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调幅度会有多大?恒生科技、红利高股息还能上车吗?|《钛牛了,股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今年4月下旬以来,港股涨势亮眼,恒生指数站上19000点,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优秀。Wind数据显示,自4月20日至5月20日,恒生指数一个月内涨幅达到21.0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9.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6.69%,日经225指数涨幅5.4%。

本轮港股市场的反弹势头显著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不仅凸显了香港股市的坚韧与稳健,更成功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热切关注。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从年初至5月21日,南向资金的净买入总额高达2464.39亿港元,其中,仅3月和4月两个月的净买入量就均超过了800亿港元。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步入上行通道,部分寻求汇率对冲等特定需求的海外资金,也纷纷将视线投向了作为全球价值洼地的香港股市。

港股市场近期强势反弹引发广泛关注,港股为何突然大涨?是什么推动了本轮港股大反弹?背后是哪些资金在买入?这些资金又有着什么样的偏好?港股高股息投资背后应该注意什么?

不过近一周以来,港股市场风云突变,从此前一个月近直线上升的势头瞬间调转,核心科技股普跌恒指4连阴情绪低迷。恒指从周一最高的19706.12点至周五最低的18532.41,最多跌去1173.71点;从周一开盘至周五收市,恒指本周累计跌去1031.10点,跌幅达5.25%。

连跌大跌的行情大大冲击了市场上涨的势头,难道港股的这波涨势已经到头了?说好的“技术性牛市”呢?莫非真是短暂回调“倒车接人”?对投资者来说,未来应如何配置港股?

本期《钛牛了,股市!》,钛媒体国际智库总监何俊妮,特邀深圳道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欣、天风证券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一起为投资者深度解析近期港股强势上涨的背后动因和逻辑,分析港股未来趋势,以及当前港股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1、王红欣认为,港股本轮大涨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内部因素有疫情结束后经济的企稳、政策支持经济和股市;过去几年对互联网行业和地产行业的整治告一段落,今年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外部因素有,美国通胀居高不下,国际资本开始提倡资产再平衡,开始转移到港股。

2、孔蓉认为,港股目前估值很低,性价比突出。此轮港股大涨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面的改善今年港股机会会很多。

3、孔蓉表示,港股目前是正常回调,后续仍有可能较大上涨空间,反弹也有可能会升级成反转。

4、对于恒生科技,王红欣认为,从成长的角度,从历史相对估值的角度,这些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去选择商业模式可持续,有很强的护城河,盈利有持续增长同时估值又相对便宜的成长公司。孔蓉认为,AI带动盈利面的改善,对未来成长的预期,从而带动估值。

5、对于港股红利高股息板块,王红欣认为,港股由于国际资本定价,相比A股有较大折价,同样股息下,股息率更高,相对A股更有优势。

6、不管美联储下半年货币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对于港股来说,可能都会是相对比较正面的影响,不会带来特别大的负面的影响。

7、恒生科技指数在未来可能成为投资的一大主线,还可以关注红利高股息、房地产、互联网、基建类公司。

8、地缘政治风险、中美关系紧张以及科技股盈利预期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可更多关注具备良好治理结构和强大抗风险能力的科技公司。

9、A股和港股目前估值低,具备性价比。市场存在回调风险,但回调幅度有限,建议投资者把握建仓时机,采取长期持有的稳健策略,做好全球投资和分散配置。

一、中国经济趋势向好、港股估值历史低位,吸引海外长线资金布局

何俊妮:如何看待港股这一波突然大涨?是什么推动了本轮港股大反弹?

王红欣:港股的这轮大涨,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既有长期的积累的势能和原因,也有短期的催化剂。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在朋友圈和媒体就呼吁港股是全球价值投资的洼地。因为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港股持续六年下行走势,2019年稍微好一点,然后就是黑暴事件和三年疫情。在这种极其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港股经历了全球市场都罕见的持续六年低迷行情。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那么,为什么是今年这个时点出现这么大的反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中国经济经过去年疫情结束以后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政策放松,2024年经济逐步企稳并进入一个稳健向上的趋势。我们的宏观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支持经济和股市的。另外,我们过去几年对互联网、地产行业的整治基本告一段落。今年开始对地产、互联网、对整个科技行业都进行大力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这是内部的因素。

