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回收产业及概念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0喜欢:17

近期关于动力锂电池回收的利好消息不断。

一般来说,当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约 80%~70%以下时,就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

但80%~20%这一区间,动力电池的性能仍然可以满足很多设备的能源需求,仅当容量下降到20%后才需强制报废,这也被称作电池的能量价值再挖掘。

最为理想的动力电池回收业,是将退役的动力电池寻找其他应用场景继续服役,彻底用不了后再拆解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元素。

然而受多方面影响,现阶段的拆解回收路线要远比梯次利用路线更为成熟,现实往往是退役电池直接报废而不进行任何再利用。

锂电回收经济性强,电池厂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但是对比发达国家锂电池回收产业,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网络主要由中小回收公司组成,难以得到有效回收;

二是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工艺水平不健全,较难保证资源回收效率;

三是存在没有经营许可的企业非法从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快建设良性产业生态系统的进程。

在废旧电池前处理过程中,有较多的步骤。主要有放电、热处理、分选、净化、结晶、反应、干燥、分离等步骤。

在锂电池材料回收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提取工艺分类,可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回收技术分为 3 大类:(1)干法回收技术;(2)湿法回收技术;(3)生物回收技术。

我国目前具有工信部认定的具备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仅有47家。而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我国在业/存续的企业中经营范围包含动力电池回收的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091家。由此看出,我国大部分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

从 2015 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以及电池材料的趋势性变化(向着高镍三元材料的方向发展),钴、镍及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将受到一定幅度的提振。这使得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经济性得到进一步重视。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前瞻根据市场行业测算,在价格并不存在波动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超过170亿元。

鉴于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将迅速放量,2030年锂电池回收规模在中性预测下可达1089亿元。

相关概念股:

1、宁德时代(300750.SZ)

提前布局回收领域,拥有领先的回收技术,镍钴锰回收率达99%以上。

2021年公司在湖北宜昌新建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与德国BASF合作拓展欧洲市场,推进回收业务快速发展。

2、格林美(002340.SZ)

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的两大头部企业之一,构建了全球先进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动力电池包再造”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

格林美拥有3个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回收处理废旧电池(除铅酸电池外)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

3、南都电源(300068.SZ)

已在全国建立三十多个具有回收、储存、运输资质的专业回收网点,当前已构建了完备的废旧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回收网络。

首期锂电池回收项目已顺利投产,初步形成锂电池产品闭环。

公司规划建设10万吨锂电回收工厂项目,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于2021年三季度投入试生产。

4、$迪生力(SH603335)$ 

公司持有控股子公司广东威玛55%股权,广东威玛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以及资源化再生利用等相关业务。

5、$超越科技(SZ301049)$ 

拟使用全资子公司安徽德慧为项目实施主体,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工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形成6万吨/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力,项目预计总投资4亿元。

6、赣锋锂业(002460.SZ)

拥有完整的电池制造及回收技术,拥有1处锂电池回收生产基地(赣锋循环),位于江西新余高新区,主要产品为锂回收溶液、三元前驱体,于2017年投产。

7、$浙富控股(SZ002266)$ 

为我国危废资源化领导者,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将有利于资源化协同。

公司聚焦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回收利用领域,拥有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无害化处 理—资源深加工”前后端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危废综合处理技术与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