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微短剧风口的观察与反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主编温静导读:微短剧为何能如此火爆?它的未来发展又将如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微短剧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风口之上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

来源:CMNC—传媒内参综合

近年来,微短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迅速占领了影视市场的一角,成为了风口之上的新兴力量。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微短剧为何能如此火爆?它的未来发展又将如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微短剧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风口之上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微短剧的火爆离不开其独特的形式和节奏。据《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等。体量小、时长短、节奏快,吃个饭坐个地铁的功夫就能看上几集,且不用过多思考就能快速进入剧情,不得不说短剧确实很符合当下人们碎片化的娱乐放松方式。同时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现戏剧冲突,短剧常以连续不断的反转和悬念吸引人,这种不拖沓又直接的“爽”感,的确迎合了不少观众消遣放松的需求。

其次,微短剧在内容创新上也颇具优势。它不受传统电视剧的框架束缚,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题材和叙事方式。无论是青春校园、悬疑推理还是古装仙侠,微短剧都能够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微短剧还善于融入时尚元素和流行文化,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然而,微短剧受欢迎也引发了争议,这也是因为当下的短剧市场发展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思想深度、制作敷衍、服化道水准参差不齐等,都让其口碑面临着诸多质疑。据统计,2023年微短剧在第三方平台的评价开分率只有3.8%;在已开分的29部作品中,网络评价分布在3.8—7.6分之间波动,其中近一半作品的网络评分在6分以下。

其次,由于其篇幅有限,微短剧在内容深度上可能难以与传统电视剧相媲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讲好一个故事,塑造出立体的角色形象,是微短剧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次,随着微短剧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是微短剧创作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此外,微短剧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构建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微短剧主要通过在线平台播放和付费观看等方式获取收益,但这种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探索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是微短剧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微短剧也需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和支持。

微短剧作为风口之上的新兴力量,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微短剧创作者和投资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作品质量,完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构建,为微短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1

从社交媒体的角度谈

网络微短剧的社交媒体优势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微短剧作为新兴的影视形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从社交媒体的角度来看,微短剧具备以下几个显著优势。

一、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社交媒体以其高速、高效的传播特性,为网络微短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传播渠道。微短剧通过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后,能够迅速被大量用户浏览、转发和分享,从而实现快速扩散。此外,社交媒体的用户群体广泛,能够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的人群,为微短剧带来更为广阔的受众基础。

二、互动性强,用户参与度高:社交媒体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参与,这为网络微短剧提供了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桥梁。观众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微短剧发表评论、点赞和分享,与创作者和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了解观众需求和反馈的渠道,有助于优化创作和提高作品质量。

三、精准营销,定向推广:社交媒体平台通常具有强大的用户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和偏好等信息,为网络微短剧提供精准营销和定向推广服务。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微短剧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口味,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和满意度。同时,这种定向推广也有助于提高微短剧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吸引更多潜在观众。

四、话题性强,易于引发讨论:网络微短剧往往围绕热门话题或社会现象展开,具有较强的话题性和讨论度。这些话题能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引发关注和讨论,形成热门话题或热搜榜单,从而进一步提高微短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观众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就微短剧的内容、角色、情节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形成积极的社区氛围和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网络微短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精准营销和话题性强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微短剧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观看需求和社交习惯,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推动网络微短剧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2

微短剧发展现状

微短剧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力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从现状来看,微短剧市场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与变革。

首先,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微短剧发展的显著标志。随着观众对微短剧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了267.65%。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攀升,显示出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其次,微短剧的内容质量也在不断提升。随着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和明星大咖的加入,微短剧的制作成本水涨船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制作水准和更丰富的题材选择。正规军的入局使得微短剧整体质量大幅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也有所提升,题材雷同、粗制滥造的微短剧逐渐被市场淘汰。

此外,微短剧的传播渠道也在不断拓宽。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微短剧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更多观众能够接触到并喜欢上这种新型剧集形式。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微短剧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观众可以通过分享、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进一步推动微短剧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尽管微短剧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微短剧在内容创新上仍需努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题材重复;另一方面,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构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综上所述,微短剧发展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扩大、内容质量提升和传播渠道拓宽等积极趋势。然而,面对挑战和问题,微短剧产业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3