第二,那么外部的因素是什么呢?主要是外资开始流入港股市场。我们知道,过去几年欧美对港股是极其看空的,大量外资撤离香港市场,这也是港股跌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主要原因。但是因为美国经济通胀长时间居高不下,出现可能滞胀的局面,现在包括美国的科技龙头是否能继续上升也存在疑惑。还有日本股市都被炒高以后,也发现日本经济其实有很多问题。所以,现在包括以大摩、瑞银和高盛为首的国际资本,开始提倡资产再平衡,从美国日本转移到香港和中国的价值洼地。

孔蓉:对本轮港股超预期反弹的原因,王总已经总结的很全面。我这里再补充几点:我们在前期和海外投资人沟通中,也了解到一些海外的长线资金,包括一些华尔街对冲基金的大佬,在一季度已经配置了一些中国互联网企业。而一季度实际上市场对港股的预期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但是这些海外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机会。这里面第一点,就是港股确实处于历史极低的估值水平,恒指在前期估值水平可能都不到10,因此估值的性价比非常突出。第二,大家对于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预期在不断的改善,包括CPI数据转正,特别是特别是上周的重磅地产利好政策出台以后,市场预期在不断改善,基本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开始进入向上区间,所以在这样的预期下,三月份就有一些海外的smart money 开始布局中国资产。

我觉得对于这波港股的机会,前期四月份那波的确涨得也很着急,更多的是一个反弹,。但是,从这段时间以来,国内陆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还有今年的内外部流动性仍相对宽松,美联储今年降息概率仍较大,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港股的筑底回升。我觉得越来越确定的是,后续港股可能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反转。那么,当前尽管港股反弹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整体估值仍在低位,因此今年后续还是会有很多的机会。

二、恒生科技有望复刻美科技股牛市,港股红利高股息或比A股空间更大

何俊妮:如何看待恒生科技和港股红利高股息的亮眼表现?

王红欣:因为港股五六年的下跌,不光科技股受到打压,价值股高股息股票也受到打压。低估值和好公司的投资机会是并存的,每个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不一样。中国互联网企业像小米腾讯美团拼多多,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带动力量,它们也是AI科技领域领先的企业。经过这几年整顿以后,这些公司重新出发。实际上它们估值从高点已经跌了百分之六七十,从成长的角度,从历史相对估值的角度,这些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会在这里面优中选优,要去选择商业模式可持续,有很强的护城河,盈利有持续增长同时估值又相对便宜的成长公司,这是第一点。

第二,由于港股的这几年的回调,好多价值股很便宜,几乎是破产价。股息率从5%到10%,甚至去年到10%以上,市盈率三倍、五倍,最多不超过十倍,而且这些公司都是中国的基础建设、电信以及资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它们的盈利是增长的,现金流是正的,这种企业长期持有,股息率就能拿7%到8%。再加上公司股价可能会上升,所以拿起来更具有安全性。而且在底部反弹过程中,这种超跌的价值股反弹空间更大。

孔蓉:最近几年,大家都很关注,中国互联网公司受政策调整影响后,其估值水平会如何变化,价值低究竟会到哪里?在底部10-15倍PE之后,未来还有没有估值提升的可能和空间?是不是就不再按科技成长企业估值,要归类为公用事业属性?

对此,我一直强调,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上仍是科技企业,也一直在做技术的投入,不仅在国内,在全球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所以,对其估值的提升,从中期维度依然可以看好在AI方面的发展。一方面,AI能做企业内部提效,带来产品侧、业务侧效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从AI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对国产AI大模型、AI产品以及AI应用仍然很有信心。中国科技企业在硬件方面仍然有优势,另外我们还有工程师红利、有较强的产品技术积累和运营能力。所以,不管是在企业内部绩效,还是外部AI产品的开发,都会带动企业带动盈利面的改善,从而带动估值的提升。

从近一段时间来看,在宏观经济仍有一定压力的背景下,这些国内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它依然非常有韧性,在整个产业链以及整体的卡位让这些公司有更多的游刃空间。所以无论是从护城河、还是公司运营,都是越来越坚固的。

