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颗!卫星互联网建设大幕开启(附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今日卫星互联网概念股继续表现活跃,$航天智装(SZ300455)$$天箭科技(SZ002977)$$合众思壮(SZ002383)$上海沪工达华智能等涨停。

消息面上,7月9日19时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1)全球宽带无缝通信,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有效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匮乏地区互联网接入问题;

(2)延时与地面网络相当,卫星网络布置于近地轨道,数据信号在卫星与地面终端往返传输延时被大大降低,达到几十毫秒级别的较低延时;

(3)高通量卫星技术日渐成熟,高频段、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等技术的使用显著提升了通信能力,降低了单位宽带成本,能满足高信息速率业务的需求,极大的拓展了应用场景;

(4)建设成本低于地面通信设施,与地面5G基站和海底光纤光缆等通信基础设施相比,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现代小卫星研发制造成本低,软件定义技术又可以进一步延长在轨卫星使用寿命。

按照轨道高度,通信卫星主要包括LEO(低地球轨道)、MEO(中地球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以及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同时,地球上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30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

建设卫星互联网是解决地球“无互联网”人口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网络信息地域连续覆盖普惠共享的有效补充,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内主要市场对卫星互联网需求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447亿元。

近年来,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及商业化服务,行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纷纷加快布局。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各省市层面,多项扶持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的规划政策陆续发布,为促进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计划的星座项目大部分已经发射了试验星,从已经发布计划的卫星星座规划来看,卫星互联网卫星规划总数量超过1.6万颗,其中中国星网的星网工程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

此次卫星互联网试验星成功发射显示行业推进加速,卫星互联网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卫星通信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将有力保障行业快速发展。

重点关注:信科移动震有科技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雷科技、中国卫通中国卫星佳缘科技航天宏图中科星图霍莱沃坤恒顺维等。

相关阅读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

“卫星通信”大时代来临?(附股)

投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此处分享的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没有人能够仅凭这一点就能取得投资成功。眼光比能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xusong888888)

全部讨论

2023-07-12 19:26

列出来的,都是想让你看到的。谁能给出来几个未被提及的?

2023-07-11 23:21

明天航宇微300053接力

2023-07-11 23:01

互联网卫星以低轨为主,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6万颗卫星。中国预计7年内发射1万2千颗卫星。FPGA应用卫星电子元件关注@你胸大说呢都对 安路科技复旦微电紫光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