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鼎股份回应高温超导“热议”,利润当前难体现,形成销售规模尚需时间 | 直击股东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3月,有关国外“室温超导技术突破”的消息爆火,相关概念股引发关注。其中,永鼎股份(600105.SH)被选入“概念股”中的一员,但公司曾对外回复称,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科技、海外电力工程、汽车线束及超导电力,不涉及“室温超导”相关业务,也未开展相关研发和投入。尽管如此,还是难抵市场热情,据钛媒体APP统计,公司在今年3月-4月内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5%,直到5月才有所回落。

在5月16日永鼎股份的年度股东会的交流环节,现场的投资者仍然对永鼎股份的“高温超导”业务较为关注。在会上,钛媒体APP也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质疑与疑问与永鼎股份做了相关交流。

公司称高温超导业务量今年将翻倍

据了解,高温超导技术作为21世纪电力工业的高薪技术储备之一,其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十分可观,超导电缆、超导电机、超导磁悬浮、核磁共振等产品,都离不开高温超导技术。

永鼎股份在年报中“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一项中,对“室温超导”的表述是,报告期内,高温超导带材及项目应用收入增加,产业化加速落地。公司以业内独有的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应用于高温强磁场下的高载流超导带材,进一步推进了其在超导感应加热和可控核聚变堆的应用。

尽管永鼎股份在年报中表述高温超导业务已经给公司带来了收入,但却并未透露具体数据,董秘张国栋在现场也回应到,“该部分业务的占比还十分微小,体现出的利润也不是很多,距离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尚需时间”。

不过,永鼎股份在股东会上也强调了室温超导的行业前景。张国栋称,“前几年做这部分业务的时候确实很辛苦,因为它的产业化一直迟迟没有落地,但到了2022年,该技术已经有两项具体应用,给公司的业务增长打开了新局面。一个是磁感应加热炉,从2022年12月份开始,公司已经开始批量供货了,主要用于电解铝等行业。传统炉子需要四个小时加热,磁感应加热炉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另外一个是销售给可控核聚变厂家,等离子所等等。

而对于该部分业务的具体销售预测,董秘回应钛媒体APP称,“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磁感应加热这方面,至少在今年基础上翻个两三倍是没有问题的。但整体起量还是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

董秘回应大额担保质疑

在股东会上,永鼎股份还审议了《关于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永鼎股份为控股股东“永鼎集团”申请银行授信提供担保,担保额合计为3.35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实际为永鼎集团提供担保余额为9.7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2022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32.37%;此外,公司为永鼎集团提供的担保,由鼎欣房产和作为实际控制人的莫林弟提供了保证反担保。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永鼎股份及子公司对外担保(含控股子公司)总额约为30亿元,实际担保余额约为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2022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74.61%。

值得注意的是,永鼎股份的控股股东永鼎集团对永鼎股份(含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29亿元,实际担保余额为25亿元,但从财务数据上看,截至目前,永鼎集团的净资产只为21亿元,负债总额高达70亿元,其2022年净利润亏损2674.35万元。

而鼎欣房产的财务表现则更一般,截至2022年末,鼎欣房产的净资产只有1.35亿元,负债总额为305.99万元。在公告中,其只公布了2022年1-9月的数据,其营收仅为26万元,净利润亏损79.60万元(未经审计)。

钛媒体APP了解到,鼎欣房产也属于控股股东永鼎集团的子公司。不过在此之前,鼎欣房产原是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2013年,却因为经营不善被剥离出上市公司,并且至今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为上市公司提供高达25亿元担保额度的主体,两者身家加在一起却无法覆盖25亿元。对此,钛媒体APP询问公司,其中是否存在一定风险。

对此,永鼎股份董秘张国栋对钛媒体APP表示,“从账面上看确实存在风险,但实际情况是,有些资产采用历史记账法,比如投资的是一块,到现在市场价格可能远不止这个数,目前,我们没有专门统计这些账目,不过公司董监高在审议这些议案的时候,是会考量覆盖能力的。另外,永鼎集团对应(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也能够远远覆盖这部分。”(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