另外,从全球来看,我们了解到,一些AI硬件产业公司除了寻找美国的客户以外,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客户。美国做AI的确在前沿科技里有优势,但是中国在做应用方面非常有经验,特别是今年国内的一些创新公司做出的一些AI产品也体验不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本身它有技术,有人才,也有钱,能做出好的AI产品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也看好国内AI的机会。

我们可以对比美股的科技巨头,去年AI给美股特别是大型科技股带来了一轮牛市,这其中就有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像metaAmazongoogle等。它们的估值也达到了二十多倍PE,一方面是这些公司的盈利面确实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就是AI的估值溢价。我认为,像恒生科技里的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也有很大概率能够复刻美股科技股的走势。

何俊妮:如何看待港股和A股红利高股息板块的投资机会?港股红利高股息板块的空间会比A股更大吗?

王红欣: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下,大家缺乏信心的时候都会希望寻找确定性。高股息就是一种确定性,但高股息本身不一定带来高收益,背后一定要有优质的企业和可持续的经营。港股和A股都有很多高股息公司,近几年由于股市的持续下调,股息率也越来越高。

我认为当前港股的高股息板块相比A股有更大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香港上市公司只有两千多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机构大部分都是优秀的国企和民企,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和外资机构检验的优秀企业。

第二,由于香港市场和国内A股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定价体系,香港市场是由欧美定价的,国内A股市场是由中国投资者定价。所以历史上,通常情况下同一家公司在港股上市相对A股有平均25%左右的折价,但是现在,包括去年,很多港股的股票相对A股折价已经达到了50%或者更多,也就是说,无论是电信企业、基建企业或是资源类公司,A股的估值都是港股的2倍。那么同样的股息,港股的股息率就是A股的2到3倍,这是一个重大的一个优势。

第三,国家对香港市场的大力支持,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一系列的利多的政策。最近一个传闻,就是对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的股息,本来双重征税的,可能会免掉双重征税。一旦免掉以后,对这些股票是个重大的利好,会有进一步的升值的空间。

因此我认为,当前港股的中资高股息股票具有很大吸引力。它比A股要便宜一倍或更多。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仅能拿到很高的股息,另外这个股票现在基本是破产的价格,未来股价还会上升,投资回报就有很大想象空间。

三、港股目前是正常回调,后续或有更大上涨空间,或有望出现反转行情

何俊妮:在持续上涨后,港股近期出现较大幅度回调,,下跌还会继续吗?回调空间会有多大?后续可能有怎样的行情走势?

孔蓉:港股短期确实涨幅比较大,目前的回调也是正常调整。对于后续市场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内外部的原因都有,一方面,国内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包括重磅地产政策公布之后,大家对于整个市场的底部更有信心,以及未来的整个预期也在扭转。

另一方面,其实虽然前段时间港股涨的比较快,但是目前的估值其实仍然不贵。所以如果下半年美联储有降息的可能,整体外围流动性比较宽松的情况下,港股仍然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所以我们觉得在调整之后,港股后续仍然有机会。而且过去的几个月市场比较难熬,大家对于整体的港股流动性会比较担忧,以及如何给这些中国资产去定价也有一些疑问。但是现在一些利好政策出台之后,大家对于市场底部更有信心了,未来更多看的是基本面以及经济数据的改善。因此其实调整之后,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可以去捡便宜的时间。

王红欣:从去年年底我就写文章呼吁,说现在香港是一个价值投资洼地,是十年难遇的机会。如果看长期的趋势,前期从高位非常大的下跌,目前估值的话,还是在市场的底部,所以未来的空间和时间长度,还是值得期待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不同意说这一次港股反弹是由资金驱动的。这种说法是一种因果倒置的评论。

首先这波港股的上涨是因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明显改善,企稳回暖;在政策方面也更稳健、更务实,更多支持私人企业和资本市场,海外投资者也正是看到了这些积极因素,增加了投资中国资产的信心。

