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场景优势”为抓手,中企出海进行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显然,出海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核心抓手。

与此同时,根据钛媒体「出海参考」对Choice平台发布2023年年报(含业绩快报)的5364家A股公司进行统计,现已有356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海外业务收入,披露海外收入的公司数量占比达到66.44%,达到历史高峰。

从已公布2023年年报数据可得,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海外收入总额为8.51万亿元,同比2022年企业海外总收入增加超3500亿元;相较2019年上市企业海外收入总额的5.46万亿,5年间上市企业海外收入增加多达3.05万亿元。

中国有更好的场景

显然,当下出海业务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而出海也成为当下中国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而在出海的过程中,从众多企业的反馈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在应用场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IBM中国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许伟杰告诉钛媒体APP,国内很多行业的企业有很多很好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在国内体现不出来多大的优势,但是放到海外市场,这些场景会让人感到“惊艳”。

以汽车营销为例,国外很多车企的数字化营销手段还停留在中国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水平,“他们没有类似易车这类APP,帮助车企进行车辆的营销。”许伟杰指出,“他们现在已经无法再依靠原本的经销商模式进行市场营销。”

在这个科技赋能的时代,各行业都在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需要根据市场上用户的反馈,进行研发和销售策略的制定,但是在许伟杰看来,利用数字化的手段,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来赋能研发和销售,这方面海外做的不如国内好,“比如,海外车企现在才开始利用Facebook等社交软件,进行视频矩阵的发布,以用来营销。”许伟杰说,“而这方面的事情,国内的车企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

就汽车行业而言,除了在面向客户端的营销场景国内比海外领先很多以外,在制造和产业链生态方面,国内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市场上,国内的车企绝大多数都将自身的研发和创新,以及产业链生态在国内搭建,从而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然后待时机成熟后,将这些产品和能力对外输出,在海外赚钱。

与此同时,这些车企会将在国内搭建好的供应链生态一同带到海外,“车企会带着轮胎、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一起出海,从而在当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而这些完善的生态可以让他们在当地快速的落地。”许伟杰指出。

除此之外,在AI大模型火爆的当下,一些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场景,通过AI技术的赋能,也可以帮助到一些出海的用户。以电话客服为例,可能在国内电话客服人员工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海外的人员成本就很高,“比如在国内平均接一通电话的成本大概是40元人民币,可能在海外就需要40美元”,许伟杰指出,“这些人员成本也成为了无论是中国出海企业,还是本地企业的重要的开销。”

而国内很多企业开发应用了AI智能客服,这些场景在国内降本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出海的过程中,AI智能客服能带来的降本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AI智能客服的场景,也可以“复制”到海外的企业进行推广,“我们发现,很多国内做AI加速的场景,在出海的时候增益效果更加明显。”许伟杰强调,“据IBM观察,新一轮的中国企业出海,很多都是带着先进的制造和业务能力出海的,这方面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合规性仍是首要考虑因素

虽然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的优势,但是在出海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合规性的要求。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当地自己的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在当地法律合规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才能确保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点对于出海企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也不例外。不同市场的法律法规也存在差异,这使得企业在不同市场的运营风险也各不相同。

地方性差异不仅表现在法律法规层面,更体现在当地“风土民情”层面,企业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群体,需要具备在当地市场进行运营的能力。然而,由于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等存在差异,企业很难在每个市场都具备足够的运营能力。

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这使得企业在不同市场面临不同的法律风险。此外,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也给企业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同样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车企在出海的过程中,合规性的问题当下已是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车企需要从自身已经供应链合规两个方面满足合规的需求。一方面,一些用户数据、本地采集的物理环境数据不能跨境回传到国内;另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纷纷颁布汽车供应链及其重点原材料相关法律或政策文件,实施长臂管辖或针对性立法,也对国内车企出海造成了一些合规性方面的考验。

针对中国企业出海的问题,目前企业出海数字化需要考虑两大方面,一个是办公部分;另一个是生产部分,“企业需要将办公系统和生产系统搬到海外去,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数据会不会泄露,以及合规性的问题”,网宿科技售前及解决方案部高级总监袁勇强指出,“在这个背景下,选择一家诸如IBM这样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咨询、技术支持的跨国科技巨头显然是一个最佳选择。”

在大众看来,传统制造业可能不太会牵扯到数据合规的问题,但袁勇强与钛媒体APP分享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表示,网宿科技有一个从事工程机械的客户,“可能大家都不会想到工程机械与数据隐私挂钩。但因为需要在设备上部署摄像头,这个摄像头会采集物理环境。按照当地的法规,这些数据需要本地保存,不能流传出境。”

显然,对于中国出海企业而言,如果不在一开始就咨询好、规划好出海路径,在出海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某些细枝末节而面临着“巨额罚单”。所以,即便IT系统、业务系统可以陆续上线,但是合规性、安全性的问题,仍然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首要考虑的因素。

泡泡玛特CTO邢宗宇曾告诉钛媒体APP,泡泡玛特在快速推进出海业务的过程中,有三个核心目标,即:“安全、稳定、成本可控”。从目标出发,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具备一定实力,并且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定资源和团队的跨国企业,作为企业出海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显然是一条“捷径”。

安全、敏捷、开放、AI:企业出海必选项

随着企业业务不断壮大,跨地区,乃至跨国家的业务会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诸如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如何利用“虚拟”层面的技术弥补,是企业能否真正把业务做大做强,乃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

袁勇强与钛媒体APP分享了一个半导体行业出海客户的经验:该半导体行业出海客户要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产品设计,为了防止核心数据泄露,在国内,这个企业在办公室本地部署了服务器。“出海以后,一开始他们选择照搬国内的模式,并将数据放在国内的数据中心,效率很低。”袁勇强指出,“后来,通过网宿科技,他们将EDC设计软件放在海外云上,同时设计了一套防止数据泄露的安全合规的解决方案,即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又满足了数据安全需求。”

通过袁勇强的分享显然可以看出,出海企业在IT系统搭建层面,不能仅仅是照搬国内的模式,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从现阶段市场观察看来,中国企业在国内和海外的数字化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国内,企业追求灵活性和弹性,但是在海外,企业更加看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经营的合规性。”

以零售行业为例,在国内,很多大型零售超市依靠“灵活性”来弥补稳定性,“比如半夜有个别网点服务器坏了,他们会从总部拔几台服务器,打车过去换上。”许伟杰告诉钛媒体APP,“但这种模式,在人力成本相对较贵的海外,显然不适合。”基于此,这个客户在海外就选择了公有云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许伟杰还为中国有出海意愿的企业提供了几点建议。

首先,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永远是安全,选择成熟的厂商,成熟的平台,以及成熟的产品作为出海数字化支持,是企业出海的必选项。

其次,企业需要一个开放的IT环境,不能被一家或几家厂商所绑定,企业需要搭建一个互联互通的企业生态。这点从目前市面上做得好的科技公司来看,几乎都是可以满足的,这也是为什么要选择大公司作为出海数字化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

再次,企业需要一个敏捷的IT架构,在这方面,许伟杰表示,IBM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标准化的智能流程和用户体验工具,而从市场上看,IBM在帮助用户出海的过程中,是基于红帽OpenShift平台,提供开放的环境,并选择基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提供平台工具集的方式,提供足够的敏捷性。

最后,在全行业拥抱AI的当下,用AI加速业务自然也成为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必选项”,有一些场景,选择AI加速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很多成本。

在“出海正当时”的当下,中国企业选择的出海的过程中,可以以场景为优势,在注重合规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按需选择技术,以确保顺利出海,找到新的增长点。(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申宇,编辑丨盖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