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1

刘教授的这些观点,很有深度,消费问题本身也是大问题!

刘元春: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关键是政府要从投资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过度刺激短期消费可能导致跨期紊乱、通货膨胀;“今年的产能过剩是我们面临的老的新问题,产能过剩虽然好像是老问题,但新问题是,第一,房地产产能过剩又出来了;第二,钢铁、水泥的产能过剩也出来了;第三,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飙升得更厉害。”刘元春说。

目前消费率过低是一个“双低”格局,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不仅在于消费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复苏的不平衡,同时也表现为消费率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消费占比较高,但居民消费占比较低。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8.8%,远低于同等人均GDP水平下的阿根廷(63%)、波兰(53.6%)、西班牙(51%)、泰国(48.5%)。

因此,刘元春说,目前我国的消费率过低,实际是一个“双低”格局:一是总消费占GDP比重过低,二是家庭消费、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过低。

什么原因导致居民消费率过低?房地产的调整到底对下一步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要积极研究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一定会挤占消费基金,一定会导致更加差异化的财富基尼系数,从而导致总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滑。

消费率过低,是难以构建国内大市场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政府、国有企业的强制投资决定了储蓄率过低,因此对于政府功能、行为的改革,是调整的一个重点,同时也要进行国有企业分类性的改革。”刘元春说。

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必须从投资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提供保障性住房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基金。而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利润的国民分享,防止过度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直接转化为投资。

刘元春给出的组合式扩消费政策,包括:关注短期消费不足的问题和消费修复;消费修复关键在于收入、资产及其信心的修复;逆周期政策与中期结构性政策要兼顾,不同阶段以不同主体为主;耐用品消费的促进和新型消费的促进有进一步修正的地方;收入分配改革极其重要,社会安全网是核心;稳消费-稳就业-稳产业-稳主体在国内十分重要;逆周期政策必须快速推进,结构性政策和体制性改革也需要重点推出。

全部讨论

2023-11-14 20:10

这种声音能发出来,已经是奇迹了

2023-11-14 19:03

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2023-11-14 21:31

原文最后有一句:依赖深层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