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系列】草甘膦即将重回历史高点,业绩翻倍之外还有一新需求爆发,产业链再梳理(附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1

前言:就在大约三走之前,草甘膦的价格还在低位徘徊,而现在已经重返7万元大关,距离8万的历史高位也仅仅是一步之遥。草甘膦涨价带来的实质性利益不言而喻,要知道7万左右的价格,厂商可以赚到大约3万到3万5的利润,相当于业绩翻倍,这是最实在的提升,所以今天就再来梳理下草甘膦的机会。

关于个股选择?声明如下:
1)根据规定,不能对具体标的进行推荐;
2)我的选择标准是参考「公司业务匹配度」的内容;
3)「公司业务匹配度」来源于各类机构的一手调研资料;
4)相关内容在文末有介绍。
重申下,所有的内容来自于公开的渠道(不是所有的公开渠道大家都能接触到),如果有涉及商业利益的,请联系本人调整。

本篇目录
1.来龙去脉
2.行业现状
3.供给现状
4.需求现状
5.成本现状
6.相关公司
7.独家核心提示


PS:老规矩,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快速阅读。

一,来龙去脉
据统计,去年一季度,草甘膦的国内均价约3万元/吨;今年一季度,国内均价已超7万元/吨,同比涨幅超过100%。在草甘膦高景气度加持下,A股多家以草甘膦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近期均披露了颇为亮眼的一季度业绩或业绩预告,同比净利增幅达到1倍至数倍。其中,国内双甘膦和草甘膦双龙头和邦生物首季净利超10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约为去年全年净利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二,供给现状
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0 万吨/年,海外产能经过多年的整合淘汰,仅剩拜耳一家,同时拜耳也是全球第一大草甘膦供应商,拥有草甘膦产能约 37 万吨/年,全球产能占比约32.98%。此前根据拜耳发布的通知,由于拜耳的关键原料供应商发生机械故障,恢复生产需要约 3 个月时间,将导致拜耳的生产受阻,或导致供给短缺。

除去拜耳的产能,其余约70 万吨/年产能均在中国,而国内呈现双领导厂商格局。

从工艺路线看,草甘膦分为甘氨酸工艺与 IDA 工艺,国内以甘氨酸工艺为主,甘氨酸、IDA 路线产能分别为 50.3 万吨/年和21 万吨/年。2020 年国内产量约60 万吨,行业开工率85%左右。

三,需求现状
1.随着全球粮食需求升级,草甘膦国际需求有望增强。
2020 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的持续和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粮食供给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粮食安全更受重视,草甘膦国际需求有望增强。

2.转基因品种商业化将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披露数据显示,美国草甘膦使用量与耐除草剂作物的推广呈现高度正相关,从 1996 至 2012 年复合增长率为 19%,使用量增长了 14.2 倍。国产转基因品种一旦开启商业化推广,草甘膦需求量有望随着转基因品种渗透率的提高呈现倍数增长。

在此前的转基因产业分享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转基因产品审批明显加快,随着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以及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未来全球草甘膦需求将持续向好。

3.全球作物的上涨周期有望带动农药的需求回暖
随着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提高,用药意愿增强,全球农药需求向好。进入2021 年以后,需求端畜牧存栏持续上涨加快了玉米的库存消耗,全球作物的上涨周期有望带动农药的需求回暖,并拉动全球最大的农药单品-草甘膦整体需求景气上升。

五,相关上市公司
为方便大家对我每天整理的题材、概念涉及的个股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即日起,我按照发布时间将每天涉及的板块个股做合集清单,方便大家翻阅,见下图。

特别说明:以下仅为部分个股,个股业务匹配度有差异,故表现有强弱、先后区分,故需进一步阅读对应的第三方独立「个股报告」进行筛选,但因版权方要求,「个股报告」仅在「内部报告」栏目提供。


六,独家核心提示
「风口系列」和当下市场信息紧密结合,有人说只有提前获悉才能抢得先机,但我不这么看,扎实的逻辑才是股价的推动力,逻辑合理自然是市场认同,那就无所畏惧。当然,即便是风口,也要关注「「公司业务匹配度」的情况,也就是「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中的内容,只有关联度高才能有持续表现。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

$江山股份(SH600389)$       $润丰股份(SZ301035)$       $新安股份(SH600596)$    

全部讨论

2022-04-28 22:38

不赖

2022-04-29 09:55

和邦和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