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微博合辑】202309-202402年李想热门微博收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2

$理想汽车(LI)$

工作需要,有时候要扯一些高大上的概念理念,李想微博是很好的素材收集库,故在此收录,以备日后需要。

2024-02-28

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第一,做成了toC的人工智能,苹果会成为一家10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输了,苹果会成为一家1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苹果的必争之战。
第二、做成了汽车,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手机延展的人工智能是比特,汽车的人工智能是原子,人工智能横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
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人才、数据、算力。

战略层面,新业务能聚焦一个,就决不做两个。恒大、乐视在内的战略闹剧不会在苹果上发生。另外,选择那个最大的,以及距离自己核心优势最近的,知难而上大概率不是好战略。

2024-02-24

在过去的几年了,不断有【高手】教育和提醒我,应该怎么做战略?房车市场挺好的,你们用增程改一下就是一体式房车了……你知道中国整个房车市场一年有多大吗?不如我们2023年最好的一天的销量。
皮卡你们怎么不做?跑车你们怎么不做?年轻人的运动轿车你们怎么不做?老年人的车你们怎么不做?运输车辆你们怎么不做?政府采购车辆你们怎么不做?只做家庭用户成不了规模,你们永远是一个小企业。
实事求是的认知在战略选择上真的是一个要命的事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最可怕的。
到2030年,中国售价20万以上的家庭用户市场吃到35%就是上万亿,如果再拿下一些海外市场,就能超过iPhone全球的峰值营业额。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好的选择一定是自我驱动的,糟糕的选择过程中往往自我感动,结果则是无死角的全面伤害

2024-02-24

我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
一、战略。方向一定要【聚焦】,持续创造目标用户的【价值】为核心,【高增长】是最佳衡量方式。
战略要避免无法衡量,自我感动。
二、组织。长期一定要【理性】,端到端的价值流程是【职业】的基座,【高效率】是最佳衡量方式。
组织要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三、人才。成年人聚焦【成长】,通过实战反馈人才的【专业】为绩效,【高回报】是最佳衡量方式。
人不职业是组织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修建职业的高速公路,土路不可能职业。
战略=聚焦+价值+高增长
组织=理性+职业+高效率
人才=成长+专业+高回报
做到上述的我认为都是好企业,大家挂在嘴皮子上的各种问题其实没那么严重。好的企业善于发现问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差的企业善于隐藏问题。
如果特别在意问题,不创办公司,或者公把司干死了,也就彻底没有问题了。
全世界最牛逼的公司是解决别的企业解决不了的行业难题,而不是没有问题。

2024-02-24

营销做得差,是对研发团队最大的伤害。供应做得差,是对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最大的伤害。三个都差,是管理团队对员工最大的伤害。研发、营销、供应,代表了价值的创造、价值的沟通、价值的交付,三者是命运共同体,赢得用户的命运共同体。

2024-02-23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的时候,消费方式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也是批量产生优质品牌的最佳周期。宝马做运动轿车,任天堂做游戏机,苹果微软耐克Costco等行业领先品牌,都是在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突破1万美金的那个周期绝地而起。悲观的人往往正确,乐观的人往往成功。

盘活一个停产很久的汽车工厂,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盘活北京顺义已经停产的北京现代一工厂的基础模型。

2024-02-21
第一,会增加30000人的社会就业。一个45JPH的工厂,全负荷运行,工厂大概需要4500名员工,全世界汽车行业一般是1:6的比率,也就是各级供应商和周边服务为这4500人工厂的生产运营,还需要6倍的工作岗位才可以,中国可能还要更多一些。所以,一个工厂就可以增加30000个稳定的社会就业。
第二,满产后会增加超过1000亿的经济产值。健康增长的经济产值,就是一个现代化社会运行的血液。参考我们常州一个工厂2023年就超过了1000亿的营收,算上所有的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去重计算,也会创造超过1000亿的经济产值。良好的血液流动和造血能力,是社会健康和活力的基础。
第三,最大会增加超过100亿个全口径税收。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产生的这些实打实的税收,会成为我们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的基础。
所以,建立健全的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机制,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2024-02-21

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了,包含资质相关的问题。接下来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虽然都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经营不善而并购产生的社会损失是10的话,经营不善倒闭的社会损失则是100。美国三大当年也是上百个车企激烈竞争、合并的产物。

2023-09-24

战略问题的修正措施。1、战略不聚焦。2019年停止了网约车的业务,聚焦高端家庭用车。2、汽车组织复杂度认知的不足。2022年升级矩阵型组织,且顶级咨询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价值。3、车型太少。因为当时认为2025年30万辆就可以留在牌桌上,认识到必须160万辆,车型计划就丰富了(套娃)。

全部讨论

03-20 12:47

没有收录这个?

这点作战就受不了?巨婴么?

03-21 10:21

投理想很多人投的应该是李想这个人和他的团队,而很多人总是吹毛求疵特别在意一周一月的销量

03-20 12:48

等消费者理想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