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上千HR专员,全时招聘的超级AI是怎样的?AI领导力之企业生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AI领导力之企业生态

海纳AI是谁

“到目前为止,海纳AI已经做了中国用人量最大的八个行业。每个行业中排行老大,老二、老三大型集团我们都已经是基本上做完了。有一些行业,我们基本上已经把排在前十的基本都已经做完了。”

近日,在行行AI发起的AI Open Talk活动上,关于AI对不同行业的应用赋能主题分享中,海纳 AI CEO梁公军分享了AI在招聘领域的应用成果。

左一为海纳 AI CEO梁公军

海纳AI致力于以AI技术赋能人力资源行业,帮助人才和企业做好人岗匹配、提升组织效率。据它提供的数据,它已经是AI招聘之中的最大服务商。

4年来,包括顺丰京东等公司在内的全国共计约500万快递小哥,都是通过海纳AI招聘上岗的。

从创立至今共5年的时间里,海纳AI主要聚焦于两个场景:第一是大规模的基础岗位的招聘和面试评测,并且已经服务于包括美的、海信、吉利汽车等10万人以上的大集团;第二是各集团的销售包括瑞幸咖啡的店员、店长、咖啡师;香格里拉酒店服务员等,都是由“百分之百”通过海纳AI完成招聘。目前海纳AI已经累计为企业提供了800万人次的招聘量。

海纳AI替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规模招聘需求与AI面试天然适配。

第一,效率问题

传统的招聘面试工作需要于企业招聘的HR的“人力”, 光招聘工作就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名HR专员,而招聘流程往往用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耗时长,效率低之外,万人以上的招聘还容易让整个集团都忙得“人仰马翻”。

第二,成本问题

对于大型集团,光招聘工作就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名HR专员,本身也是一项很大的人力成本;而很多用人规模大的集团在集中招聘的时间段,往往还需要提供招聘班车、面试场馆等配备服务,造成更多时间、人力和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成本支出。

第三,标准问题

企业各地分公司HR对人才缺少统一的评估标准,加上大型集团各分公司的管理与组织架构的复杂性,HR招聘时,评估标准也较为主观甚至带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各地招到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但是,有了AI工具之后,大规模的招聘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改观。

AI面试的高效率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规模招聘需求天然适配。一套海纳AI的招聘方案,可以完全改变过往劳动密集型大型集团公司用几百名HR专员、用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需要完成的招聘工作量,并且比传统的HR经历具备更多优势。

首先是AI的效率优势。海纳AI的AI面试官(数字人)可以7×24小时自动面试候选人,代替HR进行介绍和提问,候选人只需在手机上录制短视频回答,AI自动给候选人打分 ,因此可以做到支持数十万人同时面试,企业在后台就能看到所有候选人的面试成绩,省时省力缩短周期。

其次是AI替代人力的成本优势。以销售场景为例,在沃尔玛的1000多家门店、瑞幸咖啡全国约18000多家门店,海纳AI都可以通过扫码面试,海纳AI将二维码贴进各个门店,应聘者像点餐一样扫码面试,然后进入全自动测评流程,完全避免了以往HR到要各门店坐镇面试的各种成本支出。

再者,AI很容易实现标准化。海纳AI用5年时间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岗位建模SOP流程。

在为客户定制专项Agent的过程中,通过对客户企业进行业务访谈、岗位梳理等前期工作,海纳AI帮助客户量身定制一系列岗位人才模型,涵盖仪容仪表、身体素质、心理状况、表达能力、通用素质、专业能力等多种能力维度。不同岗位会有不同的人才模型。在面试时,AI基于这些模型筛选候选人,结束后生成一份面试评估报告。

此外,AI还能长效跟踪和数据更新

传统的HR是一套非常系统的工作,完成招聘后,还有包括培训、考核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持续跟进,尤其对于人口密集型大型集团来说,整套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人力和管理成本才可以实现稳定发展的工作。现在,借助AI,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数据化,并在动态化基础上建模。

候选人入职后,海纳AI还会追踪这些候选人在企业的表现与绩效数据,再反馈到人才模型,进一步改善模型的评估体系。如此一来,积累的样本数据越多,AI模型的准确度越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和效果也因此不断升级。

此外,AI还具备自生长能力,在更大规模和更细维度数据的投喂之下,AI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建模速度也越来越快。海纳AI最初服务于顺丰的时候,用了13个月时间做顺丰的HR模型,现在则只需要2周时间就完成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HR模型。AI这种能力将让AI+千行百业都有可能以加速度的方式行进。

敏锐者的礼物——海纳AI进化史

海纳AI并不是一开始就投身于AI赛道,2019年初创立之时,海纳从社群做起,意图建设互联网招聘经理的社群,当时的愿景还是“将全国互联网领域的招聘小伙伴们聚集起来,分享闲置简历,发布职位需求,学习专业知识,聊聊职场八卦等,建立一个互助互利的招聘HR圈子”。

