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系列】行业复苏势头明显,玻尿酸之外三新品争夺市场份额,医美赛道再梳理(附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1

前言:有报道称,在多种因素催化下,一季度医美行情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而上市企业中,无论是中游医美机构或上游生产商,今年以来的业绩都得到了稳步提升,有乡亲希望我能梳理下,安排!

特别说明:

有看官对我各种系列觉得好奇,想问问我是如何分类的。这里统一回复下:

对于任何的题材实际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成长、爆发和衰退。我不同的系列实际对应的就是不同的阶段。

萌芽阶段:依赖于专业深度和人脉广度,可以通过我的置顶文章找到路径。
成长阶段:依赖于资金厚度和政策力度,也就是「前瞻系列」的由来。
爆发阶段:依赖于市场氛围和专业深度,这就是「风口系列」的由来。
衰退阶段:潮起就有潮落,这阶段或许还比较火,我会尽我所能给大家做「吹哨人」。

同时,为了方便诸位对于热门题材的评估跟踪,我这里借鉴这几年私募界比较流行的题材活跃度指数进行了综合评级,具体见文末相关个股部分的介绍。

本篇目录
1.来龙去脉
2.认识医美药械
3.细分赛道
4.产业链
5.行业现状
6.行业前景
7.相关上市公司
8.独家核心提示

一,来龙去脉
在多种因素催化下,一季度医美行情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而上市企业中,无论是中游医美机构或上游生产商,今年以来的业绩都得到了稳步提升。有行业专家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认为,医美行业正处于爬坡期,今年年底或迎来明显起色。此外,因具有安全性、恢复期短等优点,注射类轻医美仍颇受消费者追捧。

在一季度业绩预告中,爱美客将业绩增长归因于医美终端消费的增长,以及公司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此外,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保持在稳定水平。而昊海生科则认为是由于高毛利的玻尿酸产品延续了良好的销售势头,出货量持续攀升。

二,认识医美药械

医疗美容,简称“医美”,指主要通过手术、医疗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技术来改变外观或改善生理机能的所有医学治疗。所谓医美药械就是医美产业链上游的医美用的医药、器械等。注射类医美产品包括透明质酸、肉毒素和再生类注射医美产品;光电医美器械包括激光和光子医美器械以及射频和超声刀医美器械。

三,细分赛道

1.注射类医美产品

1)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在医疗美容方面主要应用于填充、塑型、除皱(静态皱纹),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我国基于透明质酸的皮肤填充剂产品(以下简称为“玻尿酸”)市场于 2020 年已达 49 亿元,在医疗美容注射类治疗服务不断发展及基于透明质酸的产品类型扩张的推动下,该市场预计仍将保持 20%以上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于 2025 年将达到 157 亿元。

当前,我国玻尿酸市场产品种类丰富,竞争较为充分,参与厂商达到 10 家以上,市场上流通的合规产品在 20 种以上。目前,进口的玻尿酸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内厂商的研发技术、产品种类、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的快速提升,进口替代效应已经加速体现。

2)肉毒素

肉毒素除用作医疗美容除皱外,常被用作瘦脸、瘦腿等,在非医美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我国医美肉毒素市场规模将持续高增长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医疗美容肉毒素产品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15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39 亿元,2016 年至 2020 年的 CAGR 为 26.9%,预计于 2025年将达到 114 亿元,2030 年将达到 296 亿元。

3)再生类注射医美产品

再生类产品和玻尿酸在产品定位上有一定的重合,但再生类产品具有激发内生胶原蛋白的功能且持久性更好、售价更高,预计会替代部分高端玻尿酸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是获得增量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基于聚左旋乳酸的皮肤填充剂产品市场未来将迎来高速增长;按销售额(出厂价)计,市场规模预计将由 2021 年的 1.66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15.86 亿元,2021 年至 2025年的 CAGR 为 75.9%,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40 亿元,2025 年至 2030 年的 CAGR 为 20.4%

当前国内再生类注射皮肤填充剂的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空间较大,但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未来竞争格局主要取决于厂商对产品的定位、营销推广、消费者教育、合作医院及医生数量等因素。

2.光电医美器械

利用光电原理的仪器作用于皮肤来达到美容抗衰效果的治疗方式称之为光电类医美,2019 年我国光电类医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215.01 亿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收缩至 191.72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501.59 亿元,2021 年至 2025 年的 CAGR为 13.43%。

过往国内光电设备以科医人、赛诺秀、赛诺菲、索尔塔等海外玩家为主,伴随技术进步,半岛医疗、奇致激光等国产设备商凭借明星大单品“超声炮”、“CC光”等强势突围,不断抢占份额,也为机构带来多元性价比选择。

