞争的行业。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获得话语权。

中国工业大麻产业要取得突破,一方面要在上游研发中积极投入。比如,通过培育高CBD含量的汉麻品种,为规模化植物提取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技术迭代,降低高纯度CBD生产成本;前瞻性地布局其它有发展潜力的大麻素类品种研发。另一方面需要在监管机构和现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快打通下游应用途径。通过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提升我国工业大麻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实验室检测分析仪器

汉麻工场:您所提到的CBD获取途径主要有植物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合成三种方法,请您讲讲它们之间的差异?

张伟博士:植物提取技术的关键点在高产CBD种子的研发和推广。其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天然的全谱系油,这是另外两种途径没法做到的。植物提取可以对工业大麻进行综合利用,提升其经济价值:大麻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油脂;麻皮可以做纺织原料,等等。我们国家工业大麻CBD含量普遍很低,仅在1%左右。

今年11月份,云南研发成功“中汉麻1号”,其CBD含量在3%以上。而国外的优质种子CBD含量能达到10%、甚至20%,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使得我们的提取成本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随着国外优质种子的推广以及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技术的进步,留给国内提取行业的发展窗口会越来越窄。我们国家高品质种子的研发必须要提速。

化学合成在技术上存在较高难度,但已经有所突破,其优点是杂质明确可控,这给提纯提供了很大便利。化学合成在成本和重现性上也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已经有印度企业可以规模化生产符合药用标准的CBD,这给植物提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近期,美国FDA对多家生产和销售CBD产品的公司进行了警示,这些产品包括未经批准用于人和动物的药物、膳食补充剂等。理由是这些含CBD的产品(包括全谱系油)缺乏规范的安全性数据。而通过合成方法获取CBD的Purisys公司则被告知,其产品被排除在《监管物质法案》之外。这也体现了化学合成对相关杂质精准可控的优势。

化学合成的缺点是生产流程繁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较多,也容易造成较大环境污染,这个需要在技术方面改造升级,研发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

CBD生物合成技术在今年初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9年2月Nature杂志发表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easling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酿酒酵母进行了基因改造,使之通过生物合成来生成大麻素。这项成果或可促进用于处方药的不同类型大麻素的高效生产,而不依赖于大麻种植。目前来看,这项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很低、极具竞争优势。

CBD和青蒿素有很多类似之处,关于后者的研发历程我曾在一本书中详细讲述过。青蒿素最初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获得。这种方式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耗时长且易受天气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青蒿素原料药价格波动较大。后来人们又试图用化学合成的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但与从植物中提取相比,设备要求苛刻、成本仍然过高。Keasling教授在2006年报道了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并在2013年被赛诺菲(Sanofi)公司用于大规模地生产这一药物。目前,生物合成青蒿酸、然后采用合成化学方法将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是较为理想和经济的途径。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很多人认为天然提取的一定是绿色的、安全的,甚至可以直接吃而无害的;相反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来源的则安全性较差。这是一个严重的认知偏差,砒霜与河豚毒素都是天然来源的,你能说它是安全的吗?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误食野生菌而中毒死亡,这些野生菌不是天然的吗?

事实上,同一种化学物质,其生物学活性由该分子本身决定而与来源无关;由于所有的化学物质纯度不可能达到100%,因此安全性与分子本身、相关杂质都有关系。CBD本身的安全性很高:根据GW公司递交给FDA的报批材料折算,对一个体重为50kg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1g的CBD是安全的。

因此,CBD里包含的其它毒性未知的杂质才是影响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不同来源的CBD杂质差别很大。提取来源的,主要是原植物中一些安全性未知的天然物质,以及农药、重金属残留等;化学合成来源的,主要杂质是合成过程中生成的一些副产物及溶剂、试剂过量残留;生物合成来源的,主要是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副产物以及某些可能致病的微生物等。无论哪种来源的CBD,只要能把可能带来健康危害的杂质控制在安全线以内就是合格的。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CBD产品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产品是否经过了严格检验、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实验室检测分析仪器

汉麻工场:您认为CBD的适应症除了目前FDA已经批准的癫痫之外,有望实现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吗?

张伟博士:FDA于2018年6月份批准CBD用于治疗两类罕见而严重的癫痫—Dravet综合征与Lennox-Gastaut综合征。GW公司申请的是个孤儿药。“孤儿药”又称为罕见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小、研发成本高,制药企业不太重视孤儿药的研发,因为这样做回报较小,甚至可能收不回研发成本。近些年,随着FDA对孤儿药的一些倾斜性政策,比如7年市场独占及可观的费用减免,情况有所改观。

在此之前,GW公司研发的大麻素类药物Sativex(THC和CBD含量1:1)已经在欧洲上市,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CBD在调节睡眠、缓解疼痛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CBD等大麻素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包括GW公司在内的多家药企,已经开展了含CBD药物用于抗精神分裂、骨关节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包括CBD在内的大麻素类药物获批上市,帮助人们解除疾病困扰。

汉麻工场: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添加大麻油等大麻提取物的面膜、精油、眼霜、眼部精华等,您看好大麻素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吗?

张伟博士:化妆品是国内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无论中国、欧盟或美国,都有含CBD的化妆品在出售。在我们国家2015版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列明了大麻叶提取物可用作化妆品原料。当然,CBD并不等同于大麻叶提取物,它只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成份。

我们也正在进行包括CBD在内的大麻素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及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并且有了一些比较积极的结果。CBD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它可以缓解皮肤皱纹和细纹、延缓皮肤衰老。另外,CBD还可以调节脂质生成,这有助于对抗过度油腻的皮肤、减轻痤疮及皮肤细菌感染。

除了药品、化妆品,CBD在食品、宠物用品及电子烟等领域都可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应用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以便得到监管部门的许可和支持,从而打开CBD及工业大麻的下游应用渠道。我相信,随着CBD原料获取技术的日益成熟,提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下游应用渠道的不断放开,工业大麻和CBD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题后记:当下,工业大麻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本次访谈,我们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同时,从张博士的剖析解读中,我们对大麻素的研发现状、提取、应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感受到张博士科研的严谨与专业。

我们衷心祝愿张伟博士在科研路上取得卓越成果,期待更多的人才投身工业大麻产业,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End -

工业大麻产业交流群

想要进入工业大麻社群进行交流,请添加小氪的微信号:jinke2018002,备注工业大麻,您也可以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添加。

直接扫码进群↓↓↓

金氪APP“产业大脑-全球工业大麻”数据库,请看相关介绍,欢迎下载使用。

产业大脑-全球工业大麻

生物医药新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其中工业大麻产业机会已日渐凸显。

因此,金氪APP推出了“产业大脑-全球工业大麻”,构建多个维度、覆盖全球超过100+官方数据源(麻经济总量、进出口概况、分布概况、种植面积、政策法规、专利论文、麻品种、麻公司、麻产品、麻专家、麻机构、产业资本、许可证/牌照、加工提取和资讯等等)

金氪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知识图谱技术,为政府、产业园区、企业、金融机构赋能,实现用数据和智能洞察产业、布局产业、挖掘产业、发展产业,助您把握工业大麻发展机遇。

请长期关注汉麻工场,期待您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