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之辈cr6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0
对于隆基部分,我的看法是,在硅料紧平衡阶段,隆基的硅片毛利部分暂时还看不到威胁。硅料开始回落,硅片有富余开始价格战后,隆基的硅片端肯定利润下降不少。
这是就要看隆基是否能把组件当作新的利润提高点。组件市场份额、硅料、玻璃、下游价格等能让出多少利润。还有这其中的各个时间点等。新的电池技术明年才全面投产,是否真能在技术、产能等角度领先同行、能提供多少额外利润等。否则确实是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了

热门回复

第一,他们懒,扩产意味着加班什么的,他们不愿意。其次,他们喜欢做强,不喜欢做大。最后,如果大幅扩产,一旦经济衰退,资本支出下降,可能没业务。控制产出,订单排到三五年挺好的。

等硅料扩产后,硅片厂商能够拿到硅料的时候,应该就是隆基最危险的时候。还好隆基有组件,但是组件体量已经这么大了,未来还想抢晶科,晶澳,天合的份额估计十分困难!未来想象空间确实没多少

因为专利很多都掌握在设备厂手中,买设备,送专利使用,技术扩散就快

2021-04-23 17:24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好?

不一定,到大概率是领先国内一些。而且国内设备厂,喜欢扩产,技术搞出来,外溢特别严重

2021-04-23 16:35

国外的设备就一定领先吗?

国外的设备商为啥就不扩产了?

隆基硅片确实是关键设备商控制➕技术联合打造壁垒,让技术扩散相对较慢,因而获取了长时间的超额收益。他目前想故伎重演,在电池片实行相同的策略,但是我个人估计够呛,毕竟迈为和捷佳伟创不是吃素的,一旦和制造商联合研发出来,技术可能马上扩散开来,隆基没多大优势。我倒是看好爱旭,他的设备商是国外的,只要不扩产,技术扩散就相对较慢。

隆基有个特殊的地方是部分采购通用设备商设备、加设备商定制、并且有特供商的模式再另外自己掌握一些核心的东西来避免同行短时间通过购买设备直接赶上的局面。
硅片上是如此,电池目前来看也有走类似路线,但需要质疑的是隆基选择的路线成熟几何了,设备商如连城数控能做到什么地步(毕竟感觉连城虽然近来涉足电池领域较广,但深度存疑)能否电池领域以轻历史负担形式通过新技术和资金优势大幅扩产,带动组件形成新的差异化利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