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至今17年来最大的一课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47喜欢:9

我尝试让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也获得一些启发。

我看到了我的逻辑错误。

去年我写了一片文章,叫从发达国家100年零售业历史看今天中国的零售 ————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100万。

但是很可惜今天我要来说说错在了哪里。

南极电商2022半年度报告的股东大会刚一结束,我就收到了朋友发的录音,听完之后, 我明白了, 我犯的错误做实了。

飞机坠毁一般都不是一个问题造成的,往往是一连串问题不小心发生在了同一架飞机上。同理这次。

1. 过度的使用归纳法

这就像小时候,同学们喜欢玩的心理测试一样,每个人读了之后都觉得那个测试好准,说的就是我, 这种“冷读”就是这里的认知偏差——我们倾向于看到两个无关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思考中,认为中国一定会有完善的零售业巨头,而且一定会卖的便宜,于是认为南极电商很可能成为这个巨头这里本身就错了。 南极电商卖的便宜不代表他就一定会成为这个零售业巨头。 而且南极电商的去品牌化真的是它在追求的吗? 还是说卖品牌道路上美化它在做的事呢?

以后,一切是动用归纳法简单类比产生的结论, 我都会仔细推敲。因为对比细节,会发现很多类比是经不起推敲的。Correlation is not causation.

这个方法其实已经被滥用到了很多地方。

比如任何形式的类比, 任何形式的 A发生了然后发生了B,然后我们推论A 还会再次引发B。

2. 用过去简单推理未来

过去南极电商高速增长,且多次在创业成功,此时推理到南极电商未来也会复制过去再次成功。 这个逻辑本身也是错的。历史不代表现在。

以目前的认知来看,南极电商曾今的成功或者说暴利主要是因为中国中小工厂中小卖家过剩造成的。 这是时代的红利。过去了可能就没有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阿里一改变流量逻辑,拼多多那边品牌授权收入就要明显差于阿里也无法弥补阿里这边的下滑。 同样这个观点也值得各位思考不一定是正确的。

3. 过度依赖市盈率指标与ROE 指标而忽略真正的企业价值

这两个指标一个是表示这个企业赚钱效率很高, 一个是表示当前价不贵,简称好货不贵,所以也被叫做神奇公式(有一点点不同:EV/EBIT)。

但这里面有个漏洞,就是如果这个盈利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不可持续,这两个指标就会同时变坏,不仅ROE会变差,市盈率也会变高。

真正的企业价值是什么? 是固有的,只要继续经营下去明年几乎板上钉钉可以用原有模式/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价值。 当然这样的企业的确不多,那么至少维持GDP增长吧。

4. 我对自我的认识还尚浅

我曾今以为这么多年的自我反省已经能够让我抵挡不少认知偏差了, 可惜还没有。这次错误最开始还是其他人告诉我的,然后我才慢慢一步步的觉醒,我才发现原来已经走了这么远。

我是如何确定我是犯错了,而不是股价跌了?

当我听了录音明白创始人在做什么, 再结合过去做了什么,我大概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了,当然这也只是主观感受。

结论是,创始人其实从来没有运营一个现代品牌的经验, 这点可以通过南极品牌的状态还有收购来的品牌的操作看出。创始人在红利期赚钱太过于容易造成的路径依赖。运转品牌相对之前红利期的直接品牌授权是要难一个级别的,而这种付出我并没有看到公司有这个信心。

卡帝乐鳄鱼,这个原来的新加坡鳄鱼,不说是奢侈品品牌,也是高端品牌,但是低价销售也就算了, 实际并没有在持续运作这个品牌。 那么可以遇见未来新收购来的品牌的操作,预计也是捡烟蒂思路。捡烟蒂思路未必不对,也许可以持续盈利,这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但问题是这和一开始认为的零售巨头是相差甚远的,因为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好好经营这些买来的品牌。

再股权激励定价2元,并且作为创始人自己认购的行为,该行为我认为是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

最后为什么这个陷阱竟然让这么多人跳了进去?

