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纳千成转型困局:美的“二代”盈峰系,迷失文娱丛林里|钛媒体深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3

去年九月底,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对百纳千成(300291.SZ)充满期待,于是在研究报告中写到,“项目储备丰富,各项业务渐入佳境”。半年过后,外界陡然发现,分析师眼中的“项目储备丰富”更像四处撒网布局下的无所适从,而“各项业务渐入佳境”不仅被一个接一个事件证伪,甚至令人感受到败局边缘的寒冷。

同时浮出水面的还有一个泄气的现实:顶着“美的太子”光环的盈峰系入主多年烧尽数十亿之后,如今的百纳千成依然在方向摇摆、业务整合不利、主业坍塌、团队经验欠佳等问题炼就的泥潭中挣扎,与文娱市场强势复苏,多元业务遍地开花的红火局面形成明显反差。从华录百纳时代就叫嚷的转型,直到现在已成尬局,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值得追问。

转型6年,股价业绩原地打转

“暑期档”临近,6月13日,百纳千成参投出品的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开启预售,目前在猫眼“近期想看榜”中排名第一,上映首日排片占比55.6%,占据绝对优势。就在不久前,公司出品的另一部电影还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五一档”《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首日排片率仅8%,由于口碑、票房扑街临时撤档,引发一轮热议,言辞犀利的观众甚至将主出品方百纳千成扒出吐槽。

不是重磅项目,票房得失本无碍大局,但该影片是公司近两年上映的首部主控电影,算是公司主控类型片在电影市场的首次试水,开局不利,对于这家转型十年业绩仍原地打转的老牌剧集公司而言,尤显意味深长。

百纳千成原名华录百纳,基底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电视剧制作公司,早年靠着优秀历史剧诸如《汉武大帝》奠定行业地位,此后又凭借《媳妇的美好时代》《双面胶》等多部爆款家庭剧不断打响品牌。

随着视频网站的强势崛起,受众迁移,下游以电视台为主的传统渠道也遭遇巨大冲击,华录百纳站在十字路口。上市第二年(2013年),公司即面临增长瓶颈,转型迫在眉睫。

2014年,华录百纳以6倍溢价(25亿元)收购广东百合蓝色火焰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色火焰”),进军综艺制作领域,最终形成营销、综艺、影视、体育四轮驱动的业务版图。并购拉动业绩暴涨,股价也水涨船高,2015年6月,公司市值一度高达387亿元。

但好景不长,盈利支柱蓝色火焰未能摆脱承诺期一过业绩就变脸的命运。2017年,公司又瞄向风口中的喜剧综艺,筹划收购欢乐传媒,最终以失败告终。

综艺梦碎,给了华录百纳最后一击,2018年,华录百纳混改,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与儿子何剑锋18亿元联手拿下控制权,实控人变为何剑锋。

易主后,华录百纳转型步履不停,在砍掉综艺、体育业务后,公司发力电影、动漫、新消费、短剧、直播、真人互动影视游戏、图书版权营销、文旅……集齐时下风口,只是,即便有“创新型IP全产业链运营商”这个大坐标统领,依然掩盖不了主业坍塌,股价、业绩仍在原地打转的尴尬局面,目前公司市值约42亿元。

来源:Wind

而掌舵者何剑锋也被深度套牢,近六年来,何剑锋及其背后盈峰系通过收购股权、增持、包揽定增合计耗资超20亿元,当前持股市值约13亿元,粗略计算,已浮亏超7亿元。

底子薄弱,内忧外患

盈峰系由何剑锋掌舵,依靠美的家电生态庇护起家,而后仰赖何享健的资本后盾成长为独立于美的的资本帝国。旗下主要资产包括盈峰环境(000967.SZ)、顾家家居(603816.SH)、百纳千成三家上市公司,同时是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的并列第一大股东。百纳千成是盈峰系文娱板块最重要的载体。

雄厚的资金实力,承袭美的的竞争基因,盈峰系的入主曾被外界看好。预期落空,虽不乏底子薄弱、行业剧变等客观因素,但方向摇摆、业务整合不利、团队经验欠佳亦是推手。

2018年盈峰系入主时,影视业务是华录百纳最拿得出手的板块,不过,连续5年重心转移,电视剧老本行已有所荒废。

一向优质剧频出的华录百纳,在2014年-2018年,不仅缺乏影响力较大的IP作品,且口碑也下滑一个档次。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期间公司出品的电视剧豆瓣平均评分只有5.8分,而在转型前五年,平均评分为7分。

此外,公司影视业务年轻化、网络化转型也不顺利,2017年,华录百纳转型标杆剧目《深夜食堂》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仅2.9,一度引发观众群嘲,公司品牌形象因此受损。