2020年初,疫情的爆发让“视频招聘”应运而生并成为主流,春节后将近1个月的时间里,视频面试的使用量和用户量出现了10-20倍的猛增。面对这样的行业“变化”,海纳敏锐的判断出趋势和机会,并适时推出视频面试设计的解决方案:海纳视频面试,且专门服务于大中型公司。

GPT技术的出现,为海纳AI提供了飞跃契机。海纳AI是最早发掘GPT超长能力的创业公司之一,借助GPT利用海纳1亿+高质量标注面试数据和招聘专家行业知识,打造出行业大模型Hina AI 2.0,将海纳AI打造为HR伙伴“抢人更快、选人更准”的超级智能助手,为各公司“组织数智化”战略打造坚实的“人才数智化”基石。这一步也因此促使海纳AI建成了“行业头部标杆客户最多、面试量最大”的壁垒。

海纳 AI CEO梁公军

2023年5月,Google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了新版本的大模型,并将其融合进了Gmail、搜索、Pixel等一系列产品中,梁公军敏锐的判断:Google模型开始卷价格了,AI2.0会快进到“应用为王”的阶段,谁控制大规模用户入口、谁获得最大价值、并进而主导整个生态链的进化。

他对AI发展的预判是:拥有专有数据、专有业务逻辑,积累越久,壁垒越高,很难被底层通用大模型冲击;基于专有数据做垂直模型,大有可为,这与国内很多同行不谋而和。

AI机会与海纳的志向

梁公军选择AI+HR的赛道背后,他对AI发展格局也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未来AI行业格局大概率将是“10横N纵”,“10横”是云服务商加持的通用大模型,“N纵”是若干行业模型。

所以,在具体的技术建设中,海纳AI的着重于两项能力的建设:即团队对于HR的专业认知和AI技术的专业能力。海纳AI底层能力是两部分专家的能力:10%成员是来自微软咨询部、SHL、IBM Service等知名咨询公司的解决方案顾问,70%成员为产品研发,来自微软、字节、腾讯美团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研发。

这使得将行业方案与AI技术深度结合的同时,在多年研发与实践中数据积累和技术的互动支持。海纳AI将人才结构化拆解为7个能力维度组、200多个细分维度、并对每个维度进行AI自动量化评估。

海纳AI基于开源大模型,利用自身掌握的1亿多条面试相关的标注数据和招聘专家行业知识,训练适合面试场景的自研AI行业大模型。

在这套模型中,除了身份信息等基础信息,海纳AI自研算法还有一系列细致且科学的杀手锏,包括自研微表情维度做辅助的分析,自研一套动作捕捉算法考察工人手指灵活度等在内的肢体能力以及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量化测评。

有了这个基础, AI技术之于HR行业发展也有了更多想象力:在梁公军的设想里,海纳AI的岗位人才模型,不仅可以为行业建立人才标准,还可以推动技能培训、考证考级等职业培训的发展。

共识:AI真正的能力在千行百业

AI Open Talk沙龙上,多家AI应用企业创业者和科学家已逐步形成共识,AI发展方向和行业机会,也日渐清晰:随着开源大模型的兴起、训练成本的大幅降低,各类行业模型会大量涌现。任何技术都是一层窗户纸,有第一个人发现发明,就会有无数同行随之学会,并被大家前赴后继优化迭代、激烈竞争、最终普惠大众。

梁公军分析道:海量专业的高质量数据+精准可信的业务逻辑才会成为专业大模型的壁垒。而他的指向也变成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

“海纳作为AI应用开发商,愿与同行一起,结硬寨、打呆仗,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又一次建设美丽新世界的巨大机会,就在眼前,一起努力”。从2023年5月发愿至今,梁公军以事实验证,海纳AI正走在这条路上。

这与国内主流投资者关于AI发展趋势的判断不谋而合,2023年12月,海纳AI获得联想创投独家投资,这是中国AI面试测评赛道公布的首笔融资,也是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在垂类行业场景中的一笔重要投资。

这笔投资,毫无疑问是资本眼光、技术能力、应用场景一次切实的不谋而合。

附录

海纳AI是北京群星闪耀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由梁公军与微软副总裁Azure AI Research曾南山博士、原光辉国际全球合伙人Steve Jiang等AI及HR专家在2019年共同投资启动。

2019年2月,由北京市群星闪耀科技有限公司启动;

2022年12月,完成Pre-A轮融资,由阿米巴资本和集智未来联合投资;

2023年2月,打造行业大模型Hina AI 2.0;

2023年11月,完成A轮融资,联想创投独家投资;

2024年1月,企业客户突破5000家,累计面试量已超过700万

全部讨论

这家公司用ai协助招聘,帮到了这么多大公司,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