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卸任,功过谁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一段话是Notion AI工具帮我整理的,还不错,就放在这儿吧。但是显然不是我想表达的。顺便讲一下,现在的LLMs模型很多家,其实各有优劣,当然,OpenAI的综合实力最强,商业企图心最大。

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是日本现任央行行长,于2013年3月就任。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货币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通货膨胀率。在他的领导下,日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政策措施,包括负利率量化宽松政策。

然而,黑田的政策受到了许多批评。一些人认为,这些政策导致了日元贬值从而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一些人还担心,这些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过高最终导致经济崩溃

尽管存在争议,黑田的政策取得了一些成功。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通货膨胀率也开始上升。此外,这些政策还帮助日本企业提高了出口竞争力,因为日元贬值使得日本产品价格更具吸引力。

黑田计划于2023年4月卸任,他的继任者将继续推进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黑田的政策,历史将会给出最终的评价。

下面是我写的,目前我还不是机器人。

黑田今天为他执政10年做了最后的辩护。核心是:他的政策框架固然有不足,但是总体是对的,功大于过,因为任何一个政策都有获益和受损方。我看完后颇有感触。

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只有在同一个标准下面,我们才可以对人进行评价和比较;尤其是评价那种完全面对未知的人,黑田属于这种;

日本的问题远非货币政策可以解决,但是货币政策的确是解决问题框架的一部分,保持极度的宽松政策,在一开始的确有作用,也许可以称之为货币幻觉,但是这种效果很容易消失,从而负面效果开始呈现;

目前的负面效果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受损,消费者受损,获益的是全球布局的大企业。而日本政治又是被大企业控制的,这才是BOJ可以持续政策的根源

那么,这种政策框架何时改变呢?我的框架认为取决于政治进程。民主社会有非常多的政治进程可以启动,越是开放社会,这种启动越容易。日本,包括韩国在内,启动进程并不太容易,政治失望带来的后果就是年轻人极低的投票率,目前,日韩的青年投票率远低于台湾;

还有一种例外就是个别人物改变历史进程。对于货币政策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易老师可以留任),主事者其实是有较大的空间行动的。至于对立法机构的解释,很多只是事后的走过场而已;

所以,植田新行长面临的挑战是:是否敢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进程?我们知道,日本政治现在其实也是暗流涌动,移民,俄乌战争,地缘政治的不安全感,都会引发这个国家的变化。

现在的证据非常清晰,安倍-黑田框架是彻底失败了,改变或者不改变,都有理由,都可以让植田安稳的当行长,那么,谁会对历史负责呢?或者说,谁有这个力量去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