近两年国外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城投债是否会爆雷,一个是房地产会不会爆雷。我认为城投债是不会暴雷的,而且现在基本已经解决。因为它是国家的责任,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是很强的,像贵州省用贵州茅台的股票的三分之一可以买下所有的城投债。地产在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支柱产业,一般都要占GDP的8%或更多一点。国内的房地产行业经过近几年调整,占GDP比重已经大大的低于长期合理水平。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家一谈到地产行业,地产股票,就觉得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要破产,觉得这个房地产行业不应该存在一样,这个是不对的。前几年国家出台的房地产利好政策确实比较缓慢,但是今年明显加速,一系列重磅的利好政策在陆续推出,从放松限购限贷,放松人口流入,放松首付比例等等。可以看到国家是有很大的决心让房产市场稳定下来,回到一个合理的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我在两个月前就呼吁大家关注房地产行业,当时我就坚定看好港股,看好房地产板块的困境反转,所以近期这波房地产行情我也是充分参与其中。

第四,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不具备发生系统风险的条件。我们有能力稳定资本市场,稳定房地产,我们也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我觉得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先有少量资金回来,很快带动底部的快速反弹。但是大部分的资金,大部分的长线资金、还有大部分的散户投资者还没有参与到市场中来,而这部分潜在的增量资金正是港股后续能够继续走强的重要力量。因此我觉得后续港股市场的上涨空间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

四、当前房地产板块是典型困境反转机会,并非长期投资逻辑

何俊妮:A股和港股的房地产板块最近都已经有比较大的反弹,尽管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有企稳的迹象,但是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仍不乐观。如何看待房地产板块的后续走势和投资机会?

王红欣:前面提到我认为地产板块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有不少房地产企业都有长期存在价值。不过房地产板块的股票,尽管最近的反弹我都有参与,但是不是会长期持有,还需要看后续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因为房地产板块现在基本上已经跌到破产价格,但不少地产公司是盈利的,现金流还是正的,资金成本只有4%左右,没有踩三根红线,有些公司股息也是很高的,所以目前这个阶段地产公司有很强的配置价值,是典型的困境反转的价值投资,但不是长期投资的逻辑。我认为板块的反弹会比较快,也许三个月涨百分之百,也许一年涨百分之百,但具体这个幅度和时间长度只能边走边看,

五、未来港股主线仍是恒生科技和红利高股息,新质生产力企业值得关注

何俊妮:港股后续的行情主线还会是恒生科技和红利高股息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好的板块投资机会?

孔蓉:我认为后续主线,一个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红利板块,如果后续有关于红利税的政策出台,对红利板块肯定是一个利好。另一个方向,就是前面也提到的互联网方向。虽然有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这段时间涨得不错,但是也还有一些滞后的,或者是说相对落后,在这一轮涨得比较少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大的互联网公司,从中期的角度仍然有配置价值,当前也可以布局。

还有一类公司,就是在港股里面其实也有一批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公司。在A股大家会经常提新质生产力,但其实在港股里也有与AI相关的,比如一些前沿的机器人公司、或者是和外部产业链相关的公司。这些公司是在A股里没有而港股独有的,相对比较稀缺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值得大家去挖掘。

王红欣:首先我看好科技互联网企业,这块是中国长期科技领域的带头力量,也是新质生产力。包括像商汤腾讯小米、联想等等都是优质的全球性的企业,它们的长期竞争力是存在的,现在估值也是合理的。而优秀成长企业只要合理估值买就可以长期持有。

第二个是前面提到的地产板块,目前很多地产企业股价已经跌到破产线以下了,这个阶段地产公司有很强的配置价值。

第三块就是资源类基建类企业,包括一带一路的海外基建类公司。这些企业的盈利模式、现金流、毛利率、估值都很有吸引力。

六、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对港股影响不大,如果降息就是利好

何俊妮:下半年美国降息预期,现在市场分歧仍然较大。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对港股的影响有多大?

王红欣:如果下半年美联储不降息,对港股影响不会很大;如果降息则是是利多,因为一旦降息,对新兴市场和风险类资产都是利多。如果不降息,那可能因为美国的滞胀,因为美国经济出现一些挑战。如果美国出现滞胀的话,那对中国加征关税变得会更难。所以如果美国不降息,那是因为他们遇到挑战,对我们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美国降息的话,那对港股一定是好事。

孔蓉:美联储的态度可能还有反复和变化。但如果后续有降息的可能,对于港股市场肯定是件好事。因为它会增加对于亚太地区的资产的配置。在亚太地区可能周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当前的估值以及位置都比较高了。相比之下,港股包括A股的性价比更好,也更具吸引力。

如果美联储不降息,其实对于港股行情的延续性也影响不大。因因为它本质上买的是中国资产以及中国整个市场的机会。而当前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宏观的数据、政策的角度,其实整体中国经济是出现了向好向上的趋势,这个趋势看起来更加清晰,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其实是可以乐观一点。

七、下半年港股行情或比A股强,头部互联网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好

何俊妮:今年特别是下半年,A股和港股谁的投资机会和空间更大?