从外部环境看,2018年,盈峰系入主时,影视行业正处于转折关口,伴随着税收、内容监管收紧,热钱加速撤离,市场经历深度调整。此后接连三年疫情,行业继续探底。经营难度再加一码。

从内部看,盈峰系入主后,华录百纳高管层几乎换成清一色的美的老人,不能否认,制造业“班底”由于更熟悉消费领域和用户,在捕捉新风口上展现出敏锐度,近年公司踩准国漫、新消费、直播、真人互动影视游戏等领域的爆发节点。

但由于业务频繁调整、项目释出缓慢,这些最终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2023年,在影视业强势复苏背景下,百纳千成由盈转亏,这是上市以来第二次亏损。

对于这样的表现,有投资者丝毫不客气,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将问题矛头直指管理层“你们应当换血,引进优秀的管理层来重塑公司”。

来源:互动易

钛媒体APP留意到,2023年,百纳千成高管层首次引入影视领域专业人才,重金挖来行业老兵张苗和易常春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其中张苗有着“百亿制片人”之称,曾作为制片人参与《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等多部爆款电影,2023年其薪酬高达184万元,在董监高中位列第一。

此外,为招聘首席内容官,百纳千成目前开出了“200万/年+长期股权激励”的优厚待遇,可见求才心切。

多元化失意

2023年,A股剧集上市公司盈利集体下滑,没有第二增长曲线傍身,百纳千成成为其中由盈转亏的少数。

在行业回归理性、内容提质背景下,下游渠道降本增效诉求增强,爆款频出的新锐影视公司快速崛起,传统剧集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拓宽变现渠道成为共同的选择。

然而,主业不够强劲,多元化发展尚无起色,剧集业务仍是公司业绩生命线,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业绩震荡。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995%,究其原因,公司两大核心主业:剧集业务、电影业务,产品释出稀少,只能靠营销业务扛起半边天。

来源:百纳千成2023年年报

在影视领域,百纳千成的战略方向是精品化、类型化、头部化,契合长视频平台的内容布局,然而,剧集业务依然向上艰难,2023年,公司剧集营收下滑至1.25亿元,同比减少47%,占营业收入比重从51%降至29%。与此同时,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2020-2023年,公司剧集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8%、26%、19%、-30%、

电影业务境况也不理想,近两年公司上映电影以参投作品为主,营收在4000万元附近徘徊,占总营收比重10%,尚难扛起大任。

但由于项目储备丰富,百纳千成被券商持续看好。眼下的考验是,精品内容才是业绩突围的关键。公司剧集产品连续两年缺乏主投项目。其重磅剧集《火星孤儿》《上有老下有小》自2021年开始筹备,目前尚未播出,后期表现仍有待观察。

院线电影方面,自《雄狮少年》后,公司两大电影厂牌“北京精彩”和“东方美之”主控电影释出较少,市场地位尚未稳固。

今年“五一档”虽然同时上映两部主控电影,但票房不佳,其中《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制片发行方大概可获得分账收入约2100万元,恐难回本。两部电影开局失利,为百纳千成今年扭亏预期笼上一层阴云。

IP全产业链梦遥遥无期

2022年,百纳千成将其主业定位提炼为“创新型IP全产业链运营商”,自盈峰系入主以来,公司就明确该方向。IP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早已经迪士尼等电影巨头验证成功,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一位熟悉百纳千成的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电影行业的商业模式决定着,可回收资本的渠道基本只有票房,而票房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和高风险性,所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了解这种风险。对于像盈峰系这种圈外资本来说,IP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是客观的,是有想象空间的。但转型成为一家以运营IP为主的公司需要漫长的时间。”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称,对于百纳千成而言,突破点在于要去做有长期运营价值的IP,为内容产品规划好一条商业路径。“但目前公司没有真正值得长期运营的IP,所以,对于该公司的观察,还要基于未来公司重点运营的IP产品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该人士说道。

钛媒体APP留意到,目前百纳千成的IP运营主要围绕《雄狮少年》展开,已试水运营电影角色“阿娟”和“咸鱼强”。其中,咸鱼强的主运营平台是快手,粉丝46.3万元,不过,2023年10月之后,该账号就不曾更新。

此外,公司还通过角色“阿娟”衍生短剧、音乐剧。公司联合抖音出品真人版超级中短剧《超越吧!阿娟》,今年2月上线,目前总播数1.1亿次。而《雄狮少年》同名音乐剧粤语版也在今年上演。

IP运营初步试水,在公司整体业绩中尚没有存在感。2023年,百纳千成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减少7.9%;归母净利润-1.86亿元,连续三年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757万元。

2024年是百纳千成项目释出大年,能否扭亏,依然要看公司今年能否拿出过硬的作品,这也关系到公司能否获得更多值得深入挖掘的IP。(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编辑|刘敏)

全部讨论

严查盈峰环境

06-17 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