1)激光和光子医美器械

我国激光医美器械的我国企业占有率近 50%,主要因进口品牌被我国企业收购所致。2016-2019 年,我国激光医美器械合规市场规模由 8.1 亿元增长至 14.0 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 年市场规模下降至 12.1 亿元。但 2021 年后恢复增长态势,预计至 2025 年我国激光医美器械合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9.8 亿元。

受益于嫩肤类项目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光子医美器械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亿渡数据的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光子医美器械市场规模达 6.9 亿元,2016 年至 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67%;2021 年至 2025 年,光子医美器械市场规模也将处于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 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 10.6 亿元。

2)射频和超声刀医美器械

我国射频医美设备市场快速增长,2016-2019 年,射频医美器械合规市场规模从 2.8 亿元增长至 4.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8%,2020-2021 年,热拉提 2 代产品和热吉玛第 5 代产品销售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市场规模增速仍然较高,到 2025 年射频医美器械合规市场规模将达到 8.7 亿元。

目前,全球获得认证的超声刀医美器械比较少,且单机价格较为昂贵,耗材质量要求高、更换频率快,因此普及率不广泛。国内品牌因技术发展较晚,市场中无一获批上市,整体市场被进口品牌所主导。


四,产业链

医美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药械产品生产商,也包括药品原料供应商;中游为服务类机构,主要包括公立医院、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企业以及小型私人诊所;下游为获客平台。对比中下游,上游企业因技术研发投入大、对仪器精密要求高等因素拉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时,上游企业还是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环。

上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准入门槛高、上市审批严格,致使上游原材料制造商高度集中。在我国拿到玻尿酸 III 类医疗器械证需要 3-5 年临床试验以及审批时间,肉毒毒素药品上市注册证需要 5-8 年之久。因此,医美上游药品器械环节凭借严苛的技术门槛,构筑较高行业护城河。截至目前,我国共有 16 家企业拥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玻尿酸 III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拥有肉毒毒素生物药品注册证企业仅有 4家,国产仅有 1 家。非手术类轻医美治疗主要分为注射医美和光电医美。

五,行业现状

1.医美行业双属性特征明显

从医美行业的发展历史看,早期的医疗美容主要用于战后的外科修复,后逐渐发展为人们对于外在美的追求。随着这种发展,医疗美容行业也从最初仅具有医疗属性,演变为“医疗”+“消费”双重属性特征。

医美行业的医疗属性主要体现在:1)行业整体受到强监管,进入的门槛高,特别是上游药械生产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受到各国的严格审批和监管。2)医美行业的消费属性则主要是体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外在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受人主观驱动的影响,但不具有刚性的特征,因此医美消费是一种可选消费行为。医疗美容本质上是医疗行为,但受人主观驱动力、个人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其又具有消费属性。

2.医美项目具有消费个性化、地域差异化等特征

目前国内的连锁医美集团大多采用各地区自主经营形式,主要大型医疗美容机构的连锁家数和医师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仅有 7.5%,相对欧美市场连锁美容企业超过 48%市占率,我国医美行业存在较大整合空间。

从机构分布来看,国内医美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医美需求较旺盛、消费能力较高的地区。面对市场广度更大的中西部以及二三线城市,市场需求相对疲弱,资源分布不均,医美机构地域特征明显。

3.私营医美机构快速发展,区域性龙头机构显现

当前,我国大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均为私营机构, 其 收益占据医美 服务行业相当大比重。私立医美机构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参与者,即大型连锁医疗集团及中小型医疗门诊。根据利文报告,2019 年我国私营医美机构收益占市场总收益的 83.1%左右,达到人民币 1193 亿元,2015-2019 年 CAGR为 24.5%,预计 2024 年这一数据将达到 2815 亿元。

尽管全国性的医美机构尚未出现,区域性医美机构龙头企业显现,如北京伊美尔 2020 年在北部市场排名第一、瑞丽医美 2019年在杭州上市医美机构中排名第一。

4. 供需不匹配仍是主要矛盾

当前医美的最大特点在于需求的模糊、供给的非标。需求端,求美者对于自身需求并不能

精准把握,需要引导;供给端,解决求美者问题的方案也较为多元,是开放式的。过往合

规供给不足,机构是供给主导者,基于信息不对称、通过高利润率的整形外科手术赚取超

额利润;伴随着上游国产厂商技术进步、实力增强,以“颈纹针”为代表的产品瞄准细分

市场需求、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后续优质产品扩容、细分市场需求不断挖掘仍是

主旋律。

21 年医美新品获批较多,23 年新品获批阶段性空窗期,我们预计24 年将迎来新品集中获批大年,供给扩容有助引导需求释放。24 年1 月,江苏吴中旗下再生针剂AestheFill 获NMPA批准上市;Solta Medical 申报的“射频治疗仪”、“一次性使用中性电极”(即热玛吉五代)成功获NMPA 批准上市;巨子生物计划24 年有两款重组胶原蛋白制剂获批,创建医疗亦有多款产品储备。