王红欣:中国投资者不光要投资中国,也要投资美国,其他的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股票市场,它是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除了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以外,还有一个港交所,香港的公司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国投资者可以投资香港的股票,通过沪港通、深港通,通过ETF。中国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大佬已经提前布局香港,大部分散户还没有参与。

港股的投资的价值和优势是很明显的。而且公司相对比较少,很多是优质企业。A股5000家公司,去分析优劣去伪存真的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是现在新的监管思路出来以后,,一些作假的财务报表有问题的公司,这两年很可能会持续出现问题,甚至爆雷。因此在A股的选股上要更加谨慎一点。但是A股同样能也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同时估值也很低,也是有不错的投资价值的。

孔蓉: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大家要去看投资回报比。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目前包括港股和A股的整体中国资产的估值性价比和风险回报比,相对来说仍然值得大家去进行投资和配置。

A股和港股都是中国资产,整体上我们看好未来中国资产的机会。港股跟A股都会逐步看到更多的机会。当然因为港股本身相对A股有估值的折价,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和板块,都可以找到很多便宜的好公司和好机会这个第一点区别。第二点就是前面提到,港股里有一些板块是A股没有的,是独特的,像传媒互联网领域最好的一些头部公司,都是在港股上市的。如果从选股的角度,要选最好的公司,在港股里面能选出很多,整体比例会更高一些。

何俊妮:对于当前投资港股有哪些建议和需要关注的风险?

王红欣:地缘政治风险应该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但经过这几年的俄乌战争,中美之间博弈,这个市场已经充分消化,具有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但我们还是要警惕。另外美联储的降息节奏,这个时点我们需要关注。

从长期视角,对于港股投资可以逐步建仓,或者选优质的个股,长期持有,因为个股你清楚它的企业情况和估值。而指数比较难以判断,如果买港股的指数,可以分批买入,这样我觉得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

另外我觉得还是要有配置的观念,不要港股好了,都投港股,A股好了就都投A股。无论是港股、A股包括海外市场,以及其他一些类别的资产都要进行配置。这种情况下,整个财富组合就比较稳定。

孔蓉:第一点就是地缘的风险。过去的这几年,我们去看港股,很多时候并不是在交易基本面。而是在交易宏观或者外围地缘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然过去几年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整个市场调整的也很充分,现在的位置和估值其实已经在股价里有反应。不过如果还有突发的黑天鹅,肯定还会影响情绪,影响交易。

第二点就是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我觉得对于后续的政策可以更加乐观的去期待。而且我们其实有很多工具还没有用,我们应该对政府更有信心。

另一点,关于居民的消费意愿,这这是需要我们持续去观察的指标。从前期来看,通胀整体的水平有所恢复,包括最近PMI的一些数据。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们关注的是港股的估值性价比,在当前低估值情况下,又经过比较长时间调整后在比较低的位置上,相对底部确定之后,在可控风险下的向上机会。

另外港股的科技股、特别是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它们本身的发展是有比较完整的治理体系,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相对比较强。因为它在整个产业链里面的卡位是一个平台属性,它的抗风险能力比价强。平台公司更有韧性,盈利能力更稳定,它是有很多方式能做降本提效,在利润释放和回购力度上做的也比较好。特别是今年,在过去的几个季度,整个市场的预期是偏弱的,但实际上很多公司的财报数据是比较超预期的。

更多节目内容详见《钛牛了,股市》第27期

添加「牛钛师小助手」,回复“投资群”加入牛钛师投资社群,在群里我们会不定期分享关于投资理财的新鲜资讯、来自专业金融大咖的精彩观点、干货教程、权威研报,也会不定期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意见领袖、投资大佬为大家答疑解惑、传道授业。

更多投资干货,扫码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请输入图说

全部讨论

05-31 11:00

$恒生科技指数ETF(SH513180)$ 的回调,对我来说,是个重新审视市场和个人投资策略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