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度策略:科技牛在路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17

写在开篇的絮叨:

魏晋孔融的《论盛孝章书 》有这么一句话: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不会停留,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在此作为2024年年度策略开篇,当然和孔融当时的心境不一样,2024年是我入股市的整10年,这10年期间,经历了2015年的牛市,2018年的极端,2020年的疫情与反转,2023年的阶段性绝望,虽然跟很多老师比,自己依然是新人,也只是经历了一轮周期,不敢对于股市投资妄言,不过这些年谨记的是三省吾身,更多的深思与反思,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不停地适应市场,变通中慢慢做收益!

十年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十年经历,跟熟知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您一路走来的陪伴,跟刚熟悉的朋友说一声有幸相识!

很多投资中的朋友是2023年开始相识相知的,因为2023年在雪球开始着力更新一些见识,分享一些感受,还有自己日常投资过程中看到有价值、有意思的知识和消息面!感谢陪伴,也希望过去的这一年时间,我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价值,这就足够了!

2023年度反思:

2023年账户收益5.5%,上半年其实已经达到了这个收益,下半年真的是一言难尽,7-8月份本以为是一个极端,结果年底的12月份更是极端,熊市里,最大的改变就是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去适应市场。

2023回顾,2023年的全年策略中,看好储能,看好数字经济,看好周期的铜和金,其他预期层面也只是波段和港股机会,没想到今年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开始加大了对于短线的操作,相信很多朋友也会觉得我变了,说到底就是你收益不高,那么就需要调整自己的策略去适应市场,以前对于坚守和坚持屁股功夫觉得很有必要,但是回归到投资现实中,离不开趋势!

对抗趋势,也许未来你能走出来,但是对抗的过程中的艰辛,可能这个对抗的过程是我们一生经历之后再也不想经历的事情!我之前是地道的价值投资,对抗过很多阶段性趋势,对抗的过程中,就是不看账户,不管股票,不做操作,只有一个字等。

但是,当下这个市场,如果你继续坚守自己的策略,如果恰好你的策略和市场不匹配,你等得起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股市投资的钱,如果是自己常年用不到的钱,可能会等得起,一个大周期之下的小周期轮动,收益和亏损对冲,但是当下我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我很难说服自己让自己每天就是等!

屠龙的少年,逐步变成恶龙!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可能与当下的市场没有那么大的契合,同样,你又想在市场中走的更好一些,那只有学会变化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前些年,我最鄙视的短线,超短线,如果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这可能也是一种另类的A股成长!

过去的就是过去,我们更多的还是要珍惜现在和展望未来,过去不能成为羁绊,更多的是我们人生阅历的财富!

2024年度展望:科技牛在路上!

未来几年如果有牛市,一定是科技牛,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们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目前的领导层,对于科技的关注度更强,科技同样也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数据等等也是我们未来在全球这个大经济体中走出来的关键因素,科技板块有望成为弯道超车的方向之一;

第二,市场往往具备延续性,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依然是当下市场的核心,市场的风格切换不会马上切换,并且资金在2023年全年的加仓方向最多的就是科技和制造领域,这种持续性也大概率会延续到2024年,并且大科技领域中,人工智能,芯片,数据等很多分支都有比较强的业绩增长预期,增长属性决定了成长股的属性,这点在未来一到两年全球预期衰退的市场里殊为难得!

第三,关于周期的力量,企业的去库存周期中,目前消费电子、芯片半导体、通信设备,传媒,以及消费医药,不分资源品等都属于上行周期,周期也对应了我们说的趋势的一部分,上行周期中,机会大于下行周期,对抗周期,一定层面也是对抗市场趋势!

大类资产轮动顺序为债牛-股牛-商品牛-现金牛,投资时钟走完一圈需要三年半左右。其中股市往往在经济进入滞胀期和衰退前期时下跌,并在宏观政策转向宽松的衰退后期开始企稳。这么预期下,明后年中期思路不会太悲观,但是短期,即明年去1-2季度依然压力较大!