5. 材料多元化

从玻尿酸到再生针剂、胶原蛋白。注射填充领域,过往玻尿酸为主导材料。21年以来,再生针剂、胶原蛋白类产品陆续获批,材料类型多元化,产品类型也在持续丰富。

瑞蓝定采:通过先进的OBT凝胶技术,实现了塑形和动态拉伸完美结合。其适合在动态表情丰富的地方进行注射,同时可在轮廓提升上使面部线条更加自然流畅。

昊海生科海魅:作为非颗粒型玻尿酸,触感粘弹,没有颗粒质感,具有稳定的塑形能力。与其他颗粒型玻尿酸相比,注射后不易出现移位、变形。23H1“海魅”为昊海生科贡献收入超1.15亿元/yoy377.37%,23H1 已布局500 家机构。

再生针剂:PLLA/PCL/PDLLA/羟基磷灰石等多点开花。再生针剂通过微球的生物刺激引起人体产生自体胶原,从而起到重塑紧致、美容抗衰等作用。再生针剂微球粒子可分为PLLA(聚左旋乳酸)、PDLLA(聚双旋乳酸)、PCL(聚己内酯)和羟基磷灰石。据ISAPS数据,2020年全球PLLA项目共121,087例,占轻医美项目总量的0.8%,其中美国、巴西、意大利、墨西哥为主要消费国。20年美国PLLA注射占比1.5%;巴西PLLA注射占比2.3%,在丰臀、丰乳等项目应用广泛。

六,行业前景

1. 渗透率仍处长期提升通道

艾尔建美学与德勤管理咨询,20年我国医美千人诊疗次数21次/yoy24%,相较美国/日韩/巴西还有较大差距。参考美国市场过往发展,随线上流量红利/线下机构扩张/上游厂商教育,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仍处快速提升期,消费门槛相对低/复购率相对高/安全性相对高的皮肤管理/复合微整类将是主力引擎。

2. 颜值经济崛起医美需求增大,医美药械需求水涨船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会更多倾斜到注重体验、过程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活中非刚需的可选消费品。消费偏好发生改变,消费者对外表的重视与日俱增,追求美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化妆品给面部带来短暂、即刻的改变无法满足消费者提升整体形象的需求。在求职、恋爱、婚姻等多重社会变化影响下,需要通过医疗整形来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外貌,促成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和医疗美容机构快速发展。

3.部分地方政府较为支持美丽与健康产业发展。

22年7月26日,深圳发改委印发《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鼓励发展医疗美容产业,积极发展化妆品产业。23年1月,广州白云区美丽健康产业园内项目陆续封顶。23年3月,北京昌平区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加快美丽健康产业发展。23年3月24日,浙江丽水市莲都美丽健康产业发展交流会举办,美丽健康产业就是是莲都区产业引进培育的重要实践方向。据市委常委、副市长楼志坚,希望莲都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美丽健康产业的项目招引与产业建设,培育以医疗美容、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产业链,力争成为中国医疗美容产业的重要高地。

七,相关上市公司

为方便大家对我每天整理的题材、概念涉及的个股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即日起,我按照发布时间将每天涉及的板块个股做合集清单,方便大家翻阅,见下图

特别说明:以下仅为部分个股,个股业务匹配度有差异,故表现有强弱、先后区分,故需进一步阅读对应的第三方独立「个股报告」进行筛选,但因版权方要求,「个股报告」仅在「内部报告」栏目提供。

PS:关于图片显示不完整
1)个股大家可以自己收集,关键还是看逻辑,我也只是收集整理,并不涉及判断好坏
2)图片较大,全部上传,清晰度不够
3)「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商业利益,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布

八,独家核心提示
「前瞻系列」,自然是有些超前的,超前并不等于没有表现,但至少说明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充分挖掘,而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个股行情带动板块行情,所以在个股的把握上更为重要,这时候特别要关注「公司业务匹配度」的情况,也就是「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中的内容,只有关联度高才能有持续表现。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
$爱美客(SZ300896)$ $华熙生物(SH688363)$ $江苏吴中(SH6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