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分析法,分析张裕B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6回复:19喜欢:12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财务分析法,以美国杜邦公司最早采用而得名。该法通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成因来透视公司质地,相当高效精准,是公司财务分析的必备利器。其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倍数。其中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权益倍数=资产总额/净资产。以下用公式回顾一下张裕近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2011年,归母净利润19.07亿,营业收入60.28亿,销售净利润率31.64%;期初资产总额59.83亿,期末资产总额72.96,平均66.395,资产周转率为90.79%;权益倍数为66.395/所有者权益50.14,即1.32。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1.64%*90.79%*1.32=37.92%.

2012年,归母净利润17亿,营业收入56.44亿,销售净利润率30.12%;期初资产总额72.96亿,期末资产总额81.23,平均77.095,资产周转率为73.21%;权益倍数为77.095/所有者权益59.13,即1.3。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0.12%*73.21%*1.3=28.67%.

从2013年到2019年,张裕归母净利润变化不大,在每年10亿上下。因此只抽取2019年数据分析。

2019年,归母净利润11.297亿,营业收入50.31亿,销售净利润率22.45%;期初资产总额131.18亿,期末资产总额136.48,平均133.83,资产周转率为37.59%;权益倍数为133.83/所有者权益103.09,即1.298。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2.45%*37.59%*1.298=10.95%.

2020年,归母净利润4.71亿,营业收入33.95亿,销售净利润率13.87%;期初资产总额137.65亿,期末资产总额131.02,平均134.34,资产周转率为25.27%;权益倍数为134.34/所有者权益102.68,即1.31。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3.87%*25.27%*1.31=4.59%.

2021年,归母净利润5亿,营业收入39.53亿,销售净利润率12.65%;期初资产总额131.02亿,期末资产总额134.72,平均132.87,资产周转率为29.75%;权益倍数为132.87/所有者权益104.48,即1.27。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2.65%*29.75%*1.27=4.78%.

2022年,归母净利润4.286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39.19亿,销售净利润率10.94%;期初资产总额134.72,期末资产总额131.72,平均资产总额133.22,周转率29.42%;权益倍数为133.22/所有者权益105.79,即1.26。当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94%*29.42%*1.26=4.06%.

分析一番,感慨万千:

第一,沧海桑田,世事巨变。记得曾经读《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讲过: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时期,财务报表有可能截然不同,就像毫不相关的两家公司。不过,隐约记得格老举例的是一家强周期型公司。像张裕这样一家品牌消费品龙头企业,12年来如此巨变,更是令人扼腕长叹。2011年,其ROE高达37.92%,简直是逆天的存在。2012年28.67%,仍然极为优秀。2013年至2019年,徘徊于10%一线,已经泯然平庸。2020年以来疫情三年,则是惨不忍睹了。

第二,流年不利,一退再退。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极为精准的反映了公司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的巨变。2012年之前是当之无愧的红酒龙头;2013年至2019年是被洋酒痛殴的国产红酒龙头;2020年以来国产红酒全行业微利或亏损,张裕惨淡经营、勉力支撑。

第三,量价齐跌,路在何方?个人以为,形成张裕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要素,权益倍数10多年来变化不大;净利润率主要反映了酒价,周转率主要体现了销量,这两个指标都下跌较多。记得2015年张裕有过一波反弹,那时似乎准备走亲民路线,重在走量。之后,提出了“高品质、大单品、中高端”的三聚焦战略,似乎意在保价。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保价和走量都失败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经济形势看,打造类似于茅台五粮液那样的奢侈消费大单品基本上是一厢情愿,事实上可雅和龙谕都没能做起来。前几年在高中政治课本上看到过一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转是不可能了,就要在前面12个字上下功夫。如果没记错,@杯酒人生 以前有过评论,我没理解错的话,意思是要在品质上多下功夫、下苦功夫,不要一味在销售上玩儿花样,妄想再走老路,赚容易的钱。我近来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如果不能成为茅台和苹果,那么高品质、性价比也还是王道。张裕的群众基础、市场基础还是留存一些的,要谨防在曲高和寡、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中离群众和市场更远。时势艰难,步履维艰,张裕肯定是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仍在摸索之中。希望它能好起来。

对于红酒行业,我还是有信心的。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人类进步,文明提升,烈性酒的式微是大势所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希望张裕有美好愿景,生产高品质的美酒,满足普通百姓追求美好人生的精神物质需要。希望它坚定不移行于此道,走向金光大道,走向灿烂明天。

回顾张裕10余年来净资产收益率变化,感慨良多,有感而发,不知所云。今晚可以拿到2022年度股息,在此,祝福一下张裕、各位股东包括自己。

文后附图,是我关注的雪球大V@icefighter 分享的,日本消费行业变迁情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裕B(SZ200869)$ $张裕A(SZ000869)$

全部讨论

2023-06-22 14:41

红酒发源地是欧洲,欧洲品牌具有天然的高定价权,从而占据中高端市场。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红酒物美价廉,进攻中低端市场。欧美农产品有补贴,可以抵消运输成本与进口费用,另外国人对于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使又使张裕的中高端市场受损,总而言之张裕属于国内先天条件最好的红酒品牌,但是品牌的定价权在全球化时代还是比较弱。

2023-06-21 19:07

总资产增长1.2倍,营业收入下降35%,导致周转率下降67%,这个是ROE降低的主要因素。

2023-07-01 21:26

好文,是否主要没有全球比较优势,但0.64PB应该是低估的。买好的,有时候 不如 买的好。

2023-06-24 07:00

两指标为何一个用平均资产总额,一个用资产总额?!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权益倍数=资产总额/净资产

2023-06-22 18:21

2023-06-22 08:11

主要是疫情消费受到抑制,以及外国白酒冲击。静态资产收益率代表过去,未来可能会不一样。已经有相当投资价值了

2023-06-21 20:03

话说,为啥国外的红酒那么便宜,而且为啥这么多国外红酒进入中国呢?运费都很贵呀,会不会有很多假的国外红酒?关键是那么多人宁愿买那些不知名的红酒也不买张裕,有人说,国外的红酒别人不知道价格,容易忽悠人

2023-06-21 19:25

其实红酒的市场外来冲击太大,欧洲澳洲红酒,许多只是几十人民币一支而已,品质也不差

2023-06-21 18:53

缺少可依赖的消费场景。

2023-06-21 18:48

拿十年赚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