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上半年业绩增长电商乏力,大单品挑大梁,机构预测继续增 | 看财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燕京啤酒(000729.SZ)发布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呈上涨态势,且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涨幅较高。钛媒体APP注意到,多家机构对燕京啤酒盈利能力的改善给予肯定,并预测下半年该公司将延续涨势。

子公司显成效,华北主力地位不变

资料显示,燕京啤酒由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2012年更名为北京燕京啤酒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共同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7月16日挂牌上市交易。

有趣的是,据燕京啤酒半年报披露,上市公司使用“燕京”商标,母公司按年销售收入的1%、子公司按每瓶0.008元计算支付“燕京集团”商标使用费。半年报显示,本期发生额约2547.68万元,上期发生额约2530.85万元。此外,燕京啤酒使用“燕京集团”工业用地,支付租金。燕京啤酒有偿使用“燕京集团”有关住房、医疗、食堂、办公设施、能源、动力、保安设施或服务,支付“燕京集团”综合服务费。

燕京啤酒虽坐标北京,但早已成为全国化品牌。目前,燕京啤酒有控股子公司50余个,遍布全国18个省(直辖市),销售区域辐射全国,在国内拥有30多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基地,设计产能900万千升,目前实际产能612万千升。德邦证券最新研报强调,燕京啤酒子公司改革成效显著。譬如,桂林漓泉、内蒙赤峰、福建惠泉23H1收入分别同比+16.9%、12.1%、10.2%,净利润分别同比+34.2%、-10.2%、+41.3%,其中,漓泉、惠泉净利率分别同比+2.0/1.4pct。

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在半年报中强调,今年上半年,旗下子公司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前述提及的桂林漓泉在广西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市场地位巩固。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对燕京啤酒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子公司,新增包头雪鹿、四川燕京、衡阳燕京三家,印证U8全国化放量之下,外埠市场拓展渐入佳境。

钛媒体APP注意到,燕京啤酒在大本营华北地区营收仍为最高,报告期内,营收约41.4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五成。其次,燕京啤酒在华南地区拓展较好,营收已达19.16亿元,占比25.13%,是除老根据地华北地区之外,占比最高区域。华东、华中、西北三地上半年营收分别约6.15亿元、5.96亿元、3.57亿元。华中地区较上年同期营收减少7.65%,其余均呈增长态势,西北地区增幅较小,仅不足2%。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营收约76.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8%;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18.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截至2023年6月30日,燕京啤酒负债合计约84.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64.29亿元高出20.18亿元,资产负债率在36%左右。

消费者对燕京啤酒印象最深的是啤酒产品,啤酒的生产及销售业务占该公司主营业务九成以上。2023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分行业看,啤酒营收约70.61亿元,占营收比重92.61%,较上年同期增长9.51%;其它行业营收约5.64亿元,占营收比重7.39%,较上年同期增长22.66%。

除啤酒,燕京啤酒还生产水、啤酒原料、饮料、酵母、饲料等产品。上半年,啤酒、饲料及其他产品营收分别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以饲料63.36%增幅最高。但天然水、饮料营收分别约804.62万元、3185.54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44.38%、3.89%。

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23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28万千升,同比增长7.0%,啤酒行业消费场景多元化喝高品质产品需求凸显,高端化趋势持续。

在此背景下,燕京啤酒于财报中指出,其与行业前五名啤酒企业纷纷布局高端啤酒市场,加大营销力度,产品结构升级,龙头效应显著。钛媒体APP了解到,从目前披露的几家啤酒企业来看,业绩均较去年有所提高。

重庆啤酒(600132.SH)上半年业绩优于燕京啤酒,营收约8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7%;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8.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9%。珠江啤酒(002461.SZ)与惠泉啤酒(600573.SH)规模较小,但均有提升。其中,惠泉啤酒营收约3.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227.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9%。珠江啤酒预增公告显示,上半年盈利亦有最高达20%的增幅。

钛媒体APP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啤酒市场整体不错与旅游恢复有一定关联,譬如,重庆啤酒在新疆、重庆、云南等强势市场就受益于旅游利好,本地品牌得到明显增长,同时产品结构亦得到优化,国际品牌亦得到更大增长空间,嘉士伯、乐堡、1664等将触角延伸至更多渠道和售点,而在非强势市场,乌苏品牌的亲民性、网红特征可发挥优势攻下新市场。

大单品领跑,预计下半年继续增长

燕京啤酒主要销售模式是经销,对重点市场深度分销与协销相结合,部分市场为大客户写作模式,同时会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策略。

不过,从上半年情况看,线上渠道营收并不理想。线上渠道即电商渠道,上半年营收8109.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07%,营业成本达到5729.23万元,在所有渠道中成本增幅最高,增长24.68%,毛利率29.35%,比上年减少19.69%。

据了解,燕京啤酒通过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销售产品,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有燕京U8、V10、精酿白啤、原浆白啤、燕京八景精酿、无醇啤酒等等。

线下渠道好于电商,分为传统渠道、KA渠道,其中,燕京啤酒传统渠道营收约66.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5%;KA渠道营收约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两项毛利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81%、5.38%,达到41.87%、43.57%,毛利远高于电商。钛媒体APP注意到,上半年燕京啤酒投入约2.55亿元广告宣传费,比上年同期增长14.02%。

燕京啤酒线下渠道运营的确有独到之处,譬如在全国布局燕京酒號社区小酒馆,在一线城市打造狮王精酿旗舰店,创新空间消费场景。报告期内,旗下燕京U8大单品、燕京U8Plus、鲜啤2022、老燕京12度特以及狮王精酿等产品销售向好。

尤其是U8大单品,得到一众研究机构重视,安信证券研报指出,燕京啤酒U8持续放量使中高档产品收入加速增长,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此外,针对有观点认为U8月度销量增速放缓,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当下U8产品与品牌力突出、增长势能仍强,短期销量扰动无需过虑。

兴业证券研报亦认为,燕京啤酒U8大单品延续高增,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改革成效持续兑现。中长期看好公司改革加速、降本增效成效渐显,十四五期间利润率提升空间巨大。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啤酒消费整体逐渐向好,叠加燕京啤酒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发展势能客可观,公司有望实现U8在2025年销量100万千升的高端化目标。

燕京啤酒有所不同,重庆啤酒亦清楚2023年传统B2C平台流量遇到瓶颈,但重庆啤酒却吹出了加速抖音及社区团购业务扩展的号角,因此仍取得了一定的销量增长且提升了市场份额。并强调,电商渠道在新品打造和品牌建设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按产品分,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上半年营收约4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1%,但47.01%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56%;普通产品营收约2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0%,32.17%的毛利率较上年增长2.19%。

提及2023年下半年预期,燕京啤酒在财报中指出,公司将持续强化总部智能,在产销分离、数字化管理、供应链转型、人才储备发展等多维度发力,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经营业绩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截至8月23日收盘,燕京啤酒每股报收于10.26元,每股跌1.91%,总市值289.18亿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方璐)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