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芒格看亚马逊的思维,来理解“独角兽”们的不赚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1喜欢:33

“进入者悄无声息,迅速就可以达到规模效应的很高水平,迅速可以把价格改变,整个供给和需求曲线会变化。”

“结果的顺序和结果的分布没有关系,它是一个随机分布。”

“亚马逊干了好多跨界的事吧,要说不靠谱,你细想想,贝佐斯跟贾跃亭不是一样吗?这边讲正循环效应,那边跟你讲生态化反。”

“亚马逊真的是在中国做不大的,在民智没达到这个level的时候,真正出现独角兽,永远不可能,土壤决定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钢铁侠和贝索斯都是用这种第一性原理思维的人,他们考虑问题是一种重新倒推过来思考,为了做成这个事,我需要怎么样,然后再怎么样。这是非常有趣的。”

以上,来自6月9日“聪明投资者”价值研习社上,南京望岳投资总经理南添做的“价值认知进化与实践”分享。

这次课程,仅3个多小时报名结束,3个小时课程延长到4个小时仍无法结束,课后读者久久不舍离开,鼓励“聪明投资者”把价值投资传播进行到底。

南添老师在课上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

1、长期价格涨速与净资产增速同步。

2、长期盈利能力最重要。

3、个体的盈利增长稳定性最重要。

在这个三段论的基础上,南添做了永辉超市和亚马逊的案例分享,“聪明投资者”今日上线部分语音的线上课程,以下是关于亚马逊的案例片段。(文末还有重磅彩蛋,绝对不能错过!!!)

一、关于利润的非线性思维

绝大多数企业的报表利润和真实的盈利是不一样的,我解释一下为什么?

你们已经知道了,所有企业特征是做投资,盖新的工厂,开新的门店,之后,从客户手上收上钱,分给股东一部分钱,再进行扩大生产。

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是一种会计期间的差异,亚马逊是个极其经典的案例。

亚马逊把所有将来要花的资本支出,全部提前到现在来花,你看着不就是不赚钱了吗?也就是说,它改变了一个时间轴的现金流的分布情况。

我们来看下一张图。

传统企业是这样匀速的去做事情的,亚马逊的想法是什么?为了得到后面这个山峰,前面可以一路亏,最后再越出水面,赚最多的钱,这是一个什么思维?指数思维,非线性思维。

我们观察到的工业时代,是一个线性世界,咱们学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也可以这样问,已知五个厂商向一个市场供应多少商品,当进入第六个(厂商)之后,整个供给曲线会向右侧移动多少。

问题是,现在的世界不是这样的,进入者悄无声息,迅速就可以达到规模效应的很高水平,迅速可以把价格改变,整个供给和需求曲线会变化。于是,根本不是这样一个模型特征。

注意一个细节,什么叫利润?利润不过是社会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亚马逊报表不挣钱,实际上它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了,占用上下游的资源越来越多了。

所以,中国有很多骗子老板都是先骗先做大,他也有道理的,东西是不是他的?不是!是不是归他用?是的。它叫不叫利润,有多大区别呢?没有区别!

我想讲的意思是,站在商业世界里面考虑问题,可以更抽象一些,更直接一些,不要成为一个书呆子,天天捧着个报表。报表不过是某一次成绩单,它真的不能够反映问题。

二、扭曲的报表:结果的顺序和结果的分布

尤其遇上亚马逊,主观刻意的扭曲所有报表区间。正常报表是一年怎么样,但你碰到一个老板,非要把后面十年花的钱花在今年,当然报表扭曲掉了。

好比说,你问别人,今天取那么多钱回来?他说,哦,我儿子今天幼儿园去报到,我打算把他到大学的学费先交了。

你马上说,这人抽风了,但是那人说不是的,我们这边说了,只要交的话,帮你上清华北大,而且不用考虑通胀。我算了一下,我投资能力不行,不如现在全交了。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一个技术升级飞快的世界里面,绝大多数科技类的东西,将来是更值钱了,还是更不值钱了?(读者答:不值钱)

你再想想看,资本支出对科技类企业到底是前面花好,还是后面花好?(读者答:前面)

这个是很有趣的话题,亚马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案例,它说明一个事情:结果的顺序和结果的分布没有关系。

亚马逊很早就想明白这个问题:连续的稳定盈利是结果,但是一辈子挣的钱的分布是这样,我为什么不把整个分部扭曲成这个样子,可能总面积一样。

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我按照这个方式去做的话,从这个阶段开始,我可能后面就没有竞争对手了,因为我竞争优势形成了。

刘强东去找张磊要钱的时候,只要8000万,张磊说不要,你要你就拿走两个亿、三个亿,我们把人家全部干死为止,你不要挣钱,我也不要你挣钱,这是很经典的。结果的顺序和结果的分布其实没有关系,这是个随机事件。

