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周报:如何看待本轮央企修复行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本周,沉寂了近半年的建筑央企股价上演"王者归来"。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分别上涨23.49%/11.47%/10.25%/9.75%/9.02%/8.71%/7.85%/4.29%,显著跑赢市场,我们认为或主要得益于经营稳中有升的头部企业对所在极端估值体系的集中修复,以及市场对明年稳增长政策有新一轮期待,具体来看:

    1)上周周报中,我们提出“10 单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11-12 月增长动能依然较强”,在年底赶工期间,正常情况下基建头部央企经营有望延续较强的韧性:前三季度八大央企营收4.88 万亿同增12.92%,归属净利润1243.17亿元同增12.96%;

    2)以11 月21 日为基准,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PB(LF)分别为0.48/0.6/0.44/0.52xPB,位于历史分位2.2%/0.4%/0.2%/0.3%,PE(ttm)分别为6.1/3.8/3.8/4.3xPE,位于历史分位19.3%/1%/1%/0.3%,纵向比较下来下跌的空间有限;与此同时,机构低配建筑板块,截至3 季度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四类基金配置建筑板块比例为0.53%环比下降0.05pct,超配-1.61%环比下降0.04pct,配置比例也位于历史底部水平,股票上涨阻力不大;

    3)近期疫情多地复发,导致国内经济再度承压,考虑到12 月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场对明年延续稳增长强度的预期重新升温;与此同时,近期房地产行业不断出台保交楼、民企纾困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房地产及下游产业链企业基本面预期。

    地产利好政策不断,竣工产业链率先受益。本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央行拟发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2023 年3 月31 日前,央行将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 亿元免息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资金用于支持“保交楼”,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从近期的政策可以看出,房地产民企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正得到缓解,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也开始修复,尽管保交楼政策从发布到落地存在一定时滞,但竣工有望领先开工率先企稳,带动下游企业需求走向触底回升。

    投资建议:继续看好兼具低估值及业务改善预期的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电建(601669.SH)、鸿路钢构(002541.SZ)、苏文电能(300982.SZ)、志特新材(300986.SZ)和华铁应急(603300.SH),以及需求触底的豪尔赛(002963.SZ)、中工国际(002051.SZ)、中钢国际(000928.SZ)、北方国际(000065.SZ)等公司。此外,伴随着地产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可关注具有 核心竞争力的地产链龙头华阳国际(002949.SZ)、深圳瑞捷(300977.SZ)、金螳螂(002081.SZ)等。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来源:[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毕春晖]   日期: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