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米和荣耀电视测评骂战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18喜欢:1

本来只是把闲钱做点投资,就在雪球上关注了小米,但是没想到小米的负面评论源源不断,之前只是简单认为有水军而已,因为在雪球上你不喜欢股票可以不买,但是一直黑的确实不多见。趁着周末有时间,索性就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对于昨天小米荣耀电视测评事件的结果,很多人嘲笑小米,客观说小米确实占下风,卢伟冰虽然是悍将,但跟雷军还是有不少差距,最后微博上的回复也能看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相信下一代小米电视也会升级品质。但关于这件事情让我反思的就是,依据测评结果小米电视的喇叭功率没有荣耀好,然后呢?抛开对小米的偏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还是认为小米电视更值得购买,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不少因素,有品牌长期的影响力和实际的口碑,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些个概念。什么是性价比,性价比简单说就是性能和价格的比,需要强调一下的是这里的性能需要考虑到购买商品的核心需求。如果昨天不是有人把两个品牌的电视放在一起做比较,可能根本体验不出来荣耀比小米电视有什么不同,因为用户看电视的最核心需求是图像也就是电视面板,而不是声音,电视内置的音响只是个功能件,有需求的人会买独立的音响。如果小米电视只有25寸但是喇叭用上最好的BOSE音响,人们还是会选择55寸的大电视。但相同尺寸的电视小米确要便宜1000到2000,相同的核心体验,更低的价格,小米就占了上风。这才是原因,核心需求上的性价比小米电视还是最有竞争力的。

我们继续往下思考也是我今天主要想说的,有了性价比就一定被人接受吗,好像也不是。当年iphone4横空出世,在打电话的核心需求上还没有比诺基亚高。即使当时iphone4贵的离谱,但给人感官体验上带来的惊喜要大大高于它昂贵的价格,iphone4重新定义了手机,手机核心需求已经从打电话升级到了信息获取终端,给用户有了超乎预期的体验感受。只要用户有购买力就会去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一些商品上用户愿意追求感受而相对不考虑价格。

所以,相对于性价比的概念,用户对产品的感受和价格的比例能更好的概括,因为下面要对这个展开讨论,姑且就先简称为感价比吧,或者Feeling价比

简单的公式就是:感价比 = 用户对产品的感受 / 价格

或者 Feeling价比 = Feeling值 / Price

FB值越高,用户购买欲望约强烈,商品越有竞争力。

(有球友说这个值如何量化,目前只能通过几个核心单项对比得出相对值,至于相对值怎么量化,有时间会试着做一下,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我们简单验证一下公式的合理性。

Mate 30 pro感价比 = Mate 30 pro的感受/Mate 30 pro的价格(6899)

iphone 11 pro max感价比 = iphone 11 pro max的感受/iphone 11 pro max的价格(9999)

Mate 30 pro从性能上来说已经跟iphone 11 pro max没有多少差距,一些重要的硬件指标已经领先,加上今年美国制裁华为激发国内的爱国热情,只要有购买手机的预算,大多数人会选择Mate 30 pro。

但在国外华为手机没有了google的基础服务,感价比就要比三星,甚至小米OV低很多。就像在国内,如果苹果手机再好,用不了微信微博照样没有感价比,人们使用手机的核心诉求是获取信息,而不是获取硬件性能,手机的硬件属性只是帮助人们更好的获取信息,这才是本质。电视也是如此。

这两年反倒是airpods大卖。airpods就是近期感价比高的典型,感受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虽然价格贵,但用户觉得爽,对产品重新定义的能力也是苹果的伟大之处。

2019年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爆棚,很多人说是爱国税其实并不客观,实际上还是感价比,华为的高端手机体验确实比小米OV好,感受没有上限,但价格却有下限。所以即使小米把手机价格压到成本价之下,对最终的感价比值还是没多大影响。

反过来看家电市场也是如此,以空调为例,目前小米奥克斯空调可能确实不如格力,但是人们对空调的核心需求上来说真的有差很多吗,只要格力不降价,感价比慢慢就会失去优势,即使董小姐举报奥克斯,但是大家打心底是不在乎的,也不会因为你的举报大家就不买奥克斯和小米了。还是因为“感价比”。

从感价比的角度来看,买iphone4不是收智商税,但iphone 11 pro max就有收智商税的嫌疑了,只有iphone 11 pro max价格一半的iphone 11就会有很多人买,还是因为感价比高。高出一倍的价格却几乎没有额外带来别的体验。买格力空调也有嫌疑,买空调核心需求是为了冷暖,而不是省电,不是说大家不在乎能效,但省电不是核心需求。小米1500的空调不仅能满足冷暖,而且智能语音控制,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价格在一倍以上的格力