5. 因为这个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投资里的“捡烟蒂”,十分相似,而且卖便宜货,正是很多投资人包括我自身的需求。

于是众多投资者都信奉了绝对便宜就是价值的理念。 然而这也是众多认知偏差的一种——over generalization。过度概括, 实际上便宜是在其他条件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 于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说句人话。创始人使用的语言就像面试时候抓HR的关键词一般,正好抓住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投资人的关键词,再加上造假事件的乌龙让投资人觉得这是一个被造假打压的受害者于是由于过往的抄底经验,无论是价值派还是套利派纷纷上钩。

我听说一种拿下投标的方式就利用了这种心理, 在开场的时候故意犯个低级但很明显的错误,比如PPT拼写错误,在场的人都会为他捏一把汗,最后再一超长发挥,那所有人都会自动站到这个有瑕疵的人这一边,因为大家觉得他很需要同情。我并不是说这家公司是有意为之,但至少投资人的心理我认为至少我,可能有大于20%是受到此影响的。

我觉得我要扪心自问一句话,“是什么让你忽略常识,认为这次不一样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禁得起推敲么, 这些原因的事实依据是哪些? 他们是真实的么? ”

原谅我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部分的内容, 因为有些信息不便透露。

另外,申明,本文独立发出未提前公开给任何投资人,故如果造成股价波动我认为对所有投资人是公平的。

最后这次反思我也是持有open的态度,这只是目前暂时的想法,随时欢迎纠正~

$南极电商(SZ002127)$ 

全部讨论

2022-10-03 22:55

我也直到这段时间才分析出自己以前至底错在哪里了:一个纯品牌营销的应该是要让自己品牌口碑越来越好才能越做越大,而南极电商却完全相反把一个本来还不错的南极人品牌硬生生地变成一个垃圾的代名词。当所有人一看到南极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垃圾时,谁还愿意穿在身上来丢脸?南极人的生意模式是消耗品牌的剩余价值。任何一个品牌结果都是越做越差。这样的生意模式不可能有前途

05-15 08:59

想到多年前看过老哥关于南极电商的文章。现在似乎已经删除无法观看。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有相似之处,但更出色的企业—东方甄选。
今年自营产品 sku 会做到 400 个,包括食品类、饮品类、衣物类、旅游类等,其中不乏爆品。
和南极电商纯粹贴牌不同,其更专注农产品食品类目。且深度整合供应链,投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研发,制定生产标准。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营销方式,已经建立了不小影响力,并用会员模式打造自己的 app 平台,积累了几十万会员。
管理层方面,大部分是新东方原高层管理,由俞敏洪带队,更加诚信靠谱。

2022-11-08 06:55

那篇文章写得极好。企业知道自己要去哪些地方,但不一定去得了那个地方。

2022-10-03 19:32

现在百家好有成功的可能性了,楼主对这个怎么看?也许成不了零售巨头,就专捡品牌的烟蒂是不是也可能做的还行呢?

2022-10-10 14:38

去品牌没有错,渠道零售巨头也没错。这条路在中国会因为电商和制造业优势快速达成。
去品牌化的本质 南极人并不知道 ,它只是在美化卖吊牌。建议看看英格尔哈特的书《静悄悄的革命》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
南极人对品牌的操作
批发买过气品牌,零售给中小代工厂,自产自销,卖给五六线城镇,赤裸裸的欺诈。
这种 品牌消亡前 的回光返照,能骗一回是一回。
跟零售巨头 刀光剑影 杀出来的 自有品牌完全两事。

2022-10-04 18:56

标题写的太浮夸,就如同你以前说它好的长文一样。
投资17年还是这水平的话,建议早点退市。
要知道,公司、股票、市场,很多时间不是一回事。

2022-10-04 12:44

我觉得之前文章中 买手的逻辑其实没有错 包括公司走的是costco极致价格与turnover的路线 应该也没有错 当然能否成为零售巨头现在还看不出来 但是看了这篇文章发现其实可以了解一下“流量” 张老板其实一直玩的都是“流量”

2022-10-03 10:13

南极的问题还是生意门槛低!竞争激烈。这样的生意我们投资人还是要远离的!

2022-10-03 09:48

归根到底,还是缺乏一些商业常识...

2023-12-03 16:10

等女儿培训班下课,刷到你的几篇文把我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