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115喜欢:26

应试能力有用没?肯定是有用的,比如说高考前半年突击,就需要靠应试能力,职场上遇到项目验收前的几个月,也是需要应试能力的。

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应试能力,与一个项目刚立项就只考虑验收条件,其实反而是偷懒的行为,素质教育其实难度比应试教育难多了。

有一年的语文高考的阅读理解题(也可能是模拟题),题干是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一段话,然后让你选择,曹操的心里状态是什么?刘备的心里状态是什么?

其中有两个混淆的选项

A、曹操对刘备推心置腹,刘备对曹操充满戒心

B、曹操和刘备互相充满戒心,相互试探

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容易选择B,因为从文字上看似乎是这样,但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知道,曹操是希望把所有英雄招揽在自己麾下,而刘备此时势力很小,处于投奔别人的状态,所以答案是A

这个时候,一个知识面广,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就能答对这道题,而天天练*应试的人反而会做错,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全部讨论

2016-11-17 19:48

明天早盘 601155 / 新城控股,强势拉升!

2016-11-17 19:43

这问题就不应该有标准答案

2016-11-17 19:42

看过书和电视剧的选1,玩过三国英杰传的选2

2016-11-17 19:40

这几段文字能看出来你的思维混乱至极

2016-11-17 19:34

最好别举语文方面的例子。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方面的考试题目经常相当扯淡,且让人觉得荒谬无比。花这么多时间准备语文考试,还真不如多读读国内外的经典名著,但可惜高考制度不允许。

2016-11-17 19:27

如果是高考题的话,B得分。这才是尴尬的地方

2016-11-17 19:26

我儿子现在读小学五年级,最近,其中一道题是填写三本自己看过的课外书的书名,其中一个我儿子填《三十六计》,因为这个暑假我儿子就是看这本书,结果老师的批改结果是说我儿子这个书名答错了。
还有一次是一年级的时候,是个造句题,写的是妈妈一边什么一边什么,结果我儿子写,妈妈一边看爱回家,一边做家务。老师又说我儿子这个句子写错了,因为老师根本就没看当时TVB真正播放的电视剧《爱回家》。

2016-11-17 19:26

这种语文题目明显你们应试专家在行。有本事PK吹股票,我煽糊力顶你们一堆高考作文高分应试专家。

2016-11-17 19:25

答对这题需要2个基本技能:穿越+读心术。

2016-11-17 19:25

这个,我读了十来遍全书,我觉得是B啊。。