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生产过程

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2喜欢:13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百年以上老窖池是浓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资源,五粮液拥有一大批连续发酵不间断使用的古窖池群其中最珍贵的莫属“501”车间的179口六百年以上老窖了。

五粮液用10斤粮食产出3斤酒,其中只有10%-30%才能达到五粮液品质,其他的只能用于低端系列酒。

珍贵的501车间的179口六百年以上窖池能达到50%上的达标品质,这50%上优秀品质老酒用作调基酒口味时使用。

523车间则只有20%达到五粮液品质,就是和窑池的年份相关。


五粮液提供高淀粉的种子给农民种,丰收后由公司比市场价略高收购,这个过程需要5个月时间周期比一般种子季节长,一年只能种一次。


制曲:先把曲打粹加水搅拌压制成型(粹细的程度和水的多少相当难控制),放入存库20-30天吸收微生物。

酒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曲,把粮食中的淀粉转换为糖,再由糖转换为酒,还有提香的功能。开窖-分层起糟(做出来的酒每层口味不同)-配料拌和上甑-蒸溜取酒(掐头去尾,前面的度数高味杂、后面的味略苦)--出甑取料摊凉(用近100度的水泼洒,促进五粮中的淀粉糖化有利于糟酿良好发酵)-下曲拌曲(新曲)-入窖(分层入窖)-百年窖泥封涂--

$五粮液(SZ000858)$


以下截取之前文章:茅台五粮液的生产秘密


承接茅台供不应求的溢出需求,五粮液优势最大。

第一条优势就是有产能。

浓香酒的特点就是酒窖越老,优质基酒产出率越高(目前人工老熟技术大约可以将新挖的窖池达到20年至30年窖池水平)。

因此,优质基酒产量主要与两个因素挂钩,一个是窖池数量,一个是窖池年龄。

窖池的年龄,决定了其优级酒的出酒率。20年以内新窖一般产不出优级品好酒,20-50年的可以生产5%-10%的优级品好酒,50年以上的才能产出20%-30%的优级品好酒,百年以上老窖优级品率更高。

五粮液的窖池老的新的都有,所有车间全部以5打头命名。其中奇数命名的车间就是酿酒车间,比如501、503、505……,偶数命名的车间就是配套车间。


数字越小窖池越老,数字越大窖池越新。

501车间是五粮液的招牌和命脉,也是未来五粮液打造奢侈品白酒的基础。

这个车间主要是建国初期将宜宾本地9家酿酒作坊收归国有,合并形成的。

其产能约450吨,包含了著名的尹家长发升16口明代古窖,大约75%有350吨(5月官方视频为50%)左右,是可以生产五粮液及其以上品质产品的基酒。

503车间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政府投资兴建的,产能约700吨。距今超过60年(加上老熟技术,可以按80年以上考虑),优质基酒产出率也比较高。


按照50%估算,估计年产350吨左右五粮液及以上产品基酒。

改革开放以后,1979到1986年,五粮液陆续投资新挖酒窖约1万吨。这部分酒窖距今约40年上下。加上老熟技术优品率按25%估计,年产2500吨五粮液品质的基酒。

1992年到1994年,五粮液陆续又新扩9万吨产能,这部分窖池目前估计优品率达到15%左右,1.35万吨五粮液品质的基酒。

2000年~2004年,五粮液再次扩张,新建产能约13万吨。这部分估计每年能贡献数千吨五粮液品质的基酒(按照5%优品率估算6.5千吨左右)。

其中2002年建成的523车间,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酿酒车间,占地450亩,有窖池1.1万口,年产基酒5万多吨。

五粮液的腾飞和今日的地位,与改革开放到2004年间的这些产能大扩张分不开。

五粮液公司白酒产能达到约23.2万(450+700+10000+90000+130000)。

其中可用于五粮液及以上品质产品的基酒约350+350+2500+13500+6500=2.32万吨。

过去十年,五粮液陆续又进行了一些扩张,但这些产能主要生产中低端白酒,同时为长远的未来提质扩产做准备,对目前高端白酒的产量贡献很小。


上周交易:卖出之前补仓,小孩用过年红包买的中概互联etf下跌20%,目前转灯变红、分众传媒也转灯、洋河(他们也有一手)也盈利10%,终于不用老是被说爸爸不行了。


全部讨论

04-24 11:49

11

2022-08-01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