非常有趣,亚马逊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塑造竞争优势,后变现,为什么前面要挣钱?我可以不挣。但有一个问题,因为是在美国,才有可能这样。

请问,看上去比较像亚马逊的我国企业是哪一家?(读者答:京东)

乐视啊。你看,亚马逊干了好多跨界的事吧,要说不靠谱,你细想想,贝索斯跟贾跃亭不是一样吗?这边讲正循环效应,那边跟你讲生态化反。

(读者质疑:一个有现金流,一个没有现金流。)

这说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亚马逊)是有现金流的,这边(乐视)是没有的。

但我又反过来问,我们贾老板不是更加极端的版本吗?他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了,那边还要考虑现金流,这边就不考虑现金流。

当然,我是开个玩笑。意思是说,通过这样可以想明白一个问题,贝佐斯要是真的在A股上市,绝对不可能容忍它的。

这就是两个国家民众心智的成熟程度的差异。

各位想象一下,我们两个人都不说话,坐在这里,其实我想到了,(如果)我这样做,你会怎么做?你也考虑过了。

经过反复博弈之后,如果我们俩是高度理性的智慧生物,在我们各自的决策树当中,快速地经历决策,发现最优质的方式是,比如握手不打了。

成熟国家是没打之前,双方就想清楚了,不成熟的人的心智是什么?他要经历过才知道。

站在这个角度讲,亚马逊真的是在中国做不大的,中国不可能在现在民智没达到这个level的时候,真正出现独角兽,永远不可能,土壤决定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分享到的是独角兽的结果。

那你肯定就想问了,是下图中的哪一段就不好说。

财务上更清晰的,如果你确认的报表净利润越少,你越少交企业所得税和各种各样的税。很多企业要研究税盾,或者玩各种避税方法,贝索斯是另外一个想法,“我干嘛避税,我把以后花的钱拿到现在花,不就不交税了吗! ”

芒格关于这个事有一个简单的讲话,讲得很清楚,意思是如果一个企业每年得交一点税,和企业把这笔钱攒到最后一次性交税,根据复利的结果,哪个更有利?

最后再交。而且之前会让你的现金流更强,毕竟一个企业在发展阶段,账上多点钱总是好的,你干嘛每次都先交呢。

亚马逊采取的方法,在会计上是非常行得通的方法。

三、PE型思维:把所有问题前置

对亚马逊而言,最好的观察方法是观察它扩大了多少总资产,而不是净资产。

通过亚马逊这样一个极端案例,我告诉大家,完全可以用内在价值的分析方法——真正的价值投资方法,从头到尾分析过来。

芒格一早就分析清楚了,只是巴菲特不肯买。因为巴菲特还是传统商业世界成长起来的人,他更希望看到竞争优势出来,带动净利润的现金流出现稳定回升了,他再买。

他还有第二个要求,他要这个案例得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也是高度理性的人。

芒格的牛叉之处在于,他可以想象人类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

他可以想象一下,比如说按照这个事情,未来有三条路,三条路一共可以分成11条,这11条路里面有9条,历史上有哪几个案例,ABC3种案例对应,9条路径里的不同结果,还有2条人类没有出现过,但是根据碳基文明深化、什么22种心理学模型等等,它其实还有六种走向,期望值多少。

芒格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巴菲特是说,“不行,我们必须要等到11条路径都有案例,我们再做,我不想冒险。”这是风险偏好的不同。

某种角度上来说,巴菲特其实没有投过任何一个VC型、PE型、或者日后带来巨大社会价值的企业,他都是要等到果子熟得不能再熟了才去摘。

但倒过来讲,其实对社会的贡献在后期是有衰减的。为什么在前期,它的商业价值体现得特别多?你们看伯克希尔的股票走势也好,看报表也好,看(股东)信也好,也有这个结果,因为之前是一个供给不足的时代。

如果你买了喜诗糖果的股票,喜诗糖果可以扩大生产,在供给不足的时代里面,他的加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本。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可以扩大供给,都是有利的。

但是到了人类完全进入信息时代的时候,对不起,供给已经不是不足了,现在供给是过剩了。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更加高效地采集需要。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伯克希尔的PB(市净率)低于1的原因。

一般分析员都说,一个美股公司如果是多元化经营,估值比较低。

要我说,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它整个目前的商业组织体,基本还是以供给不足时代的企业基因思维形成的,所以,在新的时代里面,它的价值下降了。

这个没有办法,这是每个人的路径的问题。我高度鼓励大家能够有可能去从事一些关于实业、创业、VC、PE的工作,好好地理解这个事。

并且能够像亚马逊这样的一种极端思维,把所有的问题前置,放到前面来思考问题,然后你会得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结果。真正的第一性原理嘛。

钢铁侠和贝索斯都是用这种第一性原理思维的人,他们考虑问题是一种重新倒推过来思考,为了做成这个事,我需要怎么样,然后再怎么样。这是非常有趣的。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