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的内测、滴滴的“复活”,数据在未来的重要作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全球封建社会的人均生产效率在几千年间提升的非常有限,那时候的综合国力强盛,跟人口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就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各国的人均生产效率虽有差距,但远非现在这么大。我们华夏民族比较勤劳,再加上人口众多,所以能几千年屹立于世界之巅,非洲等地的人因物产丰富,而导致了比较懒,懒则意味着除了自己吃饱外,不会考虑屯粮的事儿,没有充足的粮食,则人口增长以及吃饱了后的科技发明等方面就落了下风,所以虽有古埃及文明,但广袤的非洲草原再无其他古文明。

但现在,大家能体会到人均生产效率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2022年我国人口为负增长,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心,我们不可能一直指望着廉价的劳动力去创造财富,所以我们一直在提的一个词叫做“产业升级”。

比如工业机器人,对于流水线工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工人理论上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这基本上算是极限了吧?(平均每天14)工业机器人在保养的好的情况下,每天24个小时的工作问题也不大。

所以居士经常在跟熟悉的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2个观点:关于养老,没必要担心,过个30-40年,机器人能够做很多保姆的工作;关于工作,不要做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因为容易被机器人所替代。

看到了吗?科技的进步对我们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的工作将会被替代。没必要抱怨资本家的嘴脸,换你是老板,你是选24小时工作的机器人,还是选择越来越贵的工人?答案好像并不难。

对于数据来说,同样也是双刃剑,而且其弊端可能更甚,这也是为何滴滴这几年一直被“封印”的原因。

如果在美上市的话,滴滴会不会被国外势力裹挟?如果会,那他们会不会出卖自己的数据?

前几年,各大厂的算力不断提升,从最开始统计我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直延伸到其他等等方面。未来的数字资源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最大的价值,当然这个价值对于各大厂来说,是比拼的关键。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价格会不断下探的原因之一,拥有更多的市场,也就意味着能统计不同用户的驾驶习惯,未来再结合推特等社交数据等等,便于马斯克掌握更多的用户数据,从而量身定做为你推荐出合适的保险等等。

比如驾驶习惯偏向于温和的、事故少的用户,他们的保险金额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可能会更低,驾驶习惯偏向于激烈的用户,即便事故少,他们可能也会适当的提升保险金额,在提升自家保险竞争力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家的安全边际。

未来几个综合实力强的国家,一定会围绕数据进行争夺战,而此时把郭家队、民企同时释放活力,则有利于提升综合竞争力。

毕竟看看杰克马的结局就知道,最后,还是可以回收的嘛。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