所以,不是性价比高的产品用户就会接受,好的产品感价比一定是超出预期的。性价比是基于产品,感价比是基于用户,观察视角就不同。性能可以通过测评量化,但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感受不同,感官衡量却比较模糊,具体怎么衡量有时间再思考吧。性能需要拿到实物来测试,但是感受却可以通过广告,口碑来提前影响。这些都源自于视角不同。

格力的“掌握核心”就是提前营造的用户感受,一些用户的感价比会因为这个提高,不过跟价格因素比起来,长期下去格力的感价比就会削弱,你说你核心,但用户感受到的只有冷暖和能不能买的起。董小姐只能降价来提高感价比。

拼多多的成功也是感价比,把价格压到超乎想象的低,只要卖的东西没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感价比就会有不小的优势。

当然只有产品感受好还不行,还得价格合适。法拉利大家都觉得好,价格太高用户想买单,但实力不允许啊。所以本质上是要感价比高,感价比高买的人就会多。当然法拉利定位并不是大众消费。具体市场定位的问题今天先不多做讨论。

提高感价比,可以通过提高感受,也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我们回到小米身上,小米的一个优势在于,高效率导致的低价格+品牌,普通家电一旦接入小米生态,感价比就会上升一个等级,这是我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小米追求极致性价比,更要追求极致感价比。没必要过多营销,只要坚持下去,小米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雷军在50岁生日时候发表的创办小米前后我的一些思考 里面说学习海底捞的核心是超越用户的预期。准确说也应该是超越用户的感价比预期。因为超越预期只有0和1,感价比相对可以量化超出的程度。雷总在文章里表达的观点,个人也非常认同。

在这里也给雷总@雷军提个思路,极致性价比可能被人骂低价误国,但是极致感价比大家会买账的。从雷总的文章中能看出,小米也一直是在这么做的,坚持下去,雷总加油!

通过感价比的概念,就能解释很多人为什么还是觉得买小米电视合适。即使昨天小米电视事件占下风,但对小米电视的销量影响有限,对整个公司的影响更有限,甚至一些米黑说小米要破产就很不理性了。@不明真相的群众 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我相信方总的初衷一定是理性的,雪球是交流平台,不是战场,评论只能体现个人的观点,不会因为哪一方口头上的胜利就会上市公司产生多大影响。虽然在家就能看到望京soho,但很少发文。之前在雪球上也只是查查数据,说说胡话,调侃两句,有短时间还写过把网上的文章自动转发到雪球的程序。没想到现在因为关注小米写这么多,不过周末有闲工夫晒晒太阳刷刷雪球也挺好。

最后,“感价比”反应的是公司的竞争力,最终会体现在股价上。苹果阿里,最近的特斯拉,之前的拼多多都已经体现在股价上。小米的财务数据并不差,相信这片洼地最终也会填上的。(申明:本人持有少量小米,长期还在建仓中,不在乎短期股价波动,至于购买原因纯属偶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网页链接 ,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也随时可能卖。理性投资,即使公司好也不是非要去买股票。)

$小米集团-W(01810)$ $格力电器(SZ000651)$ $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2022-03-14 16:09

现在看好哪个呢

2019-12-23 08:03

要不要把小米所有电视都拆开看看,就小米的质量拼多多还能便宜1000,米粉的嘴是真硬。小米电视可以说是暴利

2019-12-23 00:12

相同价格的产品才有可比性

2019-12-22 21:21

天天咬来咬去的都是价投人,看来真的夹头了。

2019-12-22 19:59

现在街上铺天盖地的华为店,十家店六家是卖华为的,剩下的就是OV,小米被黑不奇怪。

2019-12-22 16:18

8999的小米电视也用的是2*8的扬声器,谈何厚道。这一怼,反正便宜的是消费者多好。反正测评综合下来,我看各打五十大板,但是荣耀占了便宜,毕竟电视前十都没有排上,怼了第一的。

2019-12-22 15:08

说得不错,不过感价比很难量化,不知道这方面专业人士有没有什么曲线或者矩阵可以说的更清晰的

2019-12-22 14:08

$小米集团-W(01810)$ 性能往上是人的感受,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对人的使用产品的感官就会很有限。我们是看电视而不是听电视,视觉的需求更强烈。即使小米电视喇叭小,但是尺寸一样大,而且价格便宜1000到2000,还是会买小米,对音响有要求的完全可以外接个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