微短剧未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新形态

不管是内容题材上的创新迭代,还是专业入局者的助推加码、创作生态的变革,都是微短剧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具体表现。当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质量愈发精品,微短剧还有更大的增量空间可挖掘。

微短剧呈现出以下几种新趋势也同样值得关注:

第一,国际化。微短剧出海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有人曾形容:中国微短剧成为继中国网文、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后的第五个全球文化现象。

目前大多数微短剧出海企业都在当地建立了团队,做本土原创微短剧,这样更符合当地用户的审美喜好。此外,国内在制作和商业模式上积累的经验、AI新技术的涌现,都能应用到海外,减少弯路,高效发展。

第二,用户细分化。过去大家提到微短剧,大多都是简单粗暴地按照男女观看比例做对应生产,女频就是霸总、灰姑娘逆袭,男频就是战神、赘婿。就像上文所述,微短剧来到了「创新周期」,面向不同用户做精细化生产变得格外重要。

《2023腾讯视频微短剧年度报告》显示,在腾讯视频观看微短剧的用户群体中,24岁以下占比34.2%,大学生、都市白领、高收入人群、个人独立和成长是微短剧用户的关键词。围绕这些典型用户特征,腾讯视频在男频、女频的基础上做类型再细分,比如男频包括热血、创业、漫改、逆袭,女频涵盖民国虐恋、女性成长、古装爱情,精准化输出满足不同用户观看需求。

第三,商业价值释放。微短剧的商业价值正在释放,成为了品牌的新宠儿。2023年腾讯视频微短剧通过自主招商、品牌植入、品牌定制、剧场冠名等方式,整合了平台内容资源、宣推资源等,为品牌提供多元的合作选择,赋能品牌营销。腾讯视频微短剧2023全年累计品牌合作15家,覆盖食品饮料、零售电商等行业领域,收入及品牌数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微短剧中的应用也将是未来的一大看点。这些技术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和沉浸感,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通过VR和AR技术,微短剧能够打破传统剧集的局限性,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感受。

最后,定制化微短剧也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新方向。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为他们推送定制化的微短剧内容。这种形态的微短剧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也能为创作者提供更加明确的目标受众和创作方向。

总之,微短剧的未来充满了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颖、有趣、富有创意的微短剧形态的出现。

4

微短剧有哪些经典的作品

抖音平台上,今年在抖音上走红的“爆款”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发布当天点赞破500万,全网播放超10亿。将流失海外的国宝进行了拟人化的国风创意,让年轻人都赞叹不已,其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成了一个可爱的女孩,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俩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既充满故事讲述的新意感,同时也让国宝文化的宏大主题得以青春化巧落地,深得年轻人的偏爱与追看。

《我是名角儿》讲述了一个北京女孩与京剧结缘的故事,将京剧主题融合到年轻人的真实生活中,通过恋爱、流行音乐、胡同文化等元素,让Z世代年轻人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该部短剧在一周的上线时间,播放量就已过亿。《超越吧!阿娟》,则是由《雄狮少年》IP改编而来,真实展现了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正能量经历。《谁?异能者之三秒未来》,巧妙地融合软科幻、悬疑推理、轻喜剧三个题材于一体,更是吸引了全域化观众的喜爱。

快手推出的《拜托啦奶奶》讲述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叛逆少女的故事,引发大众对老年群体生存状况与情感世界的关注。此外,快手推出的青春奇幻短剧《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古风短剧《东栏雪》豆瓣评分均在7分以上。

腾讯视频十分剧场推出的《反诈风暴》从电诈案件切入,带领观众沉浸式学习反诈知识,全网话题量超3.6亿。

IPTV共创网络微短剧《欢喜一家人》以“小家庭”折射“大时代”,播出后收获好评。该剧是芒果TV联合全国多省市新媒体重点打造的“大屏聚宝盆”众投计划的首个共创项目,于2023年12月20日在湖南、江苏、广东、山东等16个参投省份的IPTV平台首播。

过去一年,微短剧分账规模也整体扩容。从各大长视频平台公布的分账票房统计来看,2023年分账破500万元的微短剧共计15部。腾讯视频方面,《招惹》以2000万元分账票房位居榜首;《盲心千金》分账1800万元;《见好就收》分账突破1000万元;《反诈风暴》分账900万元;《只是离婚的关系》《结婚吗?好的》各分账800万元。

除了传统影视公司,广电传媒机构也纷纷进入微短剧市场。

芒果TV微短剧《风月变》2023年12月10日起在湖南卫视播出,微短剧上星播出引发行业关注。苏州广电与芒果TV联合摄制的微短剧《一梦枕星河》已开机,聚焦苏扇非遗文化。江苏广电出品的微短剧《司法所的故事》呈现基层司法所的真实故事。河南广电“专业队”也正式进军网络微短剧市场,计划推出微短剧《卧龙先生》《医者为王》。

此外,抖音和华策影视合作推出的《我的归途有风》,延续今年大热短剧《去有风的地方》的风格,让大众再次感受到乡土中国的治愈力和慢生活的美好感。该剧讲述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的高级白领许有风,为帮已故的职场“宿敌”实现遗愿,回到乐山老家,并与青梅竹马的百年川菜店老板谢归途化敌为友,把一道道非遗美食从民间捡起来、做火爆,推向世界的故事。

作品中,男主角谢归途带着许有风一处处打卡,跷脚牛肉、金钱蛋、灯影牛肉、军屯锅盔、冒烤鸭……他们探索每一道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展现城市风貌与人文特色,感受当地人的人间烟火,用“小火慢炖”的方式实现主人公的自我成长。被观众评为 “这个短剧不看以为是正剧,服化道都挺细致,没那么粗糙”。

抖音与柠萌影视合作的都市女性题材短剧《二十九》,展示都市女性在生活与职场中遭遇困境,相互救赎的故事。

《少爷和我》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的热门IP《少爷和我》为基础,剧集在原有综艺IP上升级,融入民国、武侠、现代、无限流等多种题材增加了IP丰富度,赋予两位主角12个不同身份在不同的背景相遇而产生的故事。自播出以来,凭借其新颖的故事设定和出人意料的反转包袱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

特别是,这部作品突破以往微短剧靠低俗化情节语言吸引观众的窠臼,而是注重情节的幽默诙谐,更在喜剧中融入了深刻的现实思考。比如第三集《蓝色彗星》通过心理悬疑的手法表现两兄弟之间感人的手足亲情,催人泪下,被观众称为最虐的一集,观众留言“本以为是来看喜剧,没想到爆笑的同时还意外被‘刀’。”

而《观复猫》是将微短剧与动画制作相结合的全新尝试。如何让微短剧的发展惠及青少年儿童群体、如何为孩子们生产出让家长放心的微短剧内容?这正是《观复猫》这部作品创作的出发点,由微短剧创作机构与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合作推出的动画短剧,面向合家欢用户推出,结合原创音乐讲述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要点。

作品塑造了观复博物馆中七只可爱的“猫馆长”卡通形象,并且特别打造了马未都先生的首个动画卡通形象“马霸霸”。以“喵”趣横生、寓教于“乐”为主旨,运用音乐性+短格式+文化教育的表达特性。一方面,通过微短剧网络传播的特点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覆盖面,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动画这一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态,让青少年儿童群体在碎片时间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信息,达到教育辅导的目的,受到青少年观众喜爱。

《超能坐班族》是当前少有的带有软科幻性质的微短剧,每集时长4分钟,讲述了超能力研发公司客服满玥意外升任部门组长,利用超能力与组员刘星等人一起面对公司危机、共同维护正义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特色在于将职场人内心的情绪与欲望拟化为一个个“神奇”的超能力,比如让下属说真话,打乒乓球时“惜败”,瞬间移动等各种神奇的技能,作品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坐班族日常,为观众带来一场娱乐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存的职场科幻喜剧。主创团队不仅切中观众关心的职场话题,还将深度表达放进科幻喜剧,以幽默方式捕捉社会情绪。

整体上看,此次展播的微短剧在选题立意上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在创作手法上发挥微短剧独特的审美与传播优势,虽然数量不多,但依然是用优质文化作品陪伴人民群众过个好年的新举措,推动春节追短剧成为新潮流、新年俗。这充分说明,微短剧创作必须坚持以内容为王,只有不断创新手法、提升作品质量才能赢得观众认可,成为助推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