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懵,有点分裂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19喜欢:59

大家晚上好,我是刀哥。

我一直感觉,股民所感知的中国的经济跟现实的中国经济完全不是一回事。

1. 比如,我们看到的社融,其实反馈下来,我们是通缩的,陷入了某种流动性陷阱里了。比如我们看到的社零的增长,其实是一般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实体经济其实是一般的。

这也是过去的2023年以及2024年开年A股持续阴跌的主要原因。通缩+居民杠杆率高+房地产市场萎靡+实体经济不好等等各种原因叠加。

2. 但是,春节期间这旅游数据着实是有点夸张的。

今年共计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的客流约72亿人次,占到人口流动量的八成。

这个数据比过往的任何一年都要多,而且是多很多。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同期,今年春运开启以来打车需求上升了65%,见证了今年春运的火爆开场。预计整个春运期间(1月26日—3月5日),滴滴打车需求相比2019年同期上升约40%,其中异地打车需求上升约50%。

飞机、铁路的增长比较平稳。

按照媒体的统计,今年春运,对比2019年,航空运输整体增长是在20%左右,铁路的运输量同比增长应该是超过25%的。但是小客车出行则是大幅增加。

包括前阵子大家看到海南岛的旅游,数据也出来了。2月18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春节8天假期,全省接待游客95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1.2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8.8%、62.7%。与2019年同期对比,分别增长52.6%、76.7%

三亚虽然屡受诟病,但是还是有非常多的老百姓过去度假。

包括我自己春节期间,无论是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同样都是发现,人超级多。比如,我去个乌镇,进去之后挤不动我就赶紧回来了。

这背后折射的现象很直接:居民的消费能力很强

有点懵了,有点分裂了。

宏观是真的跟微观不一样么?但其实如果仔细想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现象。一个是老百姓虽然杠杆很高,但是这些年的杠杆其实都用在了买房买车了,而春节是一家人难得的时间,开车出门也不是大难题。

同时,我更多的觉着我们居民财富结构有一些特别的现象,各位如果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年轻人钱不多,但是有不少老年人是有钱的。很多老年人有很好的储蓄,也有不少退休金,但是平时基本上不消费,到了春节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我看到的景区里面,老人还是挺多的,特别是一些刚离退休的。


45岁到70岁这批人是中国目前储蓄掌握者,银行里存的大部分的钱是这个年龄的。


90后挣不着钱,存不下钱;80后能挣到一些钱,但是要还房贷,还上有老下有小,特别是普遍80后都特别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加上房贷,基本上80后都是在拼命工作,但手里没钱。

特别有意思的是,你问问一个55岁的中年人或者准老年人,普遍的风险偏好是非常低的,他们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买定期,最多买个理财啥的,绝大部分人是不敢投入股票市场的。

但这些人是有消费能力的,比如春节,他们就出来了。

以上只是我一个猜测,并不一定准确。

当然,我个人觉着A股之前一直跌,核心的原因也不是流动性问题,而是信心问题。信心是多方面的问题,而股市是可以放大一些负反馈或者一些正反馈的。比如越长越猛,越跌越猛。

过去的1-2个月的A股正是被放大了负反馈的模式,越跌越猛。跌到后面,2600多点反而没人敢抄底,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因为大家看着这背后的杠杆还有好多没卸下来。这个时候,信心是最崩塌的时候。

年前之所以这么反弹,也是因为国家队救市。而国家队从最开始的只是沪深300上证50,到之后的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到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中证2000也在疯狂买了。这就算是无差别救市了。

这样一个方式就使得增量资金直接持续在底部购买,也算是在年前稳住了A股。

过年期间,有一些利好,对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影响还是正向的:

1)中概过年期间一直都在涨,我看了下,涨幅超过6个点;

2)港股过年期间也涨了不少,过去3个交易日都持续在大涨;

3)A50过年期间大概也有2%左右的涨幅;

4)对新上任的吴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偏利好的传闻;

5)春节期间经济数据比较正向,对节后的A股也是刺激。

当然,利好因素比较多,从目前情况上看,节后A股高开高走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比如我个人觉着明天上证起码涨2%,创业板起码涨个3.5%,否则都对不起过去这1周多这么多利好。

很多人觉着A股一直很软。这次我倒不这么看,因为确实很多利好比较实打实,加上现在还在2800多点,国家队也一直在买,我觉着上3000点大概率在节后第一周就可以看到。

接下来一周我们就可以见分晓。

其他:

1. 我的上一盘文章写了关于openAI发布的sora,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看看。这个对明天A股的刺激应该是有的,特别是在AI板块。

但老实说,A股所有的AI板块都是伪概念,我们跟美国的人工智能差距越来越大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据说openAI估值已经超过800亿美元了,太夸张了。如果美帝这次又可以抓住人工智能这波科技浪潮,美股可能又来一次非常大周期的上涨。

不要怀疑,meta之所以这么涨,英伟达之所以这么涨,跟人工智能都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微软亚马逊等。

2. 日经春节期间持续上涨。马上就要突破30年的新高了。

日经我喊了1年4个月了,这期间,每次我都是喊大家加仓的。我相信老读者应该都知道,还有一些读者都跟着买了不少。

现在,我还是同样的观点,日经上面的空间打开了,未来的空间就打开了。留给日经的想象太多了。我觉着即使是现在买,每年有个10%以上的收益都大概率。会很稳。

很多人说我是日经吹,说我也认了。我自己也是坚定的继续持有自己的日经。

3.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新能源汽车行业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从目前看,理想应该表现最为强势的,股价也很给力,但是很多小的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撑不住了。

4. 文旅部的数据也是给力的:

5. 关于利率,我个人觉着,应该继续下调,最好能再直接下调2个点。考虑到我们目前的通缩问题,我们的实际利率是有4个点的。

想买房的,我建议你可以再等2年。无论你是在一二三四五线城市。

以上。

坚持日更至今已经第7年,各位的“点赞”、“在看”是对刀哥最大的支持。也希望帮忙转发阅读。再次感谢大家。


$中证2000(CSI932000)$ $日经ETF(SH513520)$ $英伟达(NVDA)$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2-19 04:27

这叫消费很强?以前平时吃不饱过年不还得杀头猪?看人家过年有肉吃代表生活就很好?

中国跟美国科技实力差距至少30年

02-19 07:19

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也自驾出去玩了几天,根据我在各景点的观察,出来玩的人80%甚至更多的都是穷游,吃住都是选择最便宜的,景点基本选择免费的。

赞同,经济并不差,或者没想象那么差,只是股市很差,对股票投资能盈利大家都不报信心。
原来还可以买个基金,现在基金佣金问题越来越被大众知道,也就不对基金抱有信心,个人投资者还是韭菜不敢入市。我身边人已经算是高知,很多人都认为炒股并不赚钱,宁愿打工和买保险债基。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能抓得住AI这一波新浪潮吗

02-19 00:16

通过这些现象最后你会发现医药才是最好的投资,人一辈子三分之一的钱是在人生最后三个月花掉的

02-19 07:18

当居民把最大的执念“攒钱买房”彻底从头脑中清除之后,其他消费瞬间激活。

为啥欧洲俄罗斯日本没有英伟达没有芯片,没有算力,搞不了人工智能,没有我们这么急?

02-19 07:34

我开店的位置就是人流量特别大,但是进店消费能力特别差,都是假象!

02-19 01:24

消费几箱油钱,吃喝家门口也一样要开支的。上班压力真实存在每一天。春节高速免费,一次远行,努力自愈自我。期待卷这个词在2024有所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