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云:九年亏损20多亿,何时盈利仍遥遥无期|IPO观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望云”)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IPO上市。

钛媒体APP注意到,报告期内,百望云持续亏损,合计亏损了近12亿元,拉长时间看,公司近9年的发展已亏损20多亿元,何时盈利遥遥无期。在业务方面,百望云未大举扩大40%多毛利率的业务,反而重点发展毛利率仅为个位数的业务。

持续亏损

百望云是一家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专注于通过百望云平台提供SaaS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1-9月(下称“报告期”),百望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111.5万元、45376.3万元、52576.5万元、46844.2万元,年度亏损38880万元、44847.3万元、15622.4万元、21345.7万元,合计亏损了近12亿元。

特别要说明的是,截至2023年9月末,百望云累计亏损的金额为20.91亿元,也就是说,若不考虑股改等因素的影响,百望云自成立2015年成立以来,近9年的发展合计亏损了20多亿元,且亏损的情形目前仍未改观。

钛媒体APP注意到,报告期内,百望云之所以年年亏损,主要是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所致。报告期内,百望云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的费用情况具体如下:

可见,除了2020年,百望云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占营收的比例为60.2%之外,其余时间段内的占比均超过了80%。面对如此高的期间费用,百望云的业绩到底何时才能扭亏为盈?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百望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006.9万元、-1398.9万元、-6327.6万元、-12841.3万元,合计约为-28574.7万元,这也意味着,百望云从未在经营上赚到现金。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2022年,百望云的现金流量表具体情况如下:

可见,无论是经营、投资、融资,百望云的现金都是净流出,而这也导致百望云2022年合计净流出了2.68亿元现金,让公司本就不富裕的现金流更加“雪上加霜”。

"意外"的业务转换

从业务上看,百望云主要拥有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可见,自2021年起,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已逐渐代替了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了百望云的第一大业务。

钛媒体APP注意到,或许正是由于上述的变化才导致百望云身陷亏损的泥潭之中久久不能自拔。据悉,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智能风控服务等,具体情况如下:

可见,自2022年起,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已成为公司创收最高的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精准营销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1.2%、30.7%、8.4%、7.1%,波动较大,特别2022年和2023年1-9月,该业务的毛利率仅有个位数。同时,在营业成本方面,报告期内,百望云营业成本中的转介费分别为2449.3万元、6420.4万元、15360.5万元、16512.8万元,分别占营业成本的15.6%、27%、49.3%、49.7%,比例已接近50%。而该费用主要是,百望云在数字精准营销服务业务中需要依靠营销代理进行推介,并向营销代理支付高额转介费。

如此高额的成本,自然也导致百望云获利能力有限,而这或许也是百望云仍未走出亏损的主要原因。

百望云上述业务转变,不禁令人疑惑。据悉,百望云在申报稿中自述,按收益计,2022年公司在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6%;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3%。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按收入计由2018年的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1%,而2022年百望云云端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收入仅同比增长0.88%。同时,2023年1-9月,百望云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KA客户仅新增了一名,每名客户的平均收入也降至6800元。

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在报告中还预期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将于2027年达至129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0.0%。这也意味着,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毛利率方面,百望云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毛利率长期在50%以上,到了2023年9月末,该业务的毛利率仍有41.5%,而数字精准营销服务的毛利率却波动较大,2022年和2023年1-9月的毛利率仅有个位数,且始终低于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那么,面对行业前景较好、毛利率也较高的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何百望云却不大力发展该业务,反而是去发展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