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理双周刊: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再添重磅厂商,重视行业β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双周观点:重视重组胶原蛋白行业β投资机会。国际化妆品原料商赢创正式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并且从安全性和可拓展性两方面证明重组胶原蛋白原料Vecollan®的发展空间广阔。除了赢创以外,近两年越来越多厂商布局重组胶原蛋白业务,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方的投资。此外,国家也从政策层面鼓励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发展,例如今年7月国家出版的基金项目“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里,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与超分子插层结构、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等14项关键技术并列;今年10月商务部研究院发布《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提出“胶原蛋白行业应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而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之所以高度受国家重视,我们认为源自其在合成生物产业链里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前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受资本及产业方关注度越来越高,获得融资的企业一方面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更优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另一方面将加快消费者教育,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共同推动重组胶原蛋白行业高增长。重点关注【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华熙生物】、【丸美股份】、【江苏吴中】、【若羽臣】等已上市标的,以及【江苏创健】等未上市标的。

产品创新洞察:国货新品以差异化原料配方强调功效性。从近期国货品牌推新的情况来看:(1)强功效性产品更多,对应高均价:近期新品种,主打强功效性(抗衰、除皱)的产品价格带多位于300元以上。(2)品牌强调对于原料或成分的宣传,在产品命名中已有体现:品牌在产品命名时已经将核心成分作为宣传点,如:薇诺娜的“多元肽”紧致精华液等,通过在产品名称中加入核心成分名称直接点明产品与竞品间的差异点。(3)“试验数据”成为重要宣传点:众多新品在宣传时首先通过试验数据证明产品有效性,随着政策合规趋势以及消费者对于成分功效的重视度提升,产品功效的“可验证性”或成为新的竞争点。(4)成分复配、多重功效提升中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部分国货精华产品以不同成分帮助不同皮肤层次的修护,成分复配带来的多重功效性或帮助国货产品继续布局中高端市场。

外资持股:2022年整体外资持股比例呈现提升趋势,近期小幅波动。近期美容护理板块持股市值小幅提升,从12月1日的188.39亿元升至12月15日的189.92亿元,外资持股比例较为稳定,占比由4.34%微降至4.12%。近期外资持续加仓医美龙头。11月2日至12月16日,外资持续加仓医美龙头爱美客,累计增持54.28万股,持股比例自6.08%提升至6.69%。

投资建议:1)医美:期待“倒春寒”过后医美行业自下游起步的复苏节奏。近期中国双美(生美+医美)第一股美丽田园港股上市已过会,爱美客等医美公司的港股上市预期或更加乐观,若医美融资氛围趋于宽松,下游医美机构龙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建议关注:(1)再生材料赛道(尤其注意胶原蛋白):爱美客(关注23Q1发布股权激励的可能),华东医药江苏吴中巨子生物;(2)合规水光赛道:爱美客,华熙生物复锐医疗科技;(3)减重赛道:华东医药,爱美客,复锐医疗科技。2)化妆品:在疫情下消费力受损,消费者对于折扣的需求以及囤货意愿加强,使得大促的虹吸作用凸显;从社零数据来看,11月化妆品类同比-4.6%,依然跑赢社零总额同比-5.9%的增速,体现出较强的必选以及抗波动属性,双十一后行业的催化剂相对更少,但随着消费情绪恢复、龙头公司推新搭配优于其他消费行业的年报表现,或带动市场进入美护布局周期。建议关注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公司。

风险提示:宏观因素带动消费情绪下降;监管政策变动风险;新品表现不及预期;品牌舆情风险。

来源:[信达证券|刘嘉仁,王越,周子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