科技牛的6大分支机会:

1、人工智能:2023年的持续性最强的主线,在这个大分支中,AIGC,AI+应用,CPO光模块,算力,AI+多模态;整个产业链在不停地内部轮动,强势度俨然已经成为2023年的新赛道!限于资金锁仓和公募买入的规模问题,目前整个人工智能未来五年看,依然具备较为强大的空间!尤其是如果用一个新的赛道来形容,赛道初兴,赛道爆发增长,赛道业绩陆续验证,赛道进入去库存周期,目前来看,明年人工智能必定是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2、数据要素时代:国内已经定义,数据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未来全球化的市场中,数据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并且,国内在提升高端制造和消费内循环的大预期之下,数据的重要性会逐步强于土地和劳动力,和技术、资本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三大根本!

3、消费电子的上行周期:消费电子确定性的周期拐点就是2023年Q3,触发点就是华为手机+华为汽车的超预期销售,后续小米手机超预期,以及2024年预期MR与苹果VisionPro,消费电子大板块都会迎来一个阶段性修复!

4、半导体芯片卡脖子领域:ai+芯片,AI+存储,HBM,这些是目前国内的强势分支,整个行业目前还承压,不过周期的力量在逐渐释放,半导体芯片也是未来科技竞争的根本,虽然有技术差距,但是依然是大趋势方向!

5、软件:硬件和软件不可分割,科技的硬件和软件是两大支撑,所以预期围绕核心产业链的软件分支,比如华为的鸿蒙和欧拉系统,以及国产替代的麒麟系统等,明年依然具备较好的预期!

6、机器人:机器人反馈的是高端制造和科技为代表的第一生产力,虽然国内技术相对而言不够领先,但是类似于特斯拉与新能源汽车,目前特斯拉的机器人也会带领市场的节奏!同样,机器人不会是全年的行情,更多的是局部机会!

相对来说,明年确定性最高的是人工智能和消费电子,其他分支,更多的是阶段性机会,即大科技领域内板块的轮动与高低切!依然需要对于阶段性的趋势做好梳理分析!持有不动,可能未必是明年最好的策略,但是能保证最基础的收益!

科技之外,医药、传媒、有色,分支机会与右侧行情!

医药是长期3-5年最看好的板块之一,毕竟老龄化问题以及出生率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历程作为参考,医药行业一定是未来几年最具价值成长的方向。

传媒的机会,目前看短剧至上,这个观点大概率要延续到明年年中。还有另外一个思路就是经济预期差,才更需要游戏、娱乐等缓冲精神需求!同样,传媒,电影,游戏这些分支,大概率也是阶段性机会,说到底,离不开中期趋势和中期波段。

有色,这部分我们其实从2023年就看好,只不过2023年整年除却黄金之外,铜和铝相对都不够强,并且持续走弱,周期的因素隐形影响。当下实物资产的消耗量的增长>工业生产流量恢复>企业利润的改善,预期反馈到市场中,就是有色行业量的需求增长,逐步反馈到企业利润,2023年量的增长已经出现,后续会陆续反馈业绩。

其他板块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对于其他版块,比如券商,全年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有太好的机会,但是如果指数级别有冲击的迹象,那么券商必不可少。其他非银金融,考虑与房地产的关联性,所以整体预期没那么好,包括银行。

新能源,没办法,市场用资金做了选择,今年持续性的资金流出,明年可能会迎来资金转流出为流入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拐点,我的建议到那个时候再看,毕竟左侧太难了!

关于消费,消费的根本是收入问题和经济增长动力,目前来看,拐点还有点距离,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分支机会,比如消费降级与消费出海等分支,但是大消费领域,压力很大!但是汽车消费,是我们非常看好的!

关于猪周期,之前研究的也比较多,这个跟消费和cpi有很大的关联性,宏观调控的力量大于一切,明年的预期也是阶段性机会,不会是主线!

关于军工,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就不过多参与!

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天天涨停板,平安,发财!

$阳光电源(SZ300274)$ $科创100ETF(SH588190)$$中际旭创(SZ300308)$

全部讨论

01-02 15:57

科技,今年肯定是主线,预期科技板块也是成长股集聚地了

01-20 02:56

太泛,能确定某一方面概率高就了不得了。

04